3.2 海水的性质
一、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附近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⑤地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入海径流 B.海水温度 C.海水深度 D.纬度位置
下图为太平洋海域某月海水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是( )
A.自表层向深层递增 B.50~200米变幅较大
C.表层水温西低东高 D.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
4.形成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经度 C.地表径流 D.太阳辐射
下图为“大西洋8月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海水的( )
A.密度、温度、盐度 B.密度、盐度、温度
C.盐度、密度、温度 D.温度、盐度、密度
6.关于③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最低值在赤道附近 B.最高值在北回归线附近
C.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D.60°S海域高于60°N海域
读“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性质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表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的海区及其主要原因是( )
A.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 B.副热带海区:蒸发大,降水少
C.副极地海区:降水多,密度大 D.极地海区:温度低,密度大
9.以下依靠海洋进行的人类活动,区域选择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水温高的海区适合养殖罗非鱼和鳕鱼等鱼类
B.日照充足且风力较小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C.严重缺水的沿海地区可以将海水淡化作为工业冷却水
D.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有利于潜艇航行
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曲线a、b、c表示海水性质依次是( )
A.温度、盐度、密度 B.盐度、密度、温度
C.盐度、温度、密度 D.密度、盐度、温度
11.有关海水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海水盐度最低
B.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有差异,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量
C.受海水温度影响,低纬海区海洋生物种类更多
D.不同海区表层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中断崖”现象
下图示意8月份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②曲线在南北纬50°的差异,原因是( )
A.50°N降水较多 B.50°S降水较少
C.50°N此时气温低,蒸发弱 D.50°S此时气温低,蒸发弱
13.图中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地方( )
A.纬度约为5°N B.盐度约为3.56%
C.温度约为10℃ D.密度约为1020.5kg·m-3
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
15.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低 B.温度高 C.盐度高 D.盐度低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4月,“雪龙2号”科考船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任务,从南极中山站顺利返回上海基地码头(31°14'N)。
材料二: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
(1)图中表示大洋表层温度的曲线是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大洋表层盐度的曲线是_______,盐度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中表示大洋表层密度的曲线是________。“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途中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1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2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 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所环绕的一个半封闭海湾。图3为7月份北部湾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
(1)太平洋海水温度垂直(随深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的是__________处(填“甲”“乙”或“丙”),分析其原因。
(3)图3中,与A地相比,B地盐度较_______(填“高”或“低”),试分析其原因。
(4)分析我国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0。下图示意南美洲大陆南部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简述甲到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比较甲、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乙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于丙海域,请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在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②为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域,由于周边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淡水注入少,加上海域较封闭,盐度高,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③海域有尼罗河河水注入,河水淡水会稀释海水中的盐度,因此海水盐度较低,A符合题意;⑤海域与周边海域的海水温度和纬度位置相似,因此这两个因素不会导致当地盐度偏低,B、D错误;题意表明,⑤地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此与海水深度无关,C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是,自表层向深层递减,A错误;50-200米处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变幅较大,B正确;表层水温西高东低,C错误;表层水温自西向东呈先增再减的趋势,300米以下东西水温接近一致,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特点是由表层到下层递减,表层高,底层水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获得太阳辐射量多,水温高,深层阳光透入少,获得太阳辐射量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人类活动与海水温度变化无关,A错误;地表径流对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影响不大,C错误;各经度分布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都是由表层到底层递减,不是经度因素,B错误。故选D。
5.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可知②为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③为盐度分布曲线: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可知①为密度分布曲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③为盐度分布曲线,最低值在南极附近,A错误:最高值在北回归线附近,B正确:并不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C错误:60°S海域低于60°N海域,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极地地区密度最大,曲线①为密度曲线;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温度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温度就低,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温度最高,曲线③表示温度曲线;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曲线②表示盐度曲线,C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北纬20°左右,即副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海洋表面温度最高,B正确;热带海区,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也很大,副极地与极地海区,温度低,蒸发弱,盐度较低,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鳕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是一种冷水鱼,A错误;晒盐需要多风条件,风力较小不利于蒸发,B错误;海水淡化成本较高,工业冷却水可使用循环水,使用淡化海水对于企业而言成本过高,C错误;海水密度的迅速变化,对声波有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上部侦测到,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温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a为温度;海水的盐度在副热带海区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b为盐度;海水的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为c,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北纬60°附近,海水盐度最低,A错误;南北半球高纬度盐度有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陆地径流,B错误;低纬地区水温较高,所以生物量较大且种类多,C正确;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垂直方向中出现密度跃层导致的,并不是不同海区。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为海水温度曲线,②为海水盐度曲线,③为海水密度曲线,(海水盐度)在南纬50度左右较北纬50度盐度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在南纬50度左右为寒流影响控制下,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D正确,C错误;两者纬度相当,都位于西风带影响下,降水相差较小,B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大西洋海水表层温度最高的地方集中在北纬5度左右,对应该地盐度约为3.45%,密度约为1021.5kgm-3。温度在24C左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当船只稳定航行时,船和货物重量等于浮力,当浮力一定时,船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成负相关,即密度越大,吃水越浅,密度越小,吃水越深,C正确;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都是通过影响海水密度来影响船舶吃水深度的,A、B错误;海水运动对船舶载重线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所学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船吃水深度(即V排)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成正比,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C、D错误。故选A。
16.答案:(1)②;低纬;高纬;纬度
(2)③;红海;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无地表径流汇入
(3)①;浅;深
解析:(1)由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向南北逐渐下降,赤道附近海水温度最高,北极附近高于南极附近,对应②曲线,原因是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导致海水温度不同,由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因此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其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是纬度。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对应图中的③曲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由于红海地处副热带地区,因此受副高影响较强,所以降水较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红海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几乎没有地表径流的汇入,因此导致红海盐度较大。
(3)由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密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对应①曲线。图中显示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密度越高,说明图中与海水密度关系最密切的是温度。“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中山站顺利返回上海基地码头,返程途中海水密度逐渐变小,所以科考船返程途中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先浅后深。
17.答案:(1)随深度增加,水温降低:水深1千米以下,水温变化小
(2)甲。甲处表层海水温度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差大,发电效率高。
(3)低。B处位于红河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盐度低。
(4)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利于海水蒸发;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海岸,利于晒盐。
解析:(1)根据图2可知,太平洋水温垂直变化特点是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降低,在1000米水深以下,水温的变化小。
(2)根据材料“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1中,甲处表层水温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异大,发电效率高;而乙、丙海域表层水温与深层的水温差异较小,发电效率较低。故甲海域适宜海水温差发电。
(3)根据图3的北部湾表层盐度对比发现,A处海域盐度在50‰~60‰之间,B处海域盐度在10‰~20‰之间,所以与A地相比,B地盐度较低。根据图3中可知,B处海域有红河河水汇入,红河水为陆地淡水,大量的淡水注入,能够降低B处海域的盐度。
(4)分析我国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和气候等方面解答。根据图3莺歌海盐场的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有利于海水的蒸发;莺歌海盐场属于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海岸,不渗水的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晒盐。
18.答案:(1)变化特点:甲到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逐渐下降。原因:甲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偏高;随纬度升高,乙海域水温下降,蒸发量减少;降水增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降低。
(2)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低于丙海域。原因:丙海域有巴西暖流流经,暖流会提高海水温度,增加蒸发量;海水温度高,溶解的盐类物质多,盐度高。
(3)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切。乙海域纬度偏高,水温偏低,海水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丙海域纬度偏低,水温偏高,海水膨胀,密度较小。
解析:(1)由图可知,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为35%—36%%,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为33%0—34%,即从甲到乙表层海水盐度逐渐下降。甲、乙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甲海域位于20°S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高;乙海域位于40°S附近,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上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
(2)如下图:
(3)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深度(压力)等。表层海水密度差异与深度(压力)无关。根据丙海域海水盐度高于乙海域可推测,丙海域海水密度应大于乙,但实际情况相反,说明盐度对两地海水密度差异影响较小,因此乙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于丙海域主要是温度差异造成的,即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