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水的运动
一、选择题
大海上经常会产生海浪,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时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下围示意波浪要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常见的海浪形成是由于( )
A.风作用于海 B.雨天水面上涨
C.退潮和涨潮 D.人们在海上和海滨活动
2.下列有关海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邻近波峰间距离等于波长
②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④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需要较高浪高的人类活动是( )
A.捕鱼 B.航行 C.勘探 D.冲浪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江厦潮汐发电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库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去研学后绘出该发电站平面图(左下图)和单库双向潮汐发电站运行工况图(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潮汐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②供电不稳,需配套储能装置
③可利用水库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
④工程量大,投资大,综合效益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关于右上图中a,b,c、d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a时段关闸增加水库流入水量 B.b时段关闸减缓海水流出水库
C.c时段开闸减少水库流入水量 D.d时段关闸加快海水流出水库
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某日潮高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巨大能量
B.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C.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大于晚上的潮差
D.钱塘江大潮观潮日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
7.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
①发展滩涂养殖
②潮汐发电
③研究海冰淡化
④选择远洋航线
⑤蓄水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8.读图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20: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D.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3:00前后进出港安全
下面三幅图为部分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10.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降温减湿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阅读下列描述海水运动的诗句,据此完成问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
11.诗句①中描述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12.诗句②中描述的现象,其主要动力来源是( )
A.盛行风 B.太阳辐射 C.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海底地震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高盐等特征。因其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下图为黑潮及其分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海域等温线示意图,符合日本暖流的是( )
A. B.
C. D.
14.日本暖流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洋流对沿岸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从高纬度地区挟带大量冰山
C.洋流加快了北上船只航行的速度 D.洋流沿线上升处形成大型的渔场
15.因日月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表层海水运动是( )
A.洋流 B.潮汐 C.风暴潮 D.海啸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荷兰有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当地遭遇风暴潮并叠加潮汐,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加上夜间持续暴雨的影响,致使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1)最常见的海浪是由_____作用形成,潮汐则与_____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2)受灾当晚,由于风力_____,形成风暴潮,又适逢潮水_____,导致水位异常抬升。
(3)此次荷兰受灾影响大的原因有:荷兰地势_______,海浪涌过堤坝侵入内陆;暴雨导致河水水位上升速度_______,致使当地受洪水与海浪的夹击;灾害发生时间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撤离。
(4)有利于减轻沿海国家受风暴潮影响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序号)。
①加强对海浪的监测与预警
②建立多层挡潮闸
③提高群众风暴潮意识
④扩大沿海滩涂养殖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县江厦港,是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先驱者,也是我国第一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它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当水从海洋流向水库时进行反向发电,从水库流向海洋时进行正向发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厦电站进行主题为“潮汐电站选址与效益”的实践活动。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学生了解到该电站是利用已建原“七一”塘围垦海涂工程改建而成,大坝的选址要考虑海洋水文、地域地形、泥沙特性、枢纽布置和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图1示意学生绘制的江厦电站位置。图2示意江厦电站景观。下表示意活动当日大门岛和东门村潮位记录(单位:m)。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大门岛 5.87 2.97 1.79 4.63 5.39 2.57 0.98 386 5.82
东门岛 7.18 4.08 2.19 5.09 6.65 3.57 1.30 4.34 6.93
(1)利用表中数据,参照大门岛潮汐曲线图绘制东门村潮汐曲线图。
(2)分析江厦潮汐电站大坝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3)指出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主要优势。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季风和沿岸海底地形是影响粤东至闽南沿岸夏季上升流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夏季珠江径流对东经116°以西的上升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左下图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
(1)分析甲处上升流的形成机制。
(2)在右上图中绘制甲处附近海水运动示意图。
(3)说明夏季珠江径流对乙处上升流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第10题,最常见的海浪形成是受风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A正确;雨天水面上涨不会形成海浪,B错误;退潮和涨潮是潮汐,不属于海浪,C错误;人们在海上的海滨活动不会形成海浪,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两邻近波峰间距离等于波长,①正确;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②错误: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③正确: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不是波高,①错误,C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捕鱼需要水平静才能保证渔船的安全,A错误:航行需要风平浪静才能保证航行的安全,B错误:勘探也需要风平浪静,C错误;冲浪需要较高的浪高,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潮汐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①正确;只能在涨潮、落潮时发电,供电不稳,需要储能设备,②正确;水库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容易造成海水污染,③错误;潮汐发电站工程量大,投资大,但综合效益较好,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a时段潮水水位逐步升高,高于水库水位,关闸会减少水库的海水流入量,A错误;b时段关闸可以减少海水流出水库,B正确;c时段潮水水位高于水库水位,开闸可以增加水库流入水量,C错误;d时段水库水位高于潮水位,关闸可减少海水流出水库,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不是风浪,A错误;早晨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晚上的涨落称为汐,B错误;读图可知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小于晚上,C错误;初一、十五观大潮,大潮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D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人们可利用潮水的涨落进行潮汐发电,在潮间带进行滩涂养殖,利用涨潮的时候,将海水纳入盐池进行晒盐,所以潮汐发电、蓄水晒盐、滩涂养殖等均是积极利用潮汐的人类活动,①②⑤正确;研究海冰淡化,与利用潮汐无关,选择远洋航线要利用洋流的流向,而不是潮汐运动,③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赶海即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当日潮落时为10:00或22:00点,A错误;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一般一天之内海水有两次涨落,所以一天可以发4次电,B错误;岸边晒盐池蓄水应选择水位高时,20点前后水位低,C错误。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高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2: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2~4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从图示纬度位置看,①是北半球的寒流;②③应位于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②为暖流,③为寒流;④位于北半球的大陆西岸,为寒流,C正确。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①洋流南部有大渔场分布;②洋流增温增湿,④洋流降温减湿;③洋流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域的水温差异,C正确。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水何谱谱”描述的是海水波涛激荡,“洪波涌起”描述的是风力引起的风浪。故诗句①中描述的是海浪,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诗句②中“钱塘郭里看潮人”描述的是钱塘江观潮的人多。故其现象应是钱塘江大潮。潮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地球与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钱塘江大潮的主要动力应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正确;盛行风和太阳辐射,都不是其主要的动力,钱塘江大潮与海底地震无关,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日本暖流是北半球洋流,水温向北递减,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和洋流运动方向一致,A为北半球暖流,B为南半球寒流,C为南半球暖流,D为北半球寒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日本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日本暖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B错误;日本暖流从南流向北,加快了北上船只的航行的速度,C正确;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潮汐是因为日月对地球的引潮力而形成,风暴潮和海啸属于海浪,海浪形成原因多样,但不是引潮力造成,C、D错误;洋流的形成和太阳辐射、盛行风,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相关,A错误,B正确。故选B。
16.答案:(1)风力 月球
(2)大(强) 上涨(涨潮)
(3)低平 快
(4)① ② ③
解析:(1)海浪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波,风浪是由风引起的,非风作用下的浪为涌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作用形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2)根据材料可知,当地遭遇风暴潮并叠加潮汐,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受灾当晚,由于风力大,形成风暴潮,又适逢潮水上涨,导致水位异常抬升。
(3)此次荷兰受灾影响大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特点、风暴潮、灾害发生的时间角度分析。荷兰地势低平,易受海水侵袭,海浪涌过堤坝侵入内陆;暴雨导致河水水位上升速度快,且排水不畅,致使当地受洪水与海浪的夹击,发生灾害;灾害发生时间在夜间,居民不易察觉灾害发生,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撤离。
(4)有利于减轻沿海国家受风暴潮影响的措施主要从灾害监测预警、防护工程建设、居民政府防范意识提升,加强对海浪的监测与预警,发现灾害发生前兆,及时疏散可能受灾人群,①正确;建立多层挡潮闸,加强防护工程措施,②正确;提高防范风暴潮意识,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③正确;扩大沿海滩涂养殖,不利于防范风暴潮,④错误。
17.答案:(1)曲线图如下所示:
(2)处于海湾中,潮差大,利于储备大量海水;处于海岸相距最窄处,利于建坝,工程量小。
(3)无库区淹没,移民及耕地征用建坝等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受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小。
解析:(1)根据表中东村不同时段的潮汐数据进行绘点继而连接成光滑曲线即可。如下图所示。
(2)潮汐需要利用潮差进行发电,由图可知,江厦潮汐电站大坝位于峡湾,涌浪形成较大的潮差;水库狭长蓄水面积大坝址位于海岸狭窄处,工程量小。
(3)修建水库需要进行库区移民及征用土地潮汐电站利用海湾作为(天然)库区;潮汐利用潮差进行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修建水库会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水库的选址受地形、地质及气象(水量变化)影响较大,潮汐的变化较小。
18.答案:(1)西南季风在甲处是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表层水减少,带动底层海水上泛;外海底层海水向岸运动,在甲处沿海底地形爬升,海水上涌。
(2)
(3)夏季珠江径流量大;在西南季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水向东扩展到乙处表层;珠江水较底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海水层结稳定,海水上升不明显。
解析:
(1)读材料可知,甲处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表层海水减少,带动底层海水上泛,外海底层海水向海岸运动;观察图中等深线,海岸一定距离内较为平滑,利于底层海水上涌。
(2)表层海水受到西南季风的吹拂,呈东北离岸方向,表层海水减少,深层海水顺着地形,向上补充。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西南季风较为强盛,南方降雨量较大,珠江径流量大,在西南季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珠江入海径流向东扩展,并能到达乙处位置,由于珠江水是淡水,相比底层海水,温度较高,盐度较小,密度较小,导致甲处海水层结稳定,因此乙处海水的上升不明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