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植被
一、选择题
图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局部地区植被群落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沟坡与沟谷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土壤温度
2.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该地的草本群落将逐渐演替为( )
A.荒漠 B.草原 C.灌木 D.乔木
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下图示意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栎类树种重要值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随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的垂直分布格局是( )
A.栓皮栎—辽东栎—锐齿柳栎 B.栓皮栎—辽东栎—刺叶栎
C.栓皮栎—锐齿槲栎—辽东栎 D.锐齿槲栎—辽东栎—刺叶栎
4.下列对太白山坡向的判断及其依据,正确的是( )
A.甲坡为北坡,栎树起始海拔较低 B.甲坡为南坡,栎树分布海拔跨度较大
C.乙坡为北坡,栎类树种类型较多 D.乙坡为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高
5.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风速大小 B.人类活动多少 C.海拔高低 D.伴生树种多少
山东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森林覆盖率为81.5%,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2015年获得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泰山植被是中国温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拥有高等植物189科768属1553种,陆栖野生动物1373种。泰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群落稳定,极具观光游览、科学考察和休憩娱乐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7.以下属于泰山山麓森林植被特征的是( )
A.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B.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
C.各月都有花,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D.以松、杉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木奶果属大戟科、常绿乔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木。图为木奶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木奶果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9.木奶果的茎上开花现象有利于( )
A.获得更多光照 B.传播授粉 C.减轻树枝压力 D.保护脆弱树皮
某地理科研小组用群系指标研究山西省植被的地带性,将各群系归并到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或栽培植被后,统计每个县群系的个数和面积,其中群系密度=群系个数/县面积,下表示意山西省植被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以Pearson系数表示(注:Pearson系数代表皮尔逊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Pearson Pearson Pearson
群系密度 植被 1984 ○ ■ ■
2005 ○ ○ ○
森林 1984 ■ ■ ○
2005 ■ Δ ○
灌丛 1984 Δ ■ ■
2005 Δ ○ ○
草本植被 1984 ■ ■ ○
2005 ○ Δ ○
栽培植被 1984 ○ ■ ■
2005 ○ ■ ■
注:■有相关关系,Pearson≤0.01Δ;有相关关系,0.01≤Pearson≤0.05;○无相关关系
10.山西省植被地带性研究结果显示( )
A.森林群系密度与经度有关,与纬度无关
B.灌丛的群系密度与经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
C.从1984~2005年植被地带性受到干扰
D.栽培植被与海拔高度无关
11.山西省东南部为半湿润地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西伯利亚五针松是阿尔泰山北方森林的建群种之一。我国科学家对阿尔泰山中段南坡研究区内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五针松的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当地西伯利亚五针松的树木径向生长与当年3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且受到竞争树粗细的影响更大。下图示意研究区某国家气象站1958—2017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3月平均气温升高对西伯利亚五针松树木生长的影响是( )
A.利于林下枯枝落叶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B.利于增加空气湿度,增强树木抗旱能力
C.利于融雪和土壤解冻,加快树木恢复生长
D.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使树木积累更多有机质
13.西伯利亚五针松受竞争树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
A.幼龄林时期 B.中龄林时期 C.成熟林时期 D.过熟林时期
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
A.叶片较宽大 B.叶片较厚实 C.根系欠发达 D.根茎抓力强
15.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
A.雨季泥沙多,水体浑浊 B.旱季泥沙少,水体清澈
C.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 D.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速生桉(下图)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大挺拔,病虫害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广西来宾市“十三五”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45%,全市桉树速生丰产林(种植5年即可采伐)总面积达450多万亩。2020年,全市木材产量达387万立方米。近年来,来宾木材加工业迅猛发展,产品涵盖了锯材、木片、单板、胶合板、纤维板、木地板、家具、纸制品等种类,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条。
(1)速生桉在民间有“抽水(肥)机”“毒树种”的恶名。分析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说明来宾市速生桉种植面积大的自然原因。
(3)简述来宾市打造完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条的社会、生态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是众多高山花卉的分布与演化中心。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娇羞”地低垂。下左图示意绿绒蒿花朵,下右图示意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
(1)分析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成为众多高山花卉分布与演化中心的原因。
(2)指出绿绒蒿花朵“娇羞”地低垂时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3)阐述绿绒蒿花瓣闭合运动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过程。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歌曲《雪绒花》中描述了一种小而白洁而亮的美丽植物,该植物是北极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瓣退化成了丝毛,丝毛底端连接着种子,远远看去就像棉花一样,被当地人叫做北极棉或者棉花草。
材料二: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自然景观多种多样,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分析北极棉花瓣退化成丝毛的主要作用。
(2)写出非洲各气候类型分布区对应的下列景观:热带雨林气候:________;热带草原气候:________;热带沙漠气候:________。
(3)指出形成北极地区和非洲热带雨林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4)说出植被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不同植被分布在丘陵的不同部位,沟谷以草甸植物为主,沟坡以香茅草、铁杆蒿耐植物为主,说明两地的土壤水分条件不同,C正确;两者的海拔差异小,气温和土壤温度差异小,A、D错误;局部小区域,降水差异小,B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当前该地为草原,当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会演变为对水分条件要求更高的灌木,B错误,C正确;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更好,不可能演化为荒漠,A错误;该地位于陕北黄土丘陵区,海拔1300—1700m,水热条件较差,即使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不满足乔木生长,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栓皮栎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区域。辽东栎分布在1800m以上区域,锐齿槲栎分布在1200—1800m之间,故随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的垂直分布格局是栓皮栎一锐齿槲栎一辽东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栓皮栎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区域。辽东栎分布在1800m以上区域,锐齿槲栎分布在1200—1800m之间,故随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的垂直分布格局是栓皮栎一锐齿槲栎一辽东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由上题可知,太白山甲坡(北坡)重要值较乙坡(南坡)高,说明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较高,反映树种纯度较高,伴生树种较少,故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伴生树种多少,D正确;与风速大小无关,A错误;人类活动多少、海拔高低对栎类树种重要值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山东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植被特征可从高度、叶片等角度分析;泰山山麓森林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植被多为乔木,较为高大;叶片宽阔,呈纸质;春季发叶,夏季翠绿,秋冬季节落叶,A正确;B为常绿阔叶林,C为热带雨林,D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A。
8.答案:A
解析:茎花现象是热带雨林植物特有的现象,结合材料木乃果“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木”可知,木奶果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热带雨林,A正确。故选A。
9.答案:B
解析:茎上开花获得的光照并不多,A错误;雨林中植被茂密,茎上开花更有利于传播授粉,B正确;一般树枝都能承受果实的重量且木奶果果实较小(花朵重量更轻),因此,茎上开花对减轻树枝压力没有影响,C错误;茎花对保护树皮几乎没有作用,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由图表可知,森林的群系密度与经度和纬度都相关;灌丛的群系密度与经度相关性发生的变化不大,从1984~2005年植被群系密度的纬度和海拔高度的相关性发生改变,植被地带性受到干扰;栽培植被与海拔高度具有相关性,C正确。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山西省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研究区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南坡,冬季树木停止生长,3月平均气温升高,利于融雪和土壤解冻,可为树木提供更多水源,加快树木恢复生长,C正确;3月份气温升高但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林下枯枝落叶分解缓慢,A错误;3月当地降水较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空气湿度降低,B错误;平均气温升高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D错误。C正确。
13.答案:A
解析:植被与环境,由材料可知,西伯利亚五针松的树木径向生长与当年3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且受到竞争树粗细的影响更大。幼龄林时期的西伯利亚五针松较矮小,其生长受周围竞争树的影响较大,竞争树粗壮高大会使幼龄林得到的光照减少,进而影响幼龄林的生长,A正确;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时期的西伯利亚五针松已经有了一定的生长空间,因此受竞争树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根茎抓力强,D正确;叶片较宽大和叶片较厚实,与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无关,A、B错误;根系欠发达,容易被急流冲走,C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河苔草转为艳丽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再根据时间,每年7~11月,判断应该是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C正确;河苔草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水体浑浊不利于河苔草生长,A错误;每年7~11月不是该地的旱季,B错误;光照减弱不利于河苔草生长,D错误。故选C。
16.答案:(1)速生桉生长需水肥量大,大面积种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土地沙化),植株高大遮蔽光照,抑制其他植被生长。(从地下水、土壤、植被3个方面作答)
(2)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满足速生桉生长的水热需求:多喀斯特地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宜林面积广。
(3)社会意义:产业规模效益显著,扩大品牌效应: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生态意义:充分利用木材原料,减少废弃物排放。
解析:(1)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地下水、土壤、植被3个方面作答。速生桉生长需水肥量大,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大面积种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土地沙化),速生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植株高大遮蔽光照,抑制其他植被生长。
(2)来宾市全市桉树速生丰产林(种植5年即可采伐)总面积达450多万亩,种植面积大,主要是来宾市的自然条件符合桉树的生长习性。速生桉生长迅速,需要吸收地下水,广西来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满足速生桉生长的水热需求;该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宜林面积广。
(3)近年来,来宾木材加工业迅猛发展,产品涵盖了锯材、木片、单板、胶合板、纤维板、木地板、家具、纸制品等种类,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条,因此,来宾市大量种植速生桉,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使相关产业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利用了木材原料,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17.答案:(1)该地地处板块活跃地带,地形起伏地貌形态变化大,有丰富的分布及演化空间;处于高海拔山区,山地气候条件适合高山花卉生长;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为众多高山花卉提供多样的分布及演化条件;横断山区形成相对孤立的环境,类似的“生态孤岛”促使高山花卉的演化既多样又独特。
(2)天气特征:降雨(或降雪)。花朵向下低垂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
(3)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
解析:(1)滇西北横断高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地貌形态变化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的分布及演化空间;滇西北横断高山区,山地垂直气候差异较大,适合高山花卉生长;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气候从热带到寒带垂直分布,为众多高山花卉提供多样的分布及演化条件;横断山区山体高大,断开了与周围的联系,形成相对孤立的环境,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类似的“生态孤岛”促使高山花卉的演化既多样又独特。
(2)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天气复杂多变,鲜艳的花朵有利于吸引昆虫授粉,当图片中花朵低垂时,说明天气状况变差,有可能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花朵向下低垂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有利于保存花粉;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
(3)由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图片可知,绿绒蒿花瓣闭合导致花内温度始终低于环境温度,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剧烈,因此,在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保温效果差,环境温度下降较快,因此,在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
18.答案:(1)适应北极寒冷的环境,免受冻伤;有助于借助风力完成种子的传播。
(2)B;A;C
(3)热量
(4)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影响大气成分,能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植被的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等。
解析:(1)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花瓣退化成了丝毛,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北极寒冷的环境,免受冻伤;丝毛比较轻,有助于借助风力随风飘散完成种子的传播。
(2)读图可知,A展现的是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B植被高大稠密,为热带雨林,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C图为茫茫的沙漠,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故答案分别为B、A、C。
(3)非洲热带雨林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植被高大稠密。而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植被矮小稀疏。因而两地植被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可以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影响大气成分;植被还能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植物体内蕴藏大量的水分,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植被的根系可以涵养水源,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