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案+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案+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9-08 15:47:44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西部风情
第一单元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听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青海、新疆转一圈,看看那里的风光和美景,了解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什么?
COVID-19
《上去高山望平川》
聆听歌曲,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首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这是这是一首典型的花儿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那么什么叫“花儿”呢?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狂,刚建的风格。同学们再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歌词和旋律的美丽,听听歌词讲的什么意思?
学唱
上去高山望平川
青海民歌
上去(个)高山(着哟啊)
望(哎哟)平(哟)川,
(哎哟啊)望平(勒)川(哟)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哪)容易(着哟啊)
摘(哎哟)去(哟)难,
(哎哟啊)摘去(勒)难哟,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朱仲禄”他是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省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明亮挺拔,刚柔相济,韵味儿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高原感受。
通过视频新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新疆舞曲第二号》
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是一首钢琴独奏曲。通过聆听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场面?
《新疆舞曲第二号》是根据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创作的钢琴曲,节奏铿锵,窜率跳荡,展现了欢乐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下面我们再聆听一遍,说说这段音乐分为几个部分?
分段欣赏 引子
请同学们聆听引子部分,记录这段音乐的节奏型
请同学们手打节拍,用“da”读以上节奏型或模仿手鼓的演奏方式敲击以上节奏型。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部分音乐,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
这段音乐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为什么?
有没有出现引子中的节奏型?这个节奏型的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A乐段
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部分A乐段音乐,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它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A乐段
请同学们试着唱一唱第一部分A乐段主题。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A乐段
请同学们模仿手鼓的演奏姿势用
的节奏型随音乐为第一部分A乐段主题伴奏。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B乐段
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部分B乐段,边听边思考:
这个乐段的旋律与A乐段的旋律有什么联系?整体的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段音乐的力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怎样不同的音乐色彩?
请同学们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这部分音乐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为什么?
请同学们聆听第二部分A乐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乐段音乐的节拍、速度、力度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八六拍
速度稍慢
力度较弱
旋律抒情
请同学们聆听第二部分B乐段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乐段音乐在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上与A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场面?
有没有听到熟悉的节奏型?
请同学们模仿手鼓的演奏姿势用以下节奏型为第二部分B乐段主题伴奏。
请同学们聆听第三部分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部分音乐是重复了前面哪个部分的音乐?是完全重复还是变化重复?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何种场面?
第二章
同学们你们了解藏族哪些文化?
引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A
B
A
B
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管弦乐《长征交响曲》、大合唱《黄浦江颂》等。
Ding Shande
丁善德 (1911-1995)
同学们,再见!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感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第2课《上去高山望平川》、《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材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和《新疆舞曲第二号》是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的欣赏乐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在汉族和回族中广泛传唱。歌曲音域宽广,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旋律音调多以级进为基础,很多地方作了延长演唱处理,并用假声演唱,听起来格外高亢嘹亮,展现出内心的无限热情。《新疆舞曲第二号》由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独奏作品《新疆舞曲第二号》,是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955年,以新细少数民族的民歌素材为创作基础。表现了20世纪50年代新疆各族人民热情洋溢的情感和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作品结构为再现三部曲式,具行新疆少数民族音东特征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始终,充分展示了作品的音乐风格。第一部分是热情洋溢的舞蹈,单二部曲式,A部分的三个乐句均由“顶真”格律写成,并有一次附加八度的反复。B是A部分旋律的延伸,并用大小调式的交转方式表现了绚丽多姿的舞蹈场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音乐缓馒而打情,拍子变为号拍,使用了色彩性的转调和变和弦。使第二部分音乐的色彩性十分丰富。第三部分对第一部分做了紧缩再现。将金曲引向高潮,节奏热烈、织体密集,最后以饱满的新疆手鼓似的音型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青海“花儿”和新疆民歌的风格和特色人民的生活美和音乐美,体验堆谐舞蹈旋律的特点。
(二)艺术表现
理解乐曲的意境并能哼唱主旋律。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节奏简单的为歌曲伴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乐曲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了解“花儿”知识,熟悉作曲家朱仲禄和丁善德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理解“花儿”的文化
(二)教学难点:
1、哼唱主旋律
2、用肢体语言和节奏简单的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听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
预设:青春舞曲
教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青海、新疆转一圈,看看那里的风光和美景,了解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好不好?
预设: 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问题,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教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青海,请大家欣赏视频(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什么?
预设:山川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看到了青海的人文地理,再来感受一下它的音乐文化,下面我们听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做《上去高山望平川》。(书写板书《上去高山望平川》)
【设计意图:以探究和聆听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聆听音乐,感受意境
(一)初步聆听
教师:聆听歌曲,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首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预设:一望无际的平川 “哎吆”
教师:你们的鉴赏能力真棒,这是这是一首典型的花儿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那么什么叫“花儿”呢?
预设:讨论
教师: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狂,刚建的风格。同学们再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歌词和旋律的美丽,听听歌词讲的什么意思?
预设:聆听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哼唱两句
预设: 跟琴学唱
教师:同学们表现的很不错,说道青海民歌,就不得不说说老的艺术家“朱仲禄”他是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省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明亮挺拔,刚柔相济,韵味儿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高原感受。
【教学建议:选择“花儿”的作品与《上去高山望平川》一起欣赏,加强学生对“花儿”整体音乐风格的认识。学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中具有代表性的音调,要求学生演唱时把握歌曲风格,提示学生探紫如何对声音加以控制,准确表现“花儿”的育乐风格欣赏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风格形成的背景,计学生对民歌特色的形成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
教师:参观了青海,接下来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新疆文化(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通过视频你感受到了新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新疆舞曲第二号》来感受一下新疆音乐文化的特色(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
教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预设:钢琴
教师:对,这是一首钢琴独奏曲。通过聆听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场面?
预设:跳舞
教师:非常棒,《新疆舞曲第二号》是根据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创作的钢琴曲,节奏铿锵,窜率跳荡,展现了欢乐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下面我们再聆听一遍,说说这段音乐分为几个部分?(播放音乐)
预设:三个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棒,那么这几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呢?(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
教师:引子部分用手鼓来表现,引入主题。第一部分通过新疆民歌主题音乐和琶音的运用来体现热闹的场面。第二部分节奏发生变化,由2/4变为6/8,速度稍慢,情绪变化变得舒缓,具有歌唱性。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旋律,把音乐推向高潮。
预设:讨论
【教学建议: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击打节泰的方式熟悉《新疆舞曲第二号》中贯穿始终的主导节奏型,让学生掌握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引导学生听辨作品第一部分A段主题的旋律音调,并通过主题的再现划分作品整体的段落,对作品结构的划分方法有所了解。教师可对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音调做小范演奏,并对相应的钢琴技法做出解析,让学生对钢琴的技法和音乐表现特点有一定认识。教师可选取一些利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巾国钢琴作品,计学生对比欣赏。将原素材与利用它创作的钢琴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价值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第一部分用X.X XX | XXXX XX |为乐曲伴奏,第二部分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预设:演唱+表演+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新疆音乐,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创作家丁善德先生。丁善德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泰斗级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后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中国著名指挥家、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外祖父。余隆自幼跟随外祖父学习音乐,深得真传。
预设:讨论
教师:同学们我国地缘辽阔,音乐文化丰富,有很多有趣好听的音乐等着你们去挖掘,希望你们能像作曲家丁善德先生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写出更好听的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歌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并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依马呀吉松
花儿
X.X XX | XXXX XX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