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 二 地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①热量更丰富②地形更平坦③土壤更肥沃④水源更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①扩大播种面积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选用优良品种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两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
3.M、N两山脉的共同特征是
A.圴为低缓山脉 B.均为内外流区域分界线
C.西坡降水多于东坡 D.均为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
4.两区域发展冶金工业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⑥能源丰富⑦劳动力丰富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⑥ B.②⑦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5.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0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浮冰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9.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0~11题。
10.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大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14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 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12.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13.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1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
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规在
A.实现了煤炭零外运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读某国局部地区图,完成19题。
19.甲大坝建成后,乙三角洲
A.面积增速加快B.土壤盐渍化问题减轻C.洪涝灾害加剧D.土壤肥力下降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20~22题。
20.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21.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气温 B.地形、气温 C.地形、降水 D.资源、地形
22.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 ℃等温线向北凸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 ℃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C.甲地海拔低,1月气温高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2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草原辽阔,利于发展乳畜业B.乙地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D.丁地夏季低温,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下图为1970~1990年某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图表明该国1970~1990年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波动性下降 B.第二产业的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增长幅度后十年超过前十年
D.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呈下降趋势
26.下列判断符合该国的是
A.部分产业迁向国外 B.重要的人口迁出国
C.城市化水平较低 D.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8.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
①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③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④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30.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综合题(两大题,共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8分)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分)
32.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水资源利用不当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12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4分)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答案
高 二 地 理
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C
A
D
C
A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A
B
A
A
C
D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B
A
A
B
C
A
A
B
B
C
综合题(两大题,共40分)
31、(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能源消费区。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32、(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高山环绕盆地,以风城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