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三中七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 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2. 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传说 B. 文献 C. 化石 D. 影像
3. 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 知名历史学家著述 D. 考古现场影像资料
4.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对史前时期的一次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B.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 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
D. 北京人的外貌全是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
5.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据此判断,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 )
A. 辽宁 B. 山西 C. 云南 D. 山东
6. 火的使用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恐惧到认识,从认识到使用,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7.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居民 C. 元谋人 D. 北京人
8. 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 )
A. 会缝制衣服 B. 有爱美意识 C. 过集体生活 D. 会饲养动物
9. 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种植水稻 B. 使用磨制石器 C. 用火烧烤食物 D. 穿着麻布衣服
10. 下列与“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相符的历史文化遗迹是( )
A. 山顶洞遗址 B. 二里头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11.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12. 下列远古人类有助于我们研究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13. 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 )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14. 运用以下如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拟定的主题是( )
A. 早期人类代表 B. 原始农耕生活 C. 远古神话传说 D. 早期国家建立
15.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骨耜和一个印有稻穗图案的稻穗纹陶盆,这印证了当时( )
A. 制陶技术的发展 B. 原始农耕的出现 C. 过着群居生活 D. 骨耜大量使用
16. 考古学者在浙江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稻谷和猪纹陶钵。据此可以用来研究(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17. 2021年1月,考古人员在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的湖南鸡叫城遗址发现一处面积约80平方米、厚度约为15厘米的稻谷谷糠层。通过以上考古成果,我们能够直接认识史前时期的( )
A. 社会组织 B. 政治制度 C. 农耕生活 D. 商业贸易
18. 了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的情况,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 )
A. 遗迹遗物 B. 甲骨文字 C. 青铜铭文 D. 史书记载
19.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品种只有稻和粟
B. 耒耜是用来翻土的工具,它是由青铜制作的
C. 浙江河姆渡和陕西半坡遗址分别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和粟的遗迹
D.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被称为“轩辕氏”
20.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住半地穴式房屋 C. 以捕鱼狩猎为生 D. 懂得人工种植水稻
21.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
A. 建造房屋 B. 原始农业的出现 C. 使用磨制石器 D. 原始手工业出现
22.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 涿鹿之战 B. 盘古开天辟地 C. 尧舜禅让 D. 大禹治水
23. 《史记 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夏有禹,终称王 B. 除水患,稳民生 C. 夏传子,家天下 D. 炎黄德,尧舜继
24.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匈奴人的祖先。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也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 民族认同 B. 民族隔阂 C. 民族自治 D. 民族冲突
25.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夏启和商汤 C. 孔子和孟子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6. 历史小短文写作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题为《传说中的名人》的历史小短文。
要求:
(1) 结合图片,介绍每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
(2) 语言流畅,史实准确,字数在150字左右。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7.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 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2) 参观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 图三文物被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 五帝本纪》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 尚贤》
(4) 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请你列举几位通过该制度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材料三: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生走沙白。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全唐诗 禹庙》
(5) 材料三体现了禹的主要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大禹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精神品质?
【探究中的历史】
(6) 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28. 史实辨析题(对的填正确,错的填错误)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住的地方,手里拿着工具。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1) 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______
(2) 北京人懂得缝制技术,还有审美意识。 ______
(3) 北京人只会用打制石器。 ______
(4) 北京人能够单独劳动。 ______
(5) 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留火种。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故选:B。
本题以“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遗址。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答案】C
【解析】A.传说的可信度较低,排除A。
B.旧石器时代的内容缺少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排除B。
C.化石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故C正确。
D.影像并不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可靠证据,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答案】B
【解析】第一手资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故研究北京人情况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其他几项都是第二手史料。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通过化石我们可以推断出北京人的外貌等特征,说明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B项正确;我们无法得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排除A、C项;北京人的外貌有化石作为依据,不是全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判断,题干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云南,C项正确;辽宁、山西和山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的相关史实,“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谋人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7.【答案】C
【解析】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8.【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爱美意识,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生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山顶洞人的生活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解析】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用火烧烤食物。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10.【答案】C
【解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体现了“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的状况,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种植蔬菜,会制造彩陶。
故选:D。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半坡人。
12.【答案】D
【解析】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农业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了解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3.【答案】B
【解析】根据“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等信息可知,该地的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内,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陶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今天的黄河流域,采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有特点的是彩陶,其中以人面鱼纹彩陶盆为典型。B正确;半地穴式房屋的出现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尚未开始定居生活,AC错误;河姆渡居民由于生活在潮湿多雨的长江流域,所以多采用的是干栏式房屋,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半坡原始居民,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4.【答案】B
【解析】分析图片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骨耜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以见证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都体现了原始农耕生活,B是正确的选项;图片没有体现早期人类代表、远古神话传说、早期国家建立,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其兴起的重要标志。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始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5.【答案】B
【解析】“骨耜”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是用偶蹄类动物(鹿、水牛等)的肩胛骨制成。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稻谷是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稻穗纹陶盆是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这些出土文物可以说明河姆渡居民会过着原始农耕生活,B项正确;制陶技术、大量使用骨耜都只是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AD项;材料不能说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方式,排除C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需要考生掌握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及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16.【答案】D
【解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会制造陶器,如猪纹陶钵等。故D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不会种植农作物,不会制作陶器,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解析】由“发现一处面积约80平方米、厚度约为15厘米的稻谷谷糠层”可知,该遗址原始居民已经会种植水稻。可以用来直接认识史前时期的农耕生活。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答案】A
【解析】了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的情况,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遗迹遗物。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时代,但是他们没有形成文字,故D错误,B出现于商朝,C出现于商周时期,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知道了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的情况,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遗迹遗物。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C。
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被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0.【答案】A
【解析】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A。
本题考查半坡人,知道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
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B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
故选:B。
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
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当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皇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当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后来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盟后,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决战,最终炎黄大败蚩尤;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的战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黄帝、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23.【答案】B
【解析】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除水患,稳民生,B项正确;ACD均与大禹治水无关,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大禹治水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大禹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禹治水的相关史实。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匈奴人的祖先”“北魏孝文帝也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可知,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种观点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材料体现的观念是民族认同,故A正确;民族隔阂是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互相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言语行动上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B;民族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种特别制度,赋予民族自己地区较大的权力,与题意不符,排除C;民族冲突包括外族主动挑起的冲突,也包括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体现的观念是民族认同。
2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黄帝和炎帝。炎黄、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黄帝和炎帝,在此基础上判断解答即可。
26.【答案】【小题1】根据图片“炎帝、黄帝、大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城。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故答案为:
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城。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小题2】
【解析】本题以三幅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以及大禹的相关知识,注意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组织文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以及大禹的相关知识。
27.【答案】【小题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小题2】打制石器。
【小题3】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都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答出两项即可)。
【小题4】涿鹿之战;禅让制;尧、舜、禹(2个人物即可)。
【小题5】大禹治水;大公无私、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忠于职守等。(答出两个精神即可)
【小题6】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等。(任意一个即可)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涿鹿之战、禅让制、大禹治水以及精神品质、了解历史的途径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涿鹿之战、禅让制、大禹治水以及精神品质、了解历史的途径等知识。
28.【答案】【小题1】正确
【小题2】错误
【小题3】错误
【小题4】错误
【小题5】正确
【解析】(1)北京人住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故“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的叙述正确。
(2)山顶洞人懂得缝制技术,还有审美意识,不是北京人,故“北京人懂得缝制技术,还有审美意识”的叙述错误。
(3)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已经学会使用火。故“北京人只会用打制石器”的叙述错误。
(4)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已经学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人类社会。故“北京人能够单独劳动”的叙述错误。
(5)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故“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留火种”的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本题考查北京人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京人等相关史实。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