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15: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选取了祖孙三代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乐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写作手法。
4. 比较本文的情感基调与《秋天的怀念》的情感基调有何不同。
两个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揣摩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对称句、回环句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习近平陪母亲齐心散步的图片展示。
字词识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结合工具书自学生字词(PPT出示生字词)
明确:信服、分歧、一霎、粼粼、各得其所。
3.自由朗读课文,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学生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以及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
本文围绕着散步这件事展开描写,“我”与“母亲”“妻子”“儿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后来产生了分歧,“我”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但最后“母亲”迁就“儿子”,走了小路。
活动一:读人物,感受家庭气氛的和谐美
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哪里找到的相关依据。
( )的儿子 ( )的母亲 ( )的妻子 ( )的我
1.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
“前面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出来,语气: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规律的喜悦)
2.母亲:温和慈爱。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________________”
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
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找找看。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________________!”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母亲怎么改变了主意?(满足孙子的要求。这就是对孙子的——(疼爱)
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应该读出什么来?(爱抚)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
母亲开始眺望远方,这远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的景色很美。来,同学们,读出母亲的眺望——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齐:“她的眼随小路 鱼塘。”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生再读)
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
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慈祥、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3.“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__________”。
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问题: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很短?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说明了什么?
(可见母亲挺过严冬不容易,每活过一天,十分艰难,很不容易。体现出生命的坚韧!)
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决定:“走大路”。
作者说这话时语气怎么样?(干脆、利落)
读出这种当机立断。
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
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
(板书:孝敬母亲)
4.妻子:温柔贤惠。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__________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面子。
活动二:品情感,感受散步的情感美
本文与《秋天的怀念》都是写亲情却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分别描述或概括这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呢?
(
清新
) (
愉悦
) (
从容
) (
沉痛
) (
舒缓
) (
含蓄
) (
明朗
) (
亲切
) (
压抑
) (
感伤
) (
宁静
)清新,亲切,从容,感伤,愉悦,舒缓,沉痛等
明确:感情基调:愉快、轻松舒缓、从容、明朗、幸福。
齐读:
这是一次悠闲的散步,
这是一次有趣的散步,
这是一次流淌着亲情的散步,
这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散步,
这是一次有爱的散步,
这是一次一波三折的散步……
总结:散步这件平常小事,一波三折,写得有趣味,写得有情味,这就是生活的本身的动人之处,作真人,写真事。这就是以小见大、寓情于事。
第二课时
活动三:读句式,欣赏文章对称式的语言美
1.寻找对称的句子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语义表达上,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语音美感上,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请同学们用对称的句子把图片中的内容描述下来:
活动四、读景物,感悟生命的延续美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绿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变化成诗歌的形式,朗读感受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枝上的嫩茅也密了;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一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1)说一说,写了哪些景?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
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生机勃勃的景色预示着生命的活力。写得富有诗意,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惊喜)(自在和愉快)
⑴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
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描写母亲所看到的远处的景物)
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那景和生命有何关系?(思考)

材料补充:我说写生命,不是故作高深。先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说说的理解:生命是_______________ 。
预设:
生命是盎然、活力的代名词
生命是一场聚散
生命是一份陪伴
生命是一次心灵之旅……
明确:
要想探究作者的情感,便需要有效分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这是鉴赏抒情散文的捷径。
预设:
写出了初春的生机盎然与活力。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境和幸福心情。美景衬美情。
活动五、画表格,感悟亲情的珍贵
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每过一个月,在一个格子里涂掉,全部人生就在这张纸上…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