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www.21-cn-jy.com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 隐藏( ) 后退( ) 保持( )
2.选文主要描写的是( )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得出结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表现出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版权所有:21教育】
4.蝙蝠通过嘴巴发出 ,超声波遇到 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 。蝙蝠能够安全飞行靠的不是自己的眼睛,而是靠 和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飞机为什么能够安全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你知道人们还从动物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7.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段是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目前,各个发达国家都在抓紧研制更完善的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代“机器人”。专家们研制的新一代机器人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行走自如,而且四肢灵活、动作精确;二是感觉灵敏,具有“眼( )”“耳( )”“手( )”“舌( )”等本领,而且还具有人所没有的“感觉”,如对磁场、射线等产生反应;三是功能多样。未来的机器人将在所有部门正式就业。在工厂里,这些“钢铁职员”将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里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地埋头工作。专家们设想,随着“机器人”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将只是示范和开关电钮,大部分工厂会进入“无人化”生产的时代。
9.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闻 摸 看 辨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马马虎虎——( ) 拈轻怕重——( )
11.用什么代替工厂里的工人? 它们有什么特点? 用简要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发挥想象,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它可以为人类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鲸的生存智慧
日本海沿岸的居民世代以渔业为生,这里拥有磷虾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丁鱼等丰富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常居日本首位。鱼虾不仅是渔民的生存所需,同样吸引了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光临,每到捕捞旺季,常常能看到鲸往来游弋。
有几年,渔业产量下降,有的渔民突发奇想:鲸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的鱼虾,如果把这些鲸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提上来了?于是这些渔民用渔船、快艇等组成船队驱赶鲸,把它们赶出捕捞海域。
然而,驱赶鲸的行动不仅没有让渔民收成提高,鱼虾的捕获量反而比驱赶鲸之前大大降低了,这让渔民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学家发现鲸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它们总喜欢在捕食后浮到水面上大量排便。这些粪便含有丰富的铁、磷等元素,是浮游藻类生长必需的物质,浮游藻类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能够大量繁殖。浮游藻类会吸引大量鱼虾前来觅食,而鱼虾则为鲸提供了食物。
鲸建立起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所以有鲸群的海域更为“肥沃”,海洋生物产量更高,这是那些短视的渔民万万想不到的。
是依赖外界提供的机会,还是主动创造机会?鲸的生存智慧比起人类毫不逊色。
13.渔民的“短视”体现在哪里?( )
A.追求鱼虾的捕获量。 B.驱赶鲸。
C.滥杀鲸,获取利润。
14.鲸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是怎样的?请选一选,填一填。
( 鲸 )→( )→( )→( )→( )
①鱼虾 ②粪便 ③鲸 ④浮游藻类
15.下面表格中的问题是某个学习小组提出来的,请选出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
A.写作目的 B.写法 C.内容 D.启示 E.题目
问题 提问角度
文章以“鲸的生存智慧”为题有什么好处?
文章介绍了鲸怎样的生存智慧?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
16.我会从 的角度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要睡眠吗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恢复精力。但是你知道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也要睡眼。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触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现象的典型代表。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白天有阳光时,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醒来,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觉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不同花儿的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 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ǒu);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17.什么是植物的“睡眠运动”?请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18.第三段中作者从 和 两方面写了花儿的睡眠。
19.文中画线语句改为“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胡萝卜的花则垂了下来”好不好?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短文时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写出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亲爱的苍耳
苍耳,在我的故乡,大家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它“扒不掉”,因为它全身有刺,粘在衣服上不会自动掉下来,用手才能扒掉,故而得名。多年以后,当我知道它居然有这样一个风雅的学名——苍耳,它满身狰狞的小刺,在我眼里瞬间变得温柔起来。
在家乡的田野上,苍耳随处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幼时的苍耳很是可爱,翠绿的叶片,紫色的枝干,一簇细小的花,几天后就长成了小小的苍耳。小苍耳是嫩嫩的绿色,看不见细小的刺,毛茸茸的,捏在手里有一种软软的感觉,让人不忍心用力。阳光温暖,雨露滋润,苍耳开始泛青,渐渐长大,长出密密的小刺,但并不扎手。它们欢天喜地地挤在路边,伸长脖子看着这个世界,如少女的眼,充满惊喜,充满好奇。
秋天,苍耳成熟了,叶子褪去,硬朗的枝干上挂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一簇簇苍耳。颜色有些枯黄,满身的尖刺,形如刺猬。不堪的外表,没有丝毫的观赏价值,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农人砍柴时都有意避开它。但这些并不影响苍耳的心情,它们安静而坦然地站在路边,等待着一场旅行的盛宴。每当那些调皮的小野兔、小野鸡从身边经过,苍耳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挂在它们的皮毛上,开始一段未知的漂泊,亦开始一段快乐的旅行。
哪里该到站,哪里该下车,不是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耳说了算。当这些小动物腾挪跳跃时,那些挂在它们身上的苍耳纷纷落地,来不及与兄弟姐妹们道声再见,就在不同的地方安家。苍耳落地之处,既是归宿,又是新的起点——因为它们已将生命融入大地,欣欣然,等待着再生的到来。
春暖花开的日子,憧憬了无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日夜的苍耳发芽,破土,开花,结果,它们舒展着柔嫩而生机的叶片,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梦想。春去秋来,风月轮回,梦想依旧,生生不息。
(有删改)
21.【探究问题】状状在阅读短文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思考,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按要求将他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21教育网
问题① 什么是“苍耳”?它是一种植物,还是一种动物?
问题② “尖刺”有没有毒呢?
问题③ 加点的“不堪”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④ 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问题⑤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苍耳的样子?
问题⑥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以上问题中,针对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题目提出的问题是 ;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是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 ;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是 。
(2)读完短文后,你能从哪个方面提出问题呢?写一写,并尝试解答。
我针对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答问题】请你帮助状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苍耳的样子?结合句子内容选一选。(可多选)
A.颜色 B.样子 C.触感
①小苍耳是嫩嫩的绿色,看不见细小的刺,毛茸茸的,捏在手里有一种软软的感觉。 ( )
②(苍耳)渐渐长大,长出密密的小刺,但并不扎手。( )
③(苍耳)颜色有些枯黄,满身的尖刺,形如刺猬。( )
(3)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安全 揭开 向前 改变 2.C 3. 反复研究 终于 4. 超声波 障碍物 耳朵 方向 嘴 耳朵 5.因为飞机上安装着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就能够看清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能够安全飞行。 6.通过老鹰的眼睛,发明了鹰眼照相机。21cnjy.com
【解析】1.本题考查反义词。
危险,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可知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加没有危险了。因此危险的反义词是安全。2·1·c·n·j·y
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第①自然段句子“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可知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使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暴露出来。因此隐藏的反义词是揭开。【出处:21教育名师】
后退,意思是指撤退;从某一固定的、确定的前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高点或位置退下来,或退到更远的线上或位置上;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可知超声波向前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因此后退的反义词是向前。
保持,留在心中,记住;雇用;付定金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更改飞行的方向。因此保持的反义词是改变。21*cnjy*com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后来,科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可知科学家得出了结论,发现了秘密,因此主要写的是得出结论。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后来,科学家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中“反复研究、终于揭开”可知科学家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才发现秘密。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它一边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蝙蝠通过嘴巴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蝙蝠能够安全飞行靠的不是自己的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现代飞机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可知飞机能够安全飞行的原因: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www-2-1-cnjy-com
6.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自己的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累,说出自己知道人们还从动物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如:根据小鸟的飞翔原理,发明了飞机;从乌龟的龟壳,发明了薄壳建筑。
7.这是难为蝴蝶。 8.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描绘了世界笼罩在狂烈的风雨之中的景象,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弱小的生命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出作者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改写肯定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最后把句子整理通顺。21*cnjy*com
“不是”改为“是”,“吗”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8.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点、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文章的气氛,烘托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烘托了人物的的形象,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本段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笼罩在狂烈的风雨之中的景象,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弱小的生命之间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的关心和忧虑。21·世纪*教育网
9.看 闻 摸 ( http: / / www.21cnjy.com ) 辨 10. 一丝不苟 任劳任怨 11.用机器人代替工厂里的工人。 这些机器人具有行走自如、四肢灵活、动作精确、感觉灵敏、功能 12.机器人能做家务,陪聊天【来源:21cnj*y.co*m】
【解析】9.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
“眼”对应的是“看”,“耳”对应的是“听”,“手”对应的是“摸”,“舌”对应的是“辨”。
10.本题考查近义词。
根据给出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反的词语即可。
马马虎虎:指做得一般。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文中对应的反义词是“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拈轻怕重:拣轻的,怕重的。形容工作上怕挑重担子。文中对应的反义词是“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未来的机器人将在所有部门正式就业。”可知将会用机器人代替工厂里的工人。
结合“专家们研制的新一代机器人将具有以下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行走自如,而且四肢灵活、动作精确;二是感觉灵敏,具有“眼看”“耳听”“手摸”“舌辨”等本领,而且还具有人所没有的“感觉”,如对磁场、射线等产生反应;三是功能多样。”可知这些机器人的特点有:行走自如、四肢灵活、动作精确、感觉灵敏、功能多样的特点。
1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结合自己的想法合理表达即可。
示例: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很辛苦,还要做家务、辅导我做作业,我希望机器人可以代替爸爸妈妈干家务、辅导作业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那么累了。
13.B 14. ② ④ ① ③ 15. E C B D A 16. 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建立了“自给自足的经济”?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句子“有的渔民突发奇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鲸食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的鱼虾,如果把这些鲸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提上来了?”“鲸建立起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所以有鲸群的海域更为‘肥沃’,海洋生物产量更高”可以看出渔民的“短视”是指驱赶鲸。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4自然段“生物学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鲸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它们总喜欢在捕食后浮到水面上大量排便。这些粪便含有丰富的铁、磷等元素,是浮游藻类生长必需的物质,浮游藻类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能够大量繁殖。浮游藻类会吸引大量鱼虾前来觅食,而鱼虾则为鲸提供了食物。”可以分析出,鲸鱼浮到水面排便,粪便提供浮游藻类生长所需的物质,使其大量繁殖,从而吸引大量鱼虾,鱼虾又为鲸提供了食物,从而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经济”。
15.本题文章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①“鲸的生存智慧”是整篇文章的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是从题目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故选E。
②“文章介绍了鲸怎样的生存智慧?”是指文章从哪些方法来介绍鲸的生存智慧,这是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所提出的问题,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怎样的写法,这是从文章的写法角度来提出的问题,故选B。2-1-c-n-j-y
④“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怎样保护海洋资源?”这个问题是指读完文章后,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海洋资源,也就是读完之后的启发、感悟。这是从文章启示的角度进行提问,故选D。
⑤“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这是从写作目的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故选A。
16.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这道题可以从文章的描写手或者表现手法上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问题,也可以从关键的词句作用上提出问题,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从句子的作用的角度提出问题:“后来还是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团。”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17.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昼开夜合,有的夜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昼闭。 18. 睡眠时间 睡眠姿态 19.不好。原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胡萝卜花睡觉时的姿态。修改后语言平淡,缺少趣味。 20.花儿的睡眠时间是一样的吗?
【解析】17.考查信息提取能力。
文中睡眠运动解释的原句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21·cn·jy·com
18.考查信息提取、总结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③植物的花……进入“梦乡”。”写出了植物的花睡眠时间。“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小老头。”写出了植物的花睡眠姿态。
19.考查比喻修辞的作用。
原句为比喻句,比喻句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比喻句的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作用有①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②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③能使景物形象化。 ④能给人丰富的想象。 ⑤能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 ⑥能使标题醒目、动人。 修改之后则无效果。
20.考查内容理解。
读完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可根据自己感受提出问题。例如:花儿的睡眠时间是一样的吗? 因为文章只举了几个例子,不具有普遍性。所有的植物都进行“睡眠运动”吗?
21. ① ④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⑥ ② 文章内容 “旅行的盛宴”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旅行的盛宴”指的是苍耳挂在小动物的皮毛上,小动物会把它们带到新的地方。 22. 比喻 拟人 ABC BC AB 不论我们在何处,都要像苍耳一样勇往直前、顽强不息。
【解析】21.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1)题目是“亲爱的苍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问题①什么是“苍耳”?它是一种植物,还是一种动物?是针对文章题目提出的问题。问题②“尖刺”有没有毒呢?对理解文章没有影响。问题③“不堪”的意思有助于理解苍耳的特点,因此是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问题④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因此是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问题⑤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苍耳的样子?是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因此是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问题⑥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是从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的提问,是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
(2)可从对文章题目、文章写法、文章内容或者联系生活实践进行提问。
比如:从文章写作手法提出问题:文章第四自然段“迫不及待”一词运用的妙处?
我的回答:“迫不及待”愿意是急切、等不及做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苍耳们急切地想快乐的旅行。体现了苍耳们的育子心切和不畏艰辛,表达了作者对苍耳的赞美、喜爱之情。
2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颜色有些枯黄,满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尖刺,形如刺猬。”可知把苍耳比作刺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这些并不影响苍耳的心情,它们安静而坦然地站在路边,等待着一场旅行的盛宴。”中“安静而坦然地站在路边,等待着一场旅行的盛宴”把苍耳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①句中结合“嫩嫩的绿色”可知是从颜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角度,结合“细小的刺,毛茸茸的”可知是写苍耳的样子,结合“捏在手里有一种软软的感觉”可知是从触感的角度。
②句中结合“长出密密的小刺”可知是写苍耳的样子,结合“并不扎手”可知是从触感的角度写苍耳。
③句中结合“颜色有些枯黄”可知是从颜色的角度,结合“满身的尖刺,形如刺猬”可知是写苍耳的样子。
(3)通读全文可知,苍耳无论命运之手把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安排在何处,苍耳都能落地生根,纵然是依附着,在一路颠簸中,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也一路从容向天涯,勇敢向前,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因此告诉我们:人生无论命运之手把我们安排在何处,我们都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像苍耳一样勇往直前、顽强不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