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同步测试题
A卷(基础与提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在低温下我会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固体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我易溶于水
C.工业制取我,把我加压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D.我能供给呼吸,和人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3.据报道,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着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粉尘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C.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氮气——作保护气
C.氦气——用于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6.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7.下列物质中,属于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汽水
B.果汁 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 氮气
D.冰水混合物 可乐
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9.火星大气成分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的成分是混合物
B.火星大气的成分与地球空气的成分相似
C.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与地球空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D.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10.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化铜铜+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1.(4分)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霓虹灯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12.(7分)如图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氧气有很多用途,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①中木炭是__________色固体;写出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丙集气瓶底部预留一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上述发生的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写一点)。
(2)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氧气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有害的一面:__________。
13.(6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某市2020年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夏季各项数据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2)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治,至少举两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14.(5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15.(8分)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
(1)拉瓦锡用装置__________(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__________(填写“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_____(写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_____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B卷(应用与拓展)
1.下面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铁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常存在如下三种(如图所示)
(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关系的__________关系。
(2)有以下物质:①澄清的石灰水;②人呼出的气体;③啤酒;④臭氧;⑤二氧化碳;⑥75%的医用酒精;⑦海水;⑧纯净水。请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 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 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A卷(基础与提高)
1.B 2.B 3.C 4.B 5.D 6.B 7.D 8.D 9.A 10.A
11.③ ① ④ ②
12.(1)①黑 硫+氧气二氧化硫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②都是氧化反应(合理即可) (2)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医疗急救等) 食物变质(或金属生锈等)
13.(1)可吸入颗粒物 冬季 用煤等矿物燃料取暖(或冬季气候干燥、风大、绿色植物的吸附能力降低等合理答案均可) 雨水多、绿色植物吸收能力强(或煤等矿物燃料使用的少等合理命案均可) (2)①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美化 ②开发绿色能源,减少矿物燃料或工厂尾气处理后排放(合理即可)
14.(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气态 (3)沸点 有
15.(1)A 汞 化学 (2)BD 药品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或其他合理答案)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
B卷(应用与拓展)
1.C
2.(1)并列 (2)①②③⑥⑦ ④⑤⑧
3.(1)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 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 (2)B (3)12 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