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代印度
一、选择题
1.(2022秋·甘肃酒泉·九年级统考期中)古代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位于亚洲地区 B.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C.都属于海洋文明 D.都以民主政治著称
2.(2022秋·甘肃庆阳·九年级统考期中)下面是大卫的身份信息表。据此可知,他属于当时印度社会的( )
姓名:大卫 出生时间:公元前1400年 出生地点:古印度 职业:商人
A.第四等级 B.第三等级 C.第二等级 D.最高等级
3.(2022秋·甘肃白银·九年级期中)“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4.(2022秋·甘肃定西·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一种姓制度
5.(2022秋·甘肃平凉·九年级统考期中)种姓制度下,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2022秋·甘肃定西·九年级统考期中)《梨俱吠陀》诗:“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首诗( )
A.证明了人类如何产生 B.反映了种姓制度的等级性
C.描述佛教的等级制度 D.阐释了伊斯兰教的顺从性
7.(2022秋·甘肃酒泉·九年级统考期中)“贱民不得在公用的水井中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一面走一面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8.(2022秋·甘肃定西·九年级期中)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9.(2022秋·甘肃酒泉·九年级统考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C.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10.(2022秋·甘肃武威·九年级期中)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1.(2022秋·甘肃武威·九年级期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2.(2022秋·甘肃定西·九年级统考期中)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13.(2022秋·甘肃酒泉·九年级统考期中)公元前6世纪,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释迦牟尼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由此可知,佛教主张
A.等级森严 B.众生平等 C.因果报应 D.忍耐顺从
14.(2022秋·甘肃兰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二、综合题
15.(2022秋·甘肃兰州·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第196条——尚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非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这些文明成就的名称。
(2)仔细分析材料二,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
(3)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保持文明的绵延传承。
16.(2022秋·甘肃张掖·九年级期中)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探秘人类古老的文明。
材料一 图1和图2
材料二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写出A、D两处分别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2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上面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2点)
17.(2022秋·甘肃平凉·九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第 203条、第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人,割去耳朵。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结束:(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1)材料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哪一部法典?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制度的四个阶层。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
1.B
【详解】古代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它们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B项正确,排除C项;古埃及位于非洲,排除A项;古代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不是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因此材料中他属于当时印度社会的第三等级,B项正确;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排除A项;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排除C项;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首陀罗”“其他三个种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C项正确;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反映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D正确;古代中国分封制是把土地赐给诸侯,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A排除;古希腊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内部人人人人平等,B排除;古巴比伦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但与题干不符 C排除。故选D。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刹帝利等级,由国王、武士和官吏构成,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故B项符合题意;婆罗门掌握神权,吠舍向国家纳税和向神庙上供,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均与题干“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B
【详解】题干源自古印度神话。神话中指出,由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由双臂生出刹帝利,由腿生出吠舍,由脚生出首陀罗,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证明了人类如何产生,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佛教,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伊斯兰教,D排除。故选择B。
7.C
【详解】根据“贱民”“ 不准进印度教庙宇”、“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包括祭司、贵族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也就是奴隶。C符合题意;ABD项都与印度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D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商人属于第三等级,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D项符合题意;第一等级的婆罗门担任祭司;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第二等级的国王掌握军权。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9.A
【详解】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尼罗河是埃及的,甲骨文是中国的,排除B项;印度河、恒河是印度的,金字塔是埃及的,排除C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包括国王以及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从而得出“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与古印度“种姓制度”有关。B项正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出自《旧约全书》。排除A项;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排除C项;“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考查点:佛教。解题思路:紧扣“公元前6世纪创立”结合佛教的创立时间回答。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词语来源于佛教,故A符合题意;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排除B;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排除C;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排除D。故选A。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B项正确;早期佛教没有尊奉皇帝和老子,针对的也不是犹太人,排除AC项;早期佛教的出现是为了破除种姓之间的界限,而非解决水源和牧场的资源之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可知,佛教主张众生平等,B项正确;佛教主张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等级界限,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因果报应、忍耐顺从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该宗教从印度往外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给出的是佛教传播示意图。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的傣族地区,A符合题意;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B排除;道教诞生于中国,C排除;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D排除。故此题选择A。
15.(1)图一:狮身人面像;图二:《汉谟拉比法典》;图三:种姓制度
(2)不同: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
(3)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与时俱进,加强创新。
【详解】(1)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为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图二为《汉谟拉比法典》,图三为印度的种姓制度。
(2)不同:根据材料二“第196条——尚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这说明自由民犯罪实行对等惩罚,而根据材料二“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犯罪实行不对等惩罚,所以前两条和第三条的不同是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
(3)做法:根据材料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可以得出应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根据材料三“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可以得出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创新。
16.(1)A古埃及、D 古代中国。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目的: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都在大河流域、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都以农业为主要、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都有较完备的社会等级制度。
【详解】(1)根据材料一“大河流域亚非文明古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可知A、D两处分别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古代中国。
(2)根据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汉谟拉比法典》;该文明成果,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根据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因此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之处有都在大河流域、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都以农业为主要、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都有较完备的社会等级制度等。
17.(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大河流域
【详解】(1)依据材料一图片可知建筑是金字塔,它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而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2)依据材料二“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可知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他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依据材料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出自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建立了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文明都是在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