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17:25:25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千年帝国之兴衰;
罗马法律恒传承。)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标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01.唯物史观:理解《查士丁尼法典》对古罗马法的继承与发展,科学评价杰出人物查士丁尼及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02. 时空观念:知道拜占庭帝国建立、繁荣及灭亡的史实;了解掌握,并在当时时空背景下,理解《罗马民法大全》及其作用;联系时空背景,分析拜占庭文化的特色。
03.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理解《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作用;结合史实,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04.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了解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构成;拜占庭帝国兴亡及对世界影响的知识。
正确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对外战争的影响;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新知导入
这是哪里?千年争议再起!博物馆、大教堂、清真寺?
新知讲解
材料1: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拋弃了罗马帝国的千年首都——罗马,转而在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建成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死后,统一的大帝国分为东西两部,由其两个儿子分别进行统治。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亦称拜占庭帝国。
材料2: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
1.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问题探究1】查士丁尼在拜占庭帝国建立过程中有何贡献?
(一)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形象图。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曾经镇压平民起义,征服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主持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位于帝国西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统治期间,他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农业
商业
社会比较稳定
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
版图范围
地理位置优越
④经济活跃,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贸易港口。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查士丁尼对外扩张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东罗马帝国为何能够进入“黄金时代”?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教学补充】查士丁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但他靠军功受到重用。518年,查士丁被拥立为拜占廷皇帝,为查士丁一世。因查士丁膝下无子,他便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518年之后,查士丁尼更是以养子的身份协助查士丁制订国内外的重要政策。由于政绩优异,他获得了“恺撒”和“奥古斯都”的封号。
2.拜占庭帝国的疆域
教师提问:根据地图,梳理拜占庭帝国的疆域范围。观察这些地方,它们有何优势?
(一)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6世纪末东罗马帝国疆界
版图涵盖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位置优越: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材料展示:
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作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布瓦松纳这样描写:“君士坦丁堡是世界商业的转运口岸,船舶和商队都进到它的港口,在它的主要街道的市场内,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产品堆积如山,它的码头和港口充满了商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教师提问: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繁盛的表现,并指出促使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
3.拜占庭帝国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问题探究2】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繁荣的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一)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繁盛的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兴旺。
(因素)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拜占庭帝国的国家管理更密不可分,它的统治措施最突出是依法治国。
点击播放视频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二)《罗马民法大全》
【问题探究3】查士丁尼为何如此重视法律的编纂?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目的: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权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之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
——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
重视法律的社会传统
法典的编纂原因
查士丁尼像
1.《查士丁尼法典》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二)《罗马民法大全》
【自主学习】《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些内容?
时间:
目的:
法典:
529年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文治:颁布法典——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文献
2.《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新知讲解
(二)《罗马民法大全》
【小组合作】阅读材料,说说我们该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不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3.《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二)《罗马民法大全》
【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议一议《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地位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4.《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二)《罗马民法大全》
【问题探究4】阅读教材,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罗马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成:
《民法大全》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3世纪初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阶段性与联系性的统一
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
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
说明了罗马法对欧洲、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采取了罗马法的原则。
历史解释
知识拓展
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人类社会法制建设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1、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2、法治建设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3、我们应坚持依法治国
家国情怀
新知讲解
1.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穹顶
希腊石柱
基督镶嵌画
伊斯兰
洋葱头式屋顶
观察图片,结合视频,想一想拜占庭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兼收并蓄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对基督教、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点击播放视频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问题探究5】根据教材、结合视频及下列材料,说一说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1:“拜占庭以其昌盛的文化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桥梁作用。6 世纪时中国养蚕缫丝技艺的西传,就是经由拜占庭完成的。而拜占庭的幻术也曾传入中国,并同中国的民间传统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后来的杂技艺术。”
材料2:“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材料3:395年,罗马帝国最终一分为二……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将多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对后来的西欧和东欧等地产生过重大影响。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①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问题探究6】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历史地位)文明传承上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文化交流上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兼收并蓄,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②不认同。拜占庭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特别是对西欧和东欧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唯物史观
课外延伸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君士坦丁堡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对欧洲和西亚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影响。
史料实证
新知讲解
1.拜占庭帝国衰亡原因
目标导学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材料一:拜占庭先后有107位君主占据了皇位……在这段时期内,宫廷中,街道上,或军营中,一共发生过65次夺取皇位的叛乱。
——摘编自迪尔《拜占庭:辉煌与衰败》
材料二:查士丁尼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他死后不到十年,一个新的蛮族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同样,在多瑙河边境,阿瓦尔人同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臣民一起,进入巴尔干地区……削弱了帝国的控制。在东部,波斯人在野心勃勃的大皇帝科斯罗埃斯二世的率领下,开始全面消灭东罗马帝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自主学习】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梳理拜占庭帝国衰亡历程及灭亡原因。
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愈演愈烈;
长期战争,财政枯竭
不断受到周边民族的进攻。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2.拜占庭帝国衰亡历程
【自主学习】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梳理拜占庭帝国衰亡历程及灭亡原因。
7世纪起
9世纪以后
11世纪-13世纪
1453年,
①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③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微。
时空观念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火硝大破阿拉伯海军,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希腊火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皇帝是如何自救的?
抵御外族入侵的措施——军事封建制度
把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十字军东征指罗马天主教教皇准许下,由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八次,持续近200年,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曾在其废墟上建立拉丁帝国,不久覆灭,拜占庭帝国复国,但昔日雄风已不在,国势衰微,领土缩小。之后不到200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新知讲解
【问题探究7】比较图一和图二,你发现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教材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1.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内部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2.多次遭受外族势力入侵;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
急剧缩小
图一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图二14世纪时的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急剧缩小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3.拜占庭帝国历史地位
材料: 395年,罗马帝国最终一分为二……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将多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对后来的西欧和东欧等地产生过重大影响。
【自主学习】依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文明传承上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文化交流上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4.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历史启示
【问题探究8】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拜 占 庭 帝 国
奥 斯 曼 帝 国






6世纪中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奥斯曼帝国疆域
1453年
由拜占庭帝国灭亡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
材料: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板书设计
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
拜占庭
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
527年继任皇帝
编纂法典,历时6年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
民法的基础
地跨欧、亚、非的
大帝国
兼收并蓄
创造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拓展延伸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体现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
历史解释
作业布置
1.“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 B.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2.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3.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④帝国财政枯竭,内部人民起义不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C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