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看图猜作品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主要作品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被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作者简介
认识体裁
【童话】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笨 赐 聘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理智 呈报
钦差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爵士
头衔 勋章 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chèn zhí
yú chǔn
xiàn kuǎn
tuǒ dang
lǐ zhì
chéng bào
xuàn yào
pìn
cì
bèn
qīn chāi
huá jī
quān dìng
jiǎo huá
bì xià
jué shì
tóu xián
xūn zhāng
páo zi
bù kě jiù yào: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hài rén tīng wén: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suí shēng fù 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字词把握
1.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读完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2.围绕“新装”梳理课文情节,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梳理课文
1段:皇帝爱新装(引子)
2-4:骗子做新装(开端)
5-23:君臣看新装(发展)
24-33:皇帝穿新装(高潮)
34-37:小孩揭新装(结局)
行骗——受骗——揭骗
环节一:骗子行骗
一个骗局,骗了全城上下,不得不佩服骗子的骗术高明。
两个骗子的骗术有何高明之处?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1.骗子行骗
“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1.骗子行骗
皇帝为什么会上当?
抓住皇帝的心理:既喜欢新衣,又能检测臣民是否称职聪明。
能否改为“任何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或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抓住臣民心理:检测范围涵盖官员、百姓所有人;且看不见的人愚蠢程度非常深,已经不可救药——保证无人敢拆穿。
投其所好,洞察人性
介绍新装
4段: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出是在工作的样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24段: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8段: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1.骗子行骗
努力表演,演技精湛
制作新装
9段: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儿,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16段:“你看这布段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
25段: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1.骗子行骗
话术高明,骗局缜密
展示新装
对老大臣和官员的询问,改成“你看见衣服了吗?”,怎么样?
25段对新衣的介绍有什么用?
环节二:众人受骗
一个骗局,皇帝、官员、百姓皆上当受骗,上演一场让人发笑的闹剧。
皇帝是上当受骗第一人,看看他的受骗过程。
①“皇帝爱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皇帝对新装的“爱”,你会怎么朗读?
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虚荣、昏庸、穷奢极欲……
2.众人受骗
..
...
..
..
..
..
.
..
.......
..
梳理一下皇帝的心理。
矛盾:很想知道—心虚—强作镇静—还需妥当
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自恋、狡猾
将这一段站在皇帝角度用第一人作改写,并演读,注意语气表情生动。
②“皇帝看新装”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2.众人受骗
假想自己是文中的皇帝,请你读读这段话。(注意先揣摩皇帝心理。心理面朝左读,现实面朝右读)
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虚伪、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②“皇帝看新装”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2.众人受骗
③“皇帝疑新装”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听到人们的议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你发现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坚决不承认错误、虚伪、自欺欺人
2.众人受骗
刚刚品读了与皇帝相关的精彩片段,并分析了他的形象。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精彩片段,请小组从以下片段中选一个,合作品读该部分。
第一幕:称职老大臣看新装(6-13段)
第二幕:诚实官员看新装(15-17段)
第三幕:君臣全员看新装(19-23段)
第四幕:皇帝穿新装(24-28段)
第五幕:内臣托新装(29-33段)
第六幕:小孩揭新装(34-37段)
【品读要求】
1.合作演读精彩语段:先一人报幕,我们演读的是“第几幕:XXXX”;注意分配人物,不要忘记旁白;演读时注意语气、动作、神态;可以像之前改写皇帝心理一样,对需要的地方进行合理的改写。
2.派一个成员分析该部分涉及的人物的形象。
2.众人受骗
皇帝:虚荣昏庸、穷奢极欲、自恋、狡猾、虚伪、自欺欺人、坚决不承认错误
大臣:虚伪自私、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百姓:虚伪自私、盲从
小孩:诚实天真
2.众人受骗
【童话】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在演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这篇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整体构思上的想象与夸张:皇帝痴迷新衣服,骗子以新装行骗,君臣民都上当受骗 ,最后上演一场皇帝裸体游行的闹剧。
局部描写时的想象与夸张:对皇帝爱新装的描写;众人对新装的夸赞;骗子整夜制作新装;皇帝照镜子,内臣托后裙……
认识体裁
环节三:小孩揭骗
骗局之下,所有成年人都沦陷其中,上演人性与社会的悲剧,唯一的清醒者是一个小孩子。
这场骗局之下,唯一的清醒者是小孩子。在大家都说假话时,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
诚实纯真
无知无畏
没有利益、欲望牵绊
3.小孩揭骗
【资料链接】
事实上,皇帝的新装最初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历史故事,它源于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准确地说,是西班牙一个覆灭的王国的皇室记载,在王国毁灭后,故事就流传到了民间。 而骗局被揭穿的情节在原版故事中是没有的,甚至在稍后的塞万提斯戏剧引用故事的时候也没有出现,直到安徒生把这则故事改成童话以后,才专门加上了这个情节。
一方面,小孩的诚实与大人的虚假形成对比,加深对大人们自私虚伪的讽刺批判;
另一方面,“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戳穿虚伪、改变现实的理想。
3.小孩揭骗
安徒生为什么要在结尾安排小孩揭穿骗局这个情节?
环节四:反思骗局
一个骗局,上演了一出荒诞滑稽的喜剧,令人发笑。这只是一出喜剧吗?喜剧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这场骗局中,两个骗子,一群受骗者。只是这样吗?仔细想一想,文中到底有几个骗子呢?
除了那两个骗子,皇帝、群臣、百姓等所有的成年人,其实都是骗子,他们在互相欺骗,也在自欺欺人。
4.反思骗局
所有人都看不见这件新装,但除了那个小孩,皇帝、群臣、百姓都宁愿当骗子,也不愿说真话,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主观上,是由于虚伪自私的人性弱点。皇帝虚荣,群臣阿谀,百姓盲从,都害怕自己被当作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害怕损害个人利益。
客观上,是由于考核机制的错误、社会规则的错误。皇帝考核人们的机制存在问题,所有人都有可能识别真假,但如果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下,说真话会受罚、说假话反而得利的话,人们就不会说真话。
人性的悲剧
社会的悲剧
“悲剧”
4.反思骗局
这不仅仅讲一个皇帝的故事,它写的其实是那个城市、所有的大人世界里的一种很复杂的一种心态,其中甚至还包括善良的老百姓。
因此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当土壤出现问题了,你就不要奢望一棵树是干净的;当天空出现问题了,你就不要奢望河流是清澈的。
4.反思骗局
今天的孩子纯真诚实,给社会以真相。孩子终究会长大,设想:孩子长大了,还会说真话吗?
周围人都说假话——盲从;
可能害怕权力——阿谀;
可能有利益欲望——自私虚伪
……
4.反思骗局
长大了就变成“残废者”,多么可悲啊!为了让孩子长大了依旧说真话,请你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孩子、整个社会提出倡议。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丰子恺
4.反思骗局
倡议
孩子们,你们终究会长成大人,但愿你们一直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被利益蒙蔽,不为权势屈服,不随世俗逐流,坚持真实,坚持自我。哪怕一开始只有你一个人的声音,但是只要真理发声了,就会影响更多的人,真理最终必将响彻大地,那些虚假的东西定会无处遁形!
而社会规则决定着社会的走向。一个社会,当说真话要付出代价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充斥着假话;一个社会,当说假话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追求“真我”。我们期待着每一个人做“真我”,但社会一定要为“真我”提供孕育、成长的空间,拥有制定考核规则权力的人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规则,这样才能让敢于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多,让说出真话的人有坚持的勇气。
4.反思骗局
与其说是一件新装,不如说是 。
一道试题——测试人性
一面镜子——照出正误
一张面具——掩盖丑陋
……
4.反思骗局
一件新装,一个骗局。让我们看到了喜剧,也看到了悲剧;有过了欢笑,也有过了深思。这件新装的意义可不仅限于是一件衣服啊!
安徒生写下这个新装骗局的故事,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主旨)
揭露和讽刺人性的自私虚伪、阿谀盲从、自欺欺人等弱点,以及愚蠢错误的社会规则制度;
呼吁人们要保持纯真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出真话;
呼吁社会要建立合理的规则制度,让人们敢说真话。
4.反思骗局
【背景链接】
《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当时的丹麦,劳动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统治阶级 ,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病状。
4.反思骗局
童话不只是给小孩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给社会看的。
“当我在为孩子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安徒生
【童话】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认识体裁
环节五:续写骗局
骗局被戳穿,故事未结束,皇帝游行后还会发生什么呢?
皇帝游行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续写一个情节,注意其也应有合理性。
【要求】写前先思考你续写这部分的目的是什么?自拟题目,500字左右。格式如下:
《 》
写作目的: 。
写作内容: 。
5.续写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