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下册《窦娥冤》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熟悉内容。
2.梳理戏剧的矛盾冲突。
3.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4.通过品味窦娥唱词的语言特点,欣赏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这死罪必有冤枉
屈字出现4次
词义:使弯曲,与“伸”相对;低头,降服;冤枉,叫人不痛快驾。
叫声屈动地惊天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冤屈在何处?
因为冤枉、委屈,因为被逼屈招了罪状,无罪而18岁要赴死地,与东海孝妇一样的冤屈,连魂魄都是委屈的。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服,四个典故的人,皆是被冤屈之人,无罪被杀,继位者暴虐劝说无效悔恨委屈,为谗言所害大哭,蒙冤被杀。作者借用典故,间接极度渲染窦娥的冤情,超越了所有人的委屈。
01文本解读,分析人物
在押赴刑场,控诉天地层次中: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反抗精神:直抒胸臆,埋怨天地,满腹委屈大声喊出来。指斥天地,痛骂天地,混淆善恶,错勘贤愚,窦娥就像一个无敌的英雄,用全部的生命力量,发出痛骂天地的呐喊,极富反抗精神。
在婆媳诀别,嘱咐后事层次中:
“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从前已往干家缘”
窦娥可怜卑微,勤劳善良,至至纯善,为他人着想:从小无母,被父亲送给婆婆作童养媳,
辛苦劳累,地位卑微,但孝顺懂事,怕婆婆受刑委屈招供,怕婆婆看到自己赴刑场难过,处处为别人着想。临死前,她卑微地求婆婆祭祀时给她半碗饭和沾夫君光的一点纸钱,可怜至极。
在三大誓愿,生命抗争层次中:
她发出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窦娥生命觉醒,刚烈复仇,浩然正气:她马上要被杀,委屈冤枉,但又不甘心,所以她用三桩誓愿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复仇。血溅白练以自己的生命为证,六月飞雪以上天的惩罚为证,亢旱三年以大地的惩罚为证。
窦娥是一个纯洁温顺善良勤劳,却悲惨地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命运的不公,失去母亲,失去父亲,变成了身份地位的童养媳,结婚一年又失去丈夫,遭遇坏人逼迫改嫁,坏人诬陷,而又不得不屈死。她活在当时的社会,只有卑微要求顺从而活,但仍然没有生存下去的机会,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让人窒息,无法鲜活地活着。所以,她最后用自己的生命、用天地为证,发出了自己的强烈抗议,其意义深远而深刻。
02指斥天地与指望天地
窦娥一上场就痛骂天地的不公,善恶不分,错勘贤愚,但结尾处,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的誓愿却要靠天地为她作证。
看似矛盾,实则可以理解,因为没有父母可以呼唤,没有亲人可以依赖,唯一可以依赖相信的就是天地。
在她最痛苦最悲惨的时刻,她呼天。“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在她发出誓言进行反抗复仇的时刻,她呼天。她相信老天会惩罚坏人,相信老天会帮助她这个弱者。
03婆婆值得孝顺吗?窦娥的生命中有亮色吗?
婆婆是她7岁之后人生的一个重要亲人,她始终恪守童养媳的身份,又孝顺又懂事,直到怕婆婆受刑而自己认罪。但婆婆对她没有什么感情,对她很不好。否则她不会在临死之前,提出那么卑微的要求,只是祭祀时的半碗饭和沾夫君光的一点纸钱。她的人生,真的一点温暖也没有,但她却是那么善良美好。
她最后的惨死,发出的誓言,不仅仅是无罪被杀,还有她对自己寂寥人生的控诉,虚度的苦闷。她生命意识在觉醒,用全部的生命力发出了最后的呐喊。人生来,就该如此活吗?人生来,究竟应该可以活成什么样子?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窦娥身边,你会对她说什么?做什么?会带她脱离苦海吗?
拯救她,首先要让她看到生命的希望,未来的幸福的可能。否则很难,因为她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备受封建道德的约束。
04如何看最后的结局?
窦娥的鬼魂,找到了窦天章,说明自己的遭遇,控诉种种被不公的对待。窦天章替她重新审案,张驴儿被凌迟,桃杌,并该房吏典,刑名违错,各杖一百,永不叙用。赛卢医,永远充军。窦娥的三个誓愿皆应验。
窦娥的故事本是现实土壤的故事,但文章结局充满浪漫主义神话色彩,三个誓愿都是非常人所能及,且窦娥化魂魄告知父亲,处处用非现实的力量使坏人受到惩罚来获得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借助天地的力量和鬼神的力量来去恶扬善,是中国作品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恰恰寄寓着关汉卿这个作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己拯救社会和百姓的反抗精神。
05我们如何看待生命的不公待遇?
有良心的人,面对遭遇不幸的人通常都会有悲悯情怀。
但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公的待遇,我们该如何表现和应对?像窦娥一样那样,怨天恨他,一个都不放过,还是选择原谅,用爱和温柔带来见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