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新知导入
1.新龟兔赛跑。
43+6
3+8
5+7
16
12
11
49
13
12
15
49
6+9
3+9
7+9
5+8
新知导入
2.用竖式计算。
6 4
+
十 个
9
6
5
2 7
+
十 个
8
7
5 1
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新知讲解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名)
新知讲解
35+37= (名)
72
借助小棒摆一摆。
7捆零2根
新知讲解
35+37= (名)
3 5
+ 3 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
十
个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1
2
十位上3加3加进位的1等于7。
7
72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新知讲解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71(名)
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1名学生。
新知讲解
思考:
今天的加法与上节课学习的一样吗?那它们有没有相同点?
35+32=67
3 5
+ 3 2
7
6
35+37=72
3 5
+ 3 7
1
2
7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不进位
新知讲解
相同点:(1)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2)用竖式计算时,都要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
新知讲解
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算一算。
2 7
+7 2
3 6
+6 3
9
9
9
9
3 6
+3 7
1 6
+5 4
7 9
+ 5
3
7
0
7
4
8
1
1
1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规律:加数的个位和十位调换了位置,相加的结果都是99。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 5
3 9
6
+
2 3
2 7
5
+
8
0
4
1
1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水果店卖出24箱苹果,还剩49箱,水果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24+49=73(箱)
答:水果店一共有73箱苹果。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花朵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5 6
3 7
9 3
4 7
3 5
8 2
3 6
3 6
7 2
+
+
+
课堂总结
0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02
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别忘了加进位的1。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 5
+3 7
个
十
2
7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1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按规律填一填。
(1)每次加19。
19,38,( ),( ),( )。
(2)每次加,17。
17,34,( ),( ),( )。
57
76
95
51
68
85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果园里有36棵梨树,苹果树比梨树多47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36+47=83(棵)
答:苹果树有83棵。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填表。
61
31
64
24
41
30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买一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65+28=93(元)
答:买一套这样的衣服需要93元。
作业布置
在生活中找找能用100以内加法解决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学习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情境,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学生”,从而列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解答此题需结合小棒的操作过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尝试用竖式来计算,此题着重要解决的是: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新龟兔赛跑。(2)用竖式计算。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总结: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导入新课师:上节课说到二年级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历史,还学习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游览博物馆,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谈话,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师:说说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师: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利用参观博物馆的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师:要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算式是35+37。师:35+37等于多少呢?请用小棒摆一摆。同桌合作摆小棒,然后展示反馈:摆出35和37。5根和7根相加是12根,取出10根捆成一捆,这时还剩2根小棒。现在一共有7捆2根。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小组交流,利用摆小棒让学生初步体验“满十进一”,为后面的竖式计算做准备。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三:用竖式计算师:如果用竖式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课件出示: 3 5 + 3 7 师带领学生计算:个位上的5与7相加得12,说明个位满十了,就要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的右下角写一个小“1”,表示“进一”。个位上的2留在个位上 ,然后再把十位上所有的数字相加,即3+3+进位的1=7.师提醒:注意:别忘了加进的“1”。师:今天的加法与上节课学习的一样吗?学生:不一样。师:能具体说说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今天的竖式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上节课学习的不进位。师:那它们有没有相同点呢?引导学生得出: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都要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师:观察的真仔细!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让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到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由具体抽象到竖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过渡,很好的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通过比一比,加深学生对进位加的认识,知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迁移运用 任务四:课堂练习基础题:1.算一算。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水果店卖出24箱苹果,还剩49箱,水果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拓展题4.蝴蝶后面藏着数字几?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按规律填一填。(1)每次加19。19,38,( ),( ),( )。每次加,17。17,34,( ),( ),( )。2.果园里有36棵梨树,苹果树比梨树多47棵,苹果树有多少棵?选做题:1.填表。2.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买一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综合实践类作业】 在生活中找找能用100以内加法解决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5+37=72(名) 3 5 + 31 7 7 2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少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可以列竖式计算,并会对一些简单的式题进行竖式计算,但对算理及书写格式的要求并不是很清楚。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的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同时,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与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在编排中不是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加、减法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代表团金牌数量的比较问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先从现实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突出学习计算的价值;接着通过直观和学生的操作活动探讨、理解计算的算理,明确计算的方法;再来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教材的这一编排特点,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的价值,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中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通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用画图的策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这些具体策略与思维方式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教材的编排努力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伴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加法和减法的例题教学中,都安排了用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活动,借助操作探索加、减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又如,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的插图,都展现了积极思考、同伴交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气氛,提示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4)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相关联系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的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以及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包括承载数学学习活动的素材。基于此,教材选取的学习素材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具有一定联系的,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加法中3道例题的背景都是参观博物馆,不仅素材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所承载的数学知识也具有从不进位加到进位加的内在联系,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探索加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减法中的北京奥运会金牌榜、连加和连减中的运南瓜、解决问题中的卫生评比等都是如此。另外,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乘坐公交车,解决问题中的美术兴趣小组,练习题中的小兔采蘑菇、小鸡找妈妈、小朋友拍球、神舟七号、猴子捞月亮等,这些熟悉的生活、有趣的童话和喜欢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
不退位减法 1
退位减法 1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1
连加、连减 1
加减混合 1
解决问题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目标: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 → 任务二: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任务三:用竖式计算 → 1.收集数学信息,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2.利用小棒探究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感受算法的多样性。 3.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目标: 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任务三:用竖式计算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利用小棒探究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2.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目标: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任务三:用竖式计算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用小棒探究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4《不退位减法》 目标: 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 → 任务二:探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 任务三:用竖式计算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采用多种方法探究口算方法。 3.利用摆圆片的过程,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5《退位减法》 目标: 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 → 任务二: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任务三:方法的应用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利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算理。 3.探究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目标: 利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任务一:探究“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解题方法 → 任务二:探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题方法 → 1.利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利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7《连加、连减》 目标: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任务一:运用连加解决问题 → 任务二:运用连减解决问题 → 1.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理解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8《加减混合》 目标: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利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 → 任务三:探究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3.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9《解决问题》 目标: 初步了解连续两个问题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解决问题 → 任务三:检验答案 → 1.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