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关键字“魂、酒”的形与义,学习七言诗的节奏。
2.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3.知诗意,体味诗中的节日场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描述诗中节日场景。
三、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注释发挥想象,悟诗中描绘的意境--诗人雨独行的心境。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诗人、清明节等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清明》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节气歌》,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还记得《二十四节气歌》,请个人背给大家听?咦,你们都记得呀,你来背。(生背)背得真好呀!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2《二十四节气歌》)。
谁还知道,在24节气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气,不仅仅是节气,还是 一个节日呢?你来说。
生:清明。
师:看屏幕(2节日的由来。),齐读了解清明的由来。
师:清明时节,天是那么蓝,那么澄净,燕子在空中快乐地飞舞。大地是那么明朗,桃红柳绿,这就是清明。
师:清明节,你们和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生1:春游,欣赏春天的美景。
生2::扫墓,祭拜祖先。
师:扫墓祭祖时我们具体会做些什么呢?
生1:扯坟上杂草。
生2:给祖坟垒土。
生3:烧纸钱。
.师:看屏幕(4清明风俗图)我们做这些是想表达什么
生: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清明有关的古诗,(出示课题《清明》)。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一起说!
生:(杜牧)。
师:朝代?
生:(唐)
请看大屏幕(5杜牧生平),齐读。
师板书:唐 杜牧
这首《清明》,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读浅知。
1.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学习诗歌的最佳方法。
师板书:读。
师: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
师,看屏幕(6古诗),谁来试一试。其他孩子可要用心倾听,读后要你评价出彩的地方。(请生读。)
师:谁来评一评?
生评:声音响亮,发音准。
师:我们一起向她一样读准字音,小声齐读一遍。(生齐读)
2.师:要我说呀,把字音读准,只能算一般好,得一星。要想更好,还得要有节奏。因为古诗很讲究押韵和节奏。
师:我们在读七言诗的时候,一般采用什么节奏?
生:2,2,3。
师:看屏幕(7出示划节奏),试着读一读。请个同学读一读。(请生读)
师:果然更好了。请同桌互读,读后给你的同桌打星评分。
师:小组赛读。(师评价画星)。
师:读出诗的节奏,能得三颗星了。想得更多,还得咋办?
生:读得要有感情。
师:是呀,每首诗的意境不同,情感也不同。要通过声音,把诗的画面表达出来,才是最棒的。(板书:情感画面)。
师:想不想读得最棒?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字里行间,感受它的文字,画面,读出它的韵味。
四、深读细品。
1、学习第一、二行诗。
出示诗句:
师:人间芳菲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诗人笔下的四月天,又是何种光景?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看屏幕(8第一行诗)我们一起看第一行诗。
生读。
师:诗人是抓住了清明时节 的那个景物来写的?
生:雨。(用笔圈出雨)
师:雨有万千种,绵绵不绝的秋雨,飘飘洒洒的春雨...... 看图(8),体味诗人笔下的雨,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生:天地茫茫,细雨如丝...诗人一路独行,是那么孤独,寂寞。
师:这怎么洒都洒不完的细雨,在诗人的笔下化作一个叠词,那就是清明时节—
生接:雨纷纷
2.指导朗读。
师:“纷纷”既描写了春雨的形纷纷扬扬,又衬托了诗人的情纷繁复杂。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诗人用这纷纷的细雨,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悲伤 难过 伤心……
师:齐读,读出诗人的孤行的寂寞。(生读)
师:再读,读出诗人的雨中的难过。(生读)
师: 诗人独行的寂寞,雨中的难过,从诗中的哪些字词最能感受到?
生:欲断魂 (生在书上圈出“欲断魂”)
师:出示“魂”,一起读。你能给魂找找朋友吗?
生:灵魂、鬼魂、魂魄。师:一起读一读这些词,把这些词放到诗中。
师:“魂”是会意字,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灵魂,魂魄像什么一样在空中飘荡呢?
生:云
师:那么“断魂”就是指人没有了灵魂。诗中的行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云”。
师:是啊,路上行人心里愁苦,简直就是失魂落魄。孩子们感受到了吗?看屏幕(9)试着用朗读的方法展示出来。
师:请个人读一读。(生读)
师:听出了你的愁苦. 谁还想读一读。(生读)
师:我从你的字里行间中,感觉到淡淡的哀伤。那全班同学敢挑战一下,这样来读一读吗?(全班读)
师:我们知道古代诗人都喜欢描写雨。你知道有那些诗句吗?你知道是谁呢?看屏幕(12,不同诗人关于雨的诗句)
生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生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师: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孤独长叹,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里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里对春雨来得正当时的由衷赞美。
师:细雨似泪,抛洒了历代文人的多少愁绪。将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齐读这两行诗。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师:除了这一个雨字,你发现作者还将这万千愁苦寄托在哪儿?从哪几行诗中能找到答案?
生:酒。在三、四行诗中找到。
师:看屏幕(13)齐读。
师:用笔在文中圈出“酒”字。
师:看屏幕(14出示“酒”),“酒”也是文中的物。齐读。最初出现在甲骨文,演变到篆文就将甲骨文中的水形写到了左边,后来,隶书、楷书,将小篆中的“水”写成了三点水。右边部分写成了“酉”,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酒”。
师:你可以说出多少个带酒的词语,试一试。(生说)。
细雨纷纷,乱了多少人的心绪:祭拜归来,心神俱疲,此情此景,他最想做什么?
生:渴望歇一歇脚。(躲一躲雨,饮些小酒,冻僵的身子暖和暖和,排解心中的忧愁。)
师:心有千千结,当用杜康解。所以,他环顾四周,寻找酒家。却只看到谁?
生:牧童。
师:诗人怎么做的?说出相关诗句。
生:借问酒家何处有
师:牧童怎么做的?说出相关诗句。
师:看屏幕(15)齐读诗句。
师:借问什么意思?
生:请问,有礼貌地问。
师:酒家在哪儿?
生:杏花村。
师:牧童在告诉诗人时,用了个什么动作?
生:遥指。
师:请个人和老师合作演示诗中的情景。
师:请个人说一说,“遥指”什么意思?
生:指向远方。
师:看屏幕(16),再读诗句。
师:请同学们再指一指。
有酒家的地方,(生的手不放下)我们顺着你指的方向远远望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村子里,杏花绽放,鲜艳的酒旗迎风招展。
师:酒旗,迎风招展,正等着你去呢,你的心情如何?
生1:急切地想去喝酒暖身。
生2:想去酒馆休憩,缓解疲惫。
师:试着读出你的心情。(生读。)
师:是啊,酒仿佛是诗人愁苦的情绪的解药,他急切地往那杏花村赶去。齐读(三四句诗)。
师:这一天,真是让人五味杂陈,这一天,就是 ——清明
(师指课题,生读),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诗人清明这一天的情感变化。(全班齐读诗歌)。
五、拓展延伸。
师:《清明》这首诗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人还将这首诗进行了自创,吟诵起来十分有意思,你们想读一读吗?
师:想读还得动脑筋,看你能不能往下接着创作。(创作要求:在保留诗意不变的基础上,可以改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小组内讨论5分钟,汇报成果)
(18)(1)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指杏花村。
(19)(2)清明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师:今天我们跟随杜牧,一起欣赏了一幅清明烟雨图,感受了诗歌的魅力。同学们,课后可以找一找其它描写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读一读,与诗词做朋友。
板书:
9 清明
唐 杜牧
雨
读 品 悟 情景交融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