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构字规律推测,会意字“窅(yǎo)”的意思很可能与( )有关。
A.洞穴 B.眼睛 C.眼睛深陷,深远 D.墓穴
2.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诲(huì) B.给予 (gěi) C.抡起 (lún) D.钥匙(chí)
3.《桂花雨》一文中“我总是缠着母亲问”,这个“缠”字,正确解释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迫不及待摇桂花的心情。
B.我很淘气,不懂事。
C.“我”嘴馋,想吃桂花。
D.“我”是一个难缠的人,搅得母亲做不成事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发烧了,妈妈日夜不停地照顾我。
B.这个旅游家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
C.桂花开了,飘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D.沉默寡言的小东今天一如既往,和大家有说有笑,真是奇怪。
5.“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所以……不但……而且
B.所以……虽然……可是
C.所以……尽管……但是
D.所以……虽然……但是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粉红的朱鹭 灰色的苍鹭 温暖的巢
B.深幽的丛林 细腻的绒毛 精巧的诗
C.睁大眼睛 品赏花生 味道鲜美
D.仔细地寻找 使劲地摇 嗒嗒地啄
7.“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D.夸张
二、填空题
8.注音并组词。
瞌( ) 拘( )
偎( ) 衰( )
泰( ) 珊( )
瑚( ) 筐( )
拗( ) 祭( )
9.查字典。
“浣”字我读不准字音,需要用( )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首( ),再查( )画。我想写“谴责”时“谴”不会写,需要用( )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10.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加“——”的词的反义词。
(1)人生有失败,也有( )。
(2)大山的道路很崎岖,不像城市的马路那样( )。
(3)蚂蚁是渺小的,然而它的精神却是( )。
11.按要求写词语。
(1)表现人多的词语:
(2)描写声音的词语: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虽是常见之鸟,但作者却盛赞它实在是 ,是一首 。
(2)《落花生》一课的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 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的人。
(3)《珍珠鸟》一课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4)在《蝉》一诗中,“ , ”通过对饮食、栖居环境的选择,表现其高雅志趣。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3.这个文段选自《 》。这段话讲的是: 。
14.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 ) 早( ) 短( )
乐( ) 香( ) 前( )
15.桂花有什么用途?
16.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17.“好香的雨”指的是: 。
18.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珍珠鸟(节选)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9.解释词语。
不动声色:
索性:
2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21.从小珍珠鸟不怕人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2.你觉得选文中的哪个句子写得很妙?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句的妙处。
23.请写一段描写连续性动作的话,所用动词不少于5个。
四、书面表达
24.习作。
题目:我爱故乡的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题目展开,写出喜爱的理由;②习作过程中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使用恰当的修辞使文章更生动;④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构字规律推测字义的能力。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其意思综合表示了这些构字成分的意义,如“甭béng”由“不”和“用”组成,表示“不用,不要,不必”的意思。A、B、D三项都只涉及“穴”或“目”其中一个部件的意思,不符合会意字的造字本意,是错误的。C项中“眼睛”与“目”有关,“深陷”与“穴”有关。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窅”字应综合表示“穴”与“目”的意思,所以C是正确答案。本题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及多音字。
A项:正确。故本题选A。
B项:错误。“给予”的“给”读音是“jǐ”。
C项:错误。“抡起”的“给”读音是“lūn”。
D项:错误。“钥匙”的“匙”读音是“shi”。
3.A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一文中“我总是缠着母亲问”,这个“缠”字,表现了“我”迫不及待摇桂花的心情。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日夜不停:不分昼夜、每时每秒都在进行。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心旷神怡:意思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选项D词语运用不恰当,可以将“一如既往”替换为“一反常态”。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你们要像花生”表示因果关系,故用“所以……”连接。
“花生不好看”与“很有用”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虽然……可是……”连接。
6.C
【详解】C项“ 品赏花生”搭配不当,应当改为“品尝花生”。“睁大眼睛”和“品尝花生”都是动宾短语,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词,后面是宾语,宾语多由名词充当,宾语多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味道鲜美”是主谓短语,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充当,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7.B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
原文中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放在一起比较,突出了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8. kē 瞌睡 jū 拘束 wēi 依偎 shuāi 衰老 tài 泰山 shān 珊瑚 hú 珊瑚 kuāng 箩筐 niù 执拗 jì 祭日
【解析】略
9. 部首 氵 7/七 音序 Q qiǎn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浣”字读不准字音,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浣”左右结构,部首“氵”,笔顺:点, 点, 提,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横, 撇, 竖弯钩,去掉部首再查七画;最后查得知“浣”huàn:洗;漂洗。
“谴责”时“谴”不会写,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可知“谴”音序为“Q”读音为:qiǎn,斥责。
10. 成功 平坦 伟大
【解析】略
11. 人山人海 门庭若市 摩肩接踵 泉水叮咚 枫叶沙沙 寒风呼呼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学生要根据给出的要求,加以理解,写出相对应的词语,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识记。
(1)结合题干可知要求写表现人多的词语,此类词语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来攘往、人满为患、宾客如云等。
(2)结合题干可知要求写描写声音的词语,此类词语有:清脆悦耳、震耳欲聋、声如洪钟、叽叽喳喳、锣鼓喧天、余音绕梁等。
12. 一首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借物喻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详解】(1)《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2)《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3)《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4)《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13. 桂花雨 摇桂花的情景 14. 小 晚 长 苦 臭 后 15.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16.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17.桂花纷纷落下来 18.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解析】略
19.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20.小珍珠鸟渐渐和“我”进行亲密接触。 21.我体会到小珍珠鸟已放下防备之心,与作者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22.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这句话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对“我”的试探,表现出小珍珠鸟想和“我”亲近。 23.她轻轻地坐在椅子上,戴上眼镜,拿起绣布,捏起一根针,静静地绣起花来了。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需要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含义。
不动声色:指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索性:指干脆、直接了当、直截了当。
20.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理解短文中心大意。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内容可知,短文主要描写的是“我”和珍珠鸟在相处的过程中从陌生到熟悉最后亲密接触。
21.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并准确定位主要信息。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内容中的“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可知,珍珠鸟对“我”已经逐渐放下戒备之心,“我”与珍珠鸟互相喜爱。
22.本题考查的是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学生熟练的阅读短文并准确找出主要信息。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内容可知,原句“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将珍珠鸟在对“我”进行试探,在“我”放纵的态度下,珍珠鸟对“我”完全放下戒备,活动自如的在我面前玩耍。作者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将珍珠鸟对“我”放下戒备的过程,放下戒备后的轻松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23.本题考查的是对动词的理解,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和练习。
动词:指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我走进教室坐下来,放下书包,摘下手套,拿出语文书,开始读课文。
24.示例:
我爱故乡的小溪
春天,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像多情的少女哼着婉转美妙的歌儿。清澈见底的小溪中,条条鱼儿悠闲自得地在溪中游着,令人不禁要停下瞧瞧。溪水流到中心时,有几块大石子,黑黝黝发亮。溪水撞击、水花四溅,又增添了几分乐趣。小溪两旁,满是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给小溪编织了一个五彩花环。垂柳轻轻甩着长发,跟着小溪婆娑起舞。春天的小溪充满生机。
夏天,小溪更加迷人。溪水被太阳照得波光粼粼,水面一闪一闪,像是点缀着一颗颗星星。小孩们到溪边捡石子,投向小溪,小溪溅起水花,飞珠滚玉般把“珍珠”洒向两旁。每逢雨天,雨蛙们成群结队地“唱歌”。这时,你若来到溪边,只听见“呱呱”的声音。那是雨蛙们在唱“夏日交响曲”呢!蛙声时而高,时而低,很有规律。小溪也乐了,脸上泛起了小酒窝,荡起笑的涟漪。夏天的小溪美丽迷人。
秋天,小溪摇身一变,成了文静的小姑娘。静静地、缓缓地流淌。既不像春天那样活泼,也没有夏天那样迷人。但是,她也有独特之处。当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小溪便把它们接住,让它们随着自己流动。一片片叶子犹如一条条金色的小船在水面上滑行。鱼儿们也纷纷沉到水里,大概是冷了吧!秋天的小溪安安静静。
冬天,袅袅升腾的薄雾好似小溪的轻纱面罩。小溪为何不向人们展示出她修理的面庞呢?是害羞,还是……这让人不由得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送天的小溪神秘极了。
我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我更爱故乡的这条小溪!这弯弯曲曲的小溪,一直在我心中汩汩地流淌着……
【详解】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可在横线上写上一些“事物或景物”。习作中要抓住“爱”这个中心点来组织材料,写出喜爱的理由,注意表达真情实感,若能分段叙述,并灵活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层次更加分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