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09:1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假装 放假 B.背景 背负 C.好奇 爱好 D.长短 长大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装扮 朗读 B.戒尺 背诵 C.糊涂 历害 D.衣裳 阵雨
3.下列词语中的“彩”和“五彩缤纷”中的“彩”意思相同的是( )。
A.剪彩 B.彩灯 C.挂彩 D.喝彩
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煤炭 B.漾起波纹
C.招集智慧 D.实现愿望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听了他讲的那个故事后,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的。
B.春天到了,果园里的梨花开了,五光十色的,非常好看。
C.我家的窗户被一相映成趣大树档得严严实实的。
6.下列四组词语中,与其他三组结构不同的一组是( )
A.提心吊胆 摇头晃脑 B.张牙舞爪 披头散发
C.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D.口是心非 鸟语花香
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招引——吸引 B.霎时——立刻 C.清楚——糊涂 D.飘扬——飞扬
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B.蝴蝶停在花朵上,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C.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D.树枝在狂风中相互碰触,雷云拍着大手。
二、填空题
9.多音字组词。
假 jià( ) 背bèi( )
jiǎ( ) bēi ( )
圈 quān( ) 当dāng( )
juàn( ) dàng( )
10.比一比,再组词
扮( ) 服( ) 铺( )
芬( ) 报( ) 捕( )
猜( ) 狂( ) 湖( )
请( ) 旺( ) 糊( )
11.反义词。
安静—( )招引—( )洁白—( )湿润—( )
出来—( )凌乱—( )增添—( )仔细—( )
12.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成( )结( ) ( )摇( )摆 凝( )静( )
( )华( )实 ( )( )丰登 披( )( )发
四面八方(含有数字):
争先恐后(含有反义词):
手忙脚乱(含有身体器官):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
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3.这段话中,在窗外安静听同学们读书的有树枝、 、 和 。
14.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招引”的意思 。
15.这段话是从同学们 和 两个时间段的活动来写校园生活的。
16.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吗?对的打“√”,错的打“×”。
(1)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是因为它们在看小学生摔跤。 ( )
(2)下课了,同学们招引来许多小动物,孔雀在大青树下跳起了舞。( )
17.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你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至少选择一处对比着写一写。
阅读理解。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8.填空:
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 句到第 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19.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不合适的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不时 发出 醉人 的香味这句话写了:
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20.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 ) 热闹 ( )
21.用“__”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22.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23.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写下来。
四、书面表达
24.作文。
题目:我的同学
提示:1.选择一个同学写。2.抓住他(她)的特点。3.语句通顺,表达完整。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假装”的读音为“jiǎ zhuāng”,“放假”的读音为“fàng jià”。
A选项“背景”的读音为“bèi jǐng”,“背负”的读音为“bēi fù”。
A选项“好奇”的读音为“hào qí”,“爱好”的读音为“ài hào”。
A选项“长短”的读音为“cháng duǎn”,“长大”的读音为“zhǎng dà”。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C选项“历害”的正确写法是“厉害”。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的字的理解。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彩”指的是颜色。
A选项中的“剪彩”是指在仪式上剪断彩带,表示建筑物落成、新造车船出厂或展览会开幕等。“彩”指的是彩色的丝绸。
B选项中的“彩灯”又名花灯,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彩”指的是颜色。
C选项中的“挂彩”(动)①悬挂彩绸。②作战时受伤流血。“彩”指彩色的丝绸,以及负伤流的血。
D选项中的“喝彩”意思是指赌博掷骰子,呼喝作势,希望中彩,后用以大声叫好。“彩”是指被你所祝贺称赞的人的优秀点或者漂亮点,值得你称赞的很出彩的地方。
B选项的“彩”和“五彩缤纷”中的意思一样。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辨析。
C选项中的“招集”和“智慧”搭配不恰当,可改为“招集人马”或“充满智慧”。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辨析与运用。
忐忑不安: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艳丽,花样繁多。
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B选项中的梨花是白色的,不能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6.D
【解析】略
7.C
【解析】略
8.A
【解析】略
9. 假日 背诵 假话 背着 圆圈 当心 羊圈 上当
【解析】略
10. 打扮 服装 铺地 芬芳 报纸 逮捕 猜测 狂妄 湖泊 请假 旺盛 模糊
【解析】略
11. 热闹 驱赶 乌黑 干燥 进去 整齐 减少 马虎
【解析】略
12. 群 队 大 大 神 气 春 秋 五 谷 头 散 五湖四海 九牛一毛 左顾右盼 南征北战 手舞足蹈 眼高手低
【解析】略
13. 鸟儿 蝴蝶 猴子 14.吸引,这里指小朋友玩游戏欢乐的氛围将小动物吸引过来了。 15. 上课 下课 16. × × 17.示例: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可以看到猴子、松鼠、山狸等各种动物,我所在的学校看不到这么多动物。
【解析】略
18.方位 花圃 葡萄架 白杨 小菜园 葡萄架 二 五 19. × √ × 20. 矮小 冷清 21.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22.、 、 , 。 23.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解析】略
24.例文:
我的同学
早晨,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有人喊:“快点,交家庭作业啦!”
是她——刘晓宁,长着圆圆的脸蛋,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宽宽的嘴巴。她凶起来的样子很像个男孩儿,说话时,既快又辣,同学们都叫她“小辣椒。”
听到催促声我赶忙掏作业本,但倒霉的是,我的作业本落在家里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突然我灵机一动:不如拿出个空本子蒙混过关?于是,我拿出了一个空本子像其他同学一样交了上去,心里算是得意极了。
可好景不长,一会儿刘晓宁快步走过来说:“你作业呢!”我小声说:“不是交了吗?”“交了?哼!交个空本子,想骗谁呢!”她理直气壮地说,眼神咄咄逼人。这下引来许多同学,我涨红了脸说:“我忘带了。”“忘带了枪上战场能行吗?下午来把作业拿来交了。”她像个小老师似的告诉我。我听了这话,心里才松了口气。
怎么样,我们班的“小辣椒”同学够辣吧!但是我们很喜欢她,因为她是个既“辣”又负责的好组长、好同学。
【详解】本次习作为全命题的写人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同学来写,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回忆自己的同学,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作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像,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