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鲍沟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鲍沟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21: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鲍沟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2.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下列有关蜡烛及蜡烛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点燃蜡烛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 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4. 下列有关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石蜡稍加热会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
B. 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 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5. 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所记录的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B. 火焰上个罩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6.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用托盘天平称取氧化铜粉末
用量筒量取的稀硫酸
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
用量筒量取某溶液
A. B. C. D.
7. 实验室中有不少实验规则。遵守这些规则,能够促进实验成功,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下列同学的做法中,遵守了实验规则的是( )
A. 小健同学偷偷把玻璃管带出实验室 B. 小叶同学把高锰酸钾粉末涂抹在脸上
C. 小茹同学用嘴吹灭酒精 D. 小静同学在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8. 化学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B.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C. 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 绿色食品是指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
9.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托盘上的砝码为克,游码在克的位置上,指针指向最右端,所称药品的质量是( )
A. 克 B. 不足克 C. 超过克 D. 克
10. 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
B. 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外焰的温度最高
C. 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11. 下列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小麦磨成面粉 B. 自行车轮胎在强光下爆裂
C. 用电热壶烧开水 D. 木材燃烧成灰烬
12. 下列关于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B. 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C. 向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进行稀释
D. 用嘴小心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13. 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填写下面相关内容。
英国的 ______ 和意大利的 ______ 等科学家共同创立了 ______ 和 ______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他们认为:物质是由 ______ 和 ______ 构成的, ______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年, 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化学是在 ______ 和 ______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的科学。因此,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 。
14.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成功和安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______ 里填仪器名称。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 。
在实验室点燃镁条,应该使用的仪器有石棉网、 ______ 填完整。为了安全,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时应该佩戴 ______ 。
现要量取的盐酸,量液时,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______ 填“”、“”或“”。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将游码放在天平标尺的零刻度处
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
用镊子夹取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记录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称量完毕,取下称量物,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处
使用天平已调平衡称量食盐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______ 。
实验中,托盘天平调零后,小冬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和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则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龙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右盘衬纸上放置食盐固体,左盘衬纸上放置个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______ 。
15.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探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______ 选填“”、“”或“”处最先炭化变黑;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有 ______ 生成。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6. 以下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
实验Ⅰ中小木条 ______ 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 ______ 。
实验Ⅱ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______ 。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
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 ______ 性。
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烛芯冒出的白烟成分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选:。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得出结论。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点燃蜡烛时,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烛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即点燃蜡烛时,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秒后取出,观察木条颜色的变化,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故B正确;
C.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但不能检验蜡烛燃烧说出来二氧化碳,故C错误;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颗粒,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烛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木条的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进行分析。
D、根据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颗粒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蜡烛燃烧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答案】
【解析】解:、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这说明石蜡受热会熔化,因此其熔点较低,故A正确;
B、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蜡烛放入水中时会漂浮于水面,故B不正确;
C、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故C正确;
D、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石蜡受热会熔化进行分析;
B、根据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进行分析;
C、根据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进行分析;
D、根据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蜡烛的燃烧等,注意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5.【答案】
【解析】解:、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火焰上个罩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石蜡具有可燃性,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蜡烛跟着被点燃,蜡烛重新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来分析;
D、根据石蜡具有可燃性来分析。
本题通过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蜡烛的性质和燃烧时的生成物、组成元素,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6.【答案】
【解析】解: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用托盘天平称取氧化铜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的量筒不能准确到,故选项说法错误。
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不可能精确至,故选项说法错误。
量筒的精确度为,可用量筒量取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
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
根据量筒的精确度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等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7.【答案】
【解析】解:、小健同学偷偷把玻璃管带出实验室,会导致仪器的损失,还有可能玩弄过程中对身体造成伤害,故说法不正确;
B、由于很多药品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不能直接用身体接触化学药品,小叶同学把高锰酸钾粉末涂抹在脸上,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故说法不正确;
C、加热结束后,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故说法不正确;
D、小静同学在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符合实验室规则要求,故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实验室规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室规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化学可以制造新的药物,让人类更健康,故A说法正确;
B、化学可以制造新的物质,所以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故B说法正确;
C、可以利用化学制品进行环境监测,吸收有害物质保护环境等,故C说法正确;
D、绿色食品并不是纯绿色,而是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无化学物质更不对,食品中都含有化学物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化学可以制造新的药物考虑;
B、根据化学可以制造新的物质考虑;
C、可以利用化学制品进行环境监测,吸收有害物质等;
D、绿色食品并不是纯绿色,而是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的作用。
9.【答案】
【解析】解:
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当正常操作称量时,如果天平平衡了,则左盘中物质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当天平指针指向最右端时,是药品的质量小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的质量,所以所称药品的质量不足克克克克。
故选B。
根据天平的使用原理和读数的方法判断,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正确读数的方法是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
天平是化学上重要的定量仪器,是考查的热点,理解天平的使用原理,了解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实验只能验证蜡烛燃烧生成水,无法验证生成了二氧化碳,故A说法错误;
B、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后取出,图甲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故B说法正确;
C、图乙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水蒸气的存在,不能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故C说法错误;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蒸气冷凝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D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图示实验来分析;
B、根据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D、根据白烟的成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石蜡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自行车轮胎在强光下爆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用电热壶烧开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木材燃烧成灰烬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2.【答案】
【解析】【分析】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解答】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B.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立即用冷水冲洗会炸裂试管,故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释浓硫酸时,一般在烧杯中进行稀释,故错误;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故错误。
故选B。
13.【答案】道尔顿 阿伏伽德罗 原子论 分子学说 原子 分子 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 门捷列夫 分子 原子 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物质
【解析】解:英国的道尔顿和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共同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他们认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
故答案为: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原子论;分子学说;原子;分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
门捷列夫;
分子;原子;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物质。
根据化学史解答。
本题较易,识记化学的发展史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4.【答案】广口瓶 腐蚀胶头 坩埚钳、酒精灯 护目镜 取出部分食盐 等于
【解析】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液体流入胶头内,可能会腐蚀胶头。
在实验室点燃镁条,应该使用的仪器有石棉网、酒精灯、坩埚钳。为了安全,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时应该佩戴护目镜。
量液时,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小于。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将游码放在天平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记录砝码和游码的质量;称量完毕,取下称量物,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处。
欲用调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食盐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取出左盘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左码右物”称量时,药品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于小冬同学没有使用游码,所以该瓶氯化钠实际质量为。小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右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左盘衬纸上放个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砝码减游码,即。
故答案为:广口瓶;腐蚀胶头;
坩埚钳、酒精灯;护目镜;


取出部分食盐;
等于;。
根据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内,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镁条燃烧需要的仪器和观察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从量筒的使用方法,如果不平视造成的后果去分析;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左物右码,向左偏说明药品多了进行分析;
根据天平称量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15.【答案】 烧杯内壁有水雾 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解: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在外焰处即处最先炭化变黑;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
;烧杯内壁有水雾;水和二氧化碳。
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蜡烛燃烧等相关知识,知道蜡烛燃烧的原理即可解答。
16.【答案】 因为处的火焰为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可燃 不是 石蜡固体小颗粒
【解析】解: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则小木条处最先变黑。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第二个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可燃性。
点燃白烟,蜡烛会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则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于石蜡具有可燃性,则说明白烟成分为石蜡固体小颗粒。
故答案为:;因为处的火焰为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可燃;
不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根据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进行分析。
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导管口出现火焰进行分析。
根据点燃白烟,蜡烛会重新被点燃,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石蜡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