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23: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老子传奇精彩片段
立教开宗,道法天然,紫气东来三万里。
著书讲学,德行地脉,青牛西度五千言。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事迹及《老子》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理解《老子》四章的含义,体会“有”和“无”
“胜人”和“自胜”“知人”和“自知”的关系
4.借本文了解老子的思想,并感受儒道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作者简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被尊为“道教始祖”,并被称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以博学闻名,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背景介绍
老子生于春秋末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王朝的兴衰成败、百姓的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老子四章》一课即节选自该书。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
关令尹见老子出关,强留之著书。(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即,我知道你要隐居了,要出关而去了,要离开我们了,但是在您走这前,请勉强委屈一下,把您的思想留下来。)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 《道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其中1—37章的《道经》在前,38—81章的《德经》在后。《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老子与《道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句准确、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思想
老子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谈宇宙问题。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构成的?
第二个层次谈政治问题,谈社会问题。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理想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活?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秩序来生活?
第三个层次:谈人生智慧。谈为人处世,人生哲学。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二)老子弃世出关
大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一)老子出生 生而皓首
老子小故事
老子语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课文梳理
朗读课文,并根据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条
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连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门窗
“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只有
车毂的中空处
功用
以:来;为:制作
以:来;为:建造
以:把;为:作为
共同占有
房屋
省略句
以(之)为:
把……当作……,
把……作为……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
问1:怎样理解“有”和“无”的关系?
明确:“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问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论证“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易理解。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本章论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车轮、器皿、房屋等为例来说明“有”与“无”是互相依存的。【比喻论证】
当然,不能片面夸大无的作用,车轮、陶器、房室这些有形物体的存在,中空的无。才随之存在。常人眼睛只盯着“有”和“实”,无视“虚”“空”“无”。
老子用具体的器物告诉人,“有”和“实”是事物的条件和凭借,能用则需要“空”和“虚”。现实生活中,持有一定的虚无态度,做到有功不居,有才不傲,有力不乱,能在有无相生的境界里自由徜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踮起脚跟
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
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
自我夸耀
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为,做
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如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跨大步的人
明:形作动
建立功勋名作动
如果
就叫做剩饭、肉瘤,行,同“形”
第二十四章解析
问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阐述有道者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道理。
问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比喻论证
第二十四章
问3: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明确: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
①“企”意为踮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问4:怎样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
明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都属于浮躁,急躁的行为,不符合自然规律。
问5:怎样理解“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
明确:“自伐”自衿”,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被丢掉。
企立、跨行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本 质
恶 果
根 源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有道者不处
比喻
从“道”的角度否定这四种行为,告诫人们为人应该谦恭自守、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不自见”,方晓百姓之心。“不自见,故明”,指的是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要仅从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去分析判断,不要一味地固执己见,而应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保持明智,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不自是”,方有兼听则明。“不自是,故彰”,指的是不自以为是,就能让是非昭彰,知晓事物的内在关联,旨在提醒人们要博采众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自伐”,方可进退有度。“不自伐,故有功”,指的是不自我夸耀,才能更好地成就功业,旨在劝告人们不要居功自傲,自我炫耀,而要脚踏实地,务实低调。
“不自矜”,方能行稳致远。“不自矜,故长”,指的是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否则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旨在警示人们要谦虚谨慎,志存高远。
6.老子的主张有何现实意义?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不是长远之道。这似乎是人性的弱点。本章再次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急功近利、躁进自炫的行为和思想,体现了以退为进的辩证法思想,违反自然之道必会招致恶果。
从“道”的角度来看,上面的那些行为,恰恰如同“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的人是不那样做的。余食,剩饭。贪吃的意思,吃饱了还要再吃。赘行,赘瘤,形貌丑陋,往往引起人们的憎恶和厌烦。生命的精彩就在于有所取舍,以最简练的姿态面对生活。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碌碌而为,追逐名利,不但不会成功,反会自取其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聪明
明智
力量
刚强
(qiǎng)
勤勉而行的人
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
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富有
翻译:认识、了解他人叫作聪明,而认识、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明智。能够战胜别人可以说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懂得满足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如何理解“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我们了解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了解别人是需要智慧的;比了解别人更难的是了解我们自己,能够看清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这就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
如何理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战胜了别人,只能证明我们比别人有力。而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唯有消除不切实际的物欲,去除不合理的虚荣,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认定目标,勇敢前行,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如何理解“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者寿”讲的是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生命可以逝去,但精神却能永存。
所以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主要内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同“判”,分离
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动词,做
léi
介词,在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
同“蔂”,土筐
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就会失去。
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取独
做事。古今异义
接近
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弥补,补救
结构助词,无义
连词,表目的,来
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译文: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视难得的财货,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探究:怎样理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排比句,强调做事要善于把握先兆,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凡事在初始阶段更便于控制,利于解决。
事物
未变
未兆
脆弱
细微
易持守
易解决
易消解
易散失
问题
未出现
容易解决
探究:怎样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毫末
累土
足下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举例论证,运用排比,说明大的东西都是从细微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坚定的毅力,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
方法
道理
第六十四章解析
明确: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大”与“小”的关系:大始于小,小成就大。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告诫人们要预先谋划,提前准备,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第六十四章
问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首先,指出“持于安,谋于未兆,泮其脆,散其微”四种现象,由此提出治世者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方法,要居安思危,处盛防衰。其次,举出事物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由近及远的三个事例,由此提出治世者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
第三,强调圣人的做法,按自然规律做事,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
问2:论证思路是什么?
总结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①善用举例、比喻说理,善于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②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多用格言、警句。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③句式运用独具一格,善用排比、对偶句式,又注重整句散句相结合,整齐中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