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08: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新课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他们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战的赞歌。本文中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狼牙山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
学习目标
1.会认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生字我会写
贼寇 冀州 石榴 抡胳膊
倒悬 沸水 砸伤 冰雹
kòu

liú
lūn
báo

fèi
xuán
奋战
:奋勇战斗。
昂首挺胸
: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满腔怒火
:心中充满了怒火,形容非常生气。
词语我理解
多音字

běnɡ(绷着脸)
bēnɡ(绷带)
寇(敌寇)
冠(冠军)
榴(石榴)
溜(溜走)
近义词
英勇——勇敢 掩护——保护 沉着——镇静
崎岖——坎坷 依托——依靠 豪迈——豪放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反义词
沉着——惊慌 崎岖——平坦 喜悦——悲伤
激动——平静 坚强——软弱
全神贯注——犹豫不决
近义词
英勇——勇敢 掩护——保护 沉着——镇静
崎岖——坎坷 依托——依靠 豪迈——豪放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词语积累
带数字的词语:
横七竖八 接二连三 朝三暮四 杀一儆百 隔三差五 说三道四
主要内容:
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和敌人英勇作战,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写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2):写六班五个战士为了拖住敌人,诱敌上山,勇敢与敌人进行战斗。
第三部分(3):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6-9):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 这说明了什么
五壮士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任务十分危险艰巨。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形势。“集中兵力”“大举进犯”表明敌人兵力强大,来势凶猛,与后文只有六班五位战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五壮士的勇敢无畏。
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敌人死伤惨重,从侧面表现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第6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哪些内容是“面”?哪些内容是“点”?
第1、2、5、6句是“面”,描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群像图;第3、4句是“点”,通过对班长马宝玉的语言和行动描写,重点表现了他勇于牺牲的精神。
点面结合的这种写法就好像拍电影似的,镜头从远到近,从整体到个人,有一定的顺序。人物的形象很鲜明,读了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从“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可以感受到作为班长的马宝玉在生死抉择面前的那。种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战士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他们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安全转移,纵然自己牺牲了也是值得的。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课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