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8分)
二、请给“肖”加上合适的偏旁变新字,填在横线上。(3分)
村口有棵大树,树 上有只黄鹂在歌唱。树下,老木匠边吹口
边锯木头。他打算明天将加工完的木制品拿到市场 售。
三、选择。(4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更换 更改 B.积累 果实累累
C.停泊 泊车 D.悄然 悄没声儿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向榆关那畔行(那边,这里指关外)
B.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C.风一更,雪一更(更改)
D.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灯会上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B.秋天来了,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南飞去。
C.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可计数。
D.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面面相觑,欢快地跑出了教室。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B.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带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
C.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D.正像奶奶说的那样: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紫藤萝的花开得多热闹啊! (把画面写具体)(2分)
紫藤萝的花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3分)
冬日,园中梅花怒放。放眼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态描写)。风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这满园的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感受)。
五、积累填空。(10分)
1.古人说:“诗中有画。”瞧!“竹喧归浣女, ”,那是一幅浣女晚归图;“ ,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是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景图;“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那是一幅边塞行军夜宿图……真是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张继的《 》描写了 季夜晚的景色。“
, ”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江边之景,又表现了作者的忧愁。
3.“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句话运用 (静态 动态)描写,写出了 季雨夜 的美丽场景。
六、综合实践(7分)
澳门回归纪念日到来前,明明要和妈妈一起去澳门旅游。 京京将自己游澳门的日记给了明明。下面是日记的部分内容:
我们到澳门著名景点黑沙滩游玩。远远望去,篮篮的大海掀起层层细浪,白白的浪花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金光。咦,沙滩上的沙是黑色的!也许这就是黑沙滩名字的理由。兴高采烈地来到海边。我虽然不会游泳。但还是仗着人多勇敢地跳了下去……
(1)明明发现这则日记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4分)
(2)明明回来后,为澳门回归纪念日制作了一张海报,请你帮他设计一条宣传语。(宣传语要能打动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对比阅读。(10分)
【甲】月落________霜满天,江枫________对愁眠。 ——《枫桥夜泊》
【乙】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四季之美》
1.把【甲】中的诗句补充完整。(2分)
2.品读语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6分)
(1)【甲】中的两句诗描写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两句诗动静结合,描写了枫桥夜景,给人的感受是( ) 。(1分)
A.宁静祥和 B.朦胧梦幻 C.凄凉孤寂 D.烦躁不安
(2)“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类似的描写手法,我还可以找到一句,并用“ ”画出来。(3分)
2.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2 分)
(1)【甲】【乙】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甲】描写是的夜晚,【乙】描写的是黄昏。 ( )
(2)【甲】【乙】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 )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
①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②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③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④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节选自方纪的《三峡之秋》)
材料二:
每至晴初①霜旦②,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④。故渔者歌曰:“巴东⑤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的《三峡》)
【注释】①晴初:天刚放晴。②霜旦:下霜的早晨。③属引凄异:接连不断,凄惨悲凉。④哀转久绝: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⑤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材料三:
诗句1: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诗句2: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诗句3: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1.材料一是按______顺序来描写三峡景色变化的。(2分)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4分)
3.上述三则材料都是描写三峡的,根据材料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8分)
选择的主要景物 调动的主要感官
材料一 视觉
材料二 霜、树木、山涧、猿啸
材料三
九、主题阅读(12分)
天池
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有这种感觉。这一天之内,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连我这个人也都为清冷的蓝色所渗透了。
我走到山坡别墅,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我的面前这时展开整个天池,这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被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的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我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面,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人们告诉我,最高的山名叫“博格达峰”。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的山峰上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偶然一阵微风从空中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纹,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同游的人们都欢欢喜喜地奔向天池边去了,我倒希望一个人留在这阳光明媚的阳台上,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让我静静地、细细地欣赏这幽美的风景。在我记忆里面,这天池景色,也许可与瑞士的湖山比美,但当我沉静深思着,把我自己完全融合在这山与水之中时,我觉得天池别有她自己的风度,湛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云杉,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幽静。的确,天池是非常美的。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是没有游人欢乐的喧哗,也不是没有呼啸的风声和动听的鸟鸣,但这一切似乎都被这山和湖所吸收了,静得使你连一点儿声音也听不见,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静。
从第一眼瞥见天池到和她告别,我一直沉默不语,我不愿用一点儿声音来打破这宁静。但在宁静之中却似乎回旋着一支无声的乐曲,我不知道它在哪儿,也许在天空,也许在湖面,也许在林中,也许在我心灵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这乐曲不是莫扎特的,不是舒曼的,而是贝多芬的,只有贝多芬的深沉和雄浑,才和天池的风度相称。是的,在天池的一日我的心情是宁静的,这是我最珍爱的心境。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名句,写在括号里。(2分)
(1) 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
(2)此时虽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描写,动静结合,天池的美景跃然纸上。(2分)
3.判断下面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分)
我不知道它在哪儿,也许在天空,也许在湖面,也许在林中,也许在我心灵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 )
4.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第二、三自然段写出了天池的宁静,也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宁静。
B.短文说“这乐曲”不是莫扎特、舒曼的,而是贝多芬的,原因是贝多芬比他们有名气。
C.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人在画图中”概括出了作者在天池的感受。
5.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风景这边独好
哪处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那里的风景作为本次习作的素材,写一篇习作;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词句,尽情地展现景物的美;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参考答案
一、黎明 红晕 漆黑 炭火 降临 树梢 心旷神怡
二、梢 哨 销
三、 (1)B (2)C (3)D (4)B
四、示例:(1)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2)小花朵朵点缀枝头,充满生机 梅花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让人心醉,使人愈发流连忘返
五、1.莲动下渔舟 西塞山前白鹭飞 身向榆关那畔行
2.枫桥夜泊 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3.动态 夏 萤火虫翩翩飞舞
六、(1) 我们到澳门著名景点黑沙滩游玩。远远望去,INCLUDEPICTURE"篮篮.EPS"的大海掀起层
层细浪,白白的浪花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金光。咦,沙滩上的沙是黑色的!也
许这就是黑沙滩名字的INCLUDEPICTURE"理由.EPS"。 INCLUDEPICTURE"我.EPS"兴高采烈地来到海边。我虽然不会游
泳INCLUDEPICTURE"句号.EPS"是仗着人多勇敢地跳了下去……
(2)示例:铭记历史,爱我中华。
七、1.乌啼 渔火
7. (1)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满愁绪 C
(2)动态 大雁比翼而飞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2. (1)√ (2)×
八、1.时间
2.拟人 比喻 中午长江在阳光照耀下奔流的情景
3.橘柚树、长江、渔火、灯标、驳船
视觉、听觉
猿啼、归雁、云雨、明月
视觉、听觉
九、1.(1)湖光山色 (2)此时无声胜有声
2.静态 动态
3.排比 示例:鸟儿在天空中飞行,鱼儿在水中游泳,花儿在草丛中开放,大自然多么美好。
4.B
5.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天池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