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06: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韩愈
韩愈(768-824)
一、作者简介
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
六朝以来的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
道”“重道轻文”,提倡“唯陈言之务去”等,
影响深远。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为 :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古文运动
二、文体知识
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三、背景知识
四、初读感知
句读( ) 或不( )焉 位卑( ) 近谀( )
也欤( ) 郯子( ) 苌弘( ) 师襄( )
老聃( ) 子蟠( ) 经传( ) 贻之( )
dòu
fǒu
bēi


tán
cháng
xiāng
dān
pán
zhuàn

五、文本研讨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本研讨:第一段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
文本研讨:第一段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古义)
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作宾语)。
(今义)
·受:同“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文本研讨:第一段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之:懂得知识和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孰:谁。
·惑:疑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文本研讨:第一段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终:最终。
译文:(有了)疑惑,如果不跟随老师(学习),它们作为
疑惑,最终不能解决了。
文本研讨:第一段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出生。
·乎:相当于“于”,在。
·闻:知道,懂得。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状语后置句。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译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也比我早,我也跟随
他学习。
文本研讨:第一段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夫:文言文中的发语词,表提示作用。
·庸:表示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相当于“呢”。
译文: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文本研讨:第一段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长无少: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年长和年少的区分。
·无贵无贱: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即:谁懂得道,
谁就是自己的老师。)判断句。
译文: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年长和年少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两个角度阐释
文本研讨: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文本研讨:第二段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译文: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道:名词,风尚。
·欲:想要。
·惑:疑惑。
·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本研讨:第二段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
·出:动词,超出。
·犹且:尚且、还,副词。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的人,大家。
·其:代词,他们。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表示承接。
·而:表示转折。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
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文本研讨:第二段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后一个“圣”,形容词,圣明。
·益:更加。
·愚:形容词作名词,愚人;后一个“愚”,形容词,愚昧。
译文: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文本研讨:第二段
·所以:……的原因。
·其:副词,推测语气,表猜测,大概。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
原因吧?
·皆:副词,都。
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文本研讨:第二段
·其:其,代词,他的。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己。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惑:形容词,糊涂。
译文:(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
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文本研讨:第二段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译文:那些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道、解除疑惑的人。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文本研讨:第二段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或:不定代词,有的。
·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遗:放弃。
·明:明智。
译文:不明句读,不能解除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他们的明智。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文本研讨:第二段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相师:拜别人为师。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等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
9.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文本研讨:第二段
·族:类。
·云者:如此之类。
译文:士大夫这类人,(听到有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来讥笑人家。
10.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文本研讨:第二段
·年:年龄。
·相若:相近,差不多。
·相似:相近,差不多。
·谀:谄媚奉承。
译文: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对道的理解也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
1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文本研讨:第二段
·复:恢复。
·知:知道。
译文: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文本研讨:第二段
·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
·乃:竟。
·其:语气词,表感叹。
·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等人,君子不与之同列,(可)现在他们的见识竟比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感到奇怪啊!
第一组对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对象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从师的态度
结果
对比
方式
论述
中心
耻学于师
从师而问
圣益圣
愚益愚
纵向对比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对象
于其子
于其身
从师的态度
结果
对比
方式
论述
中心
耻学于师
择师而教
小学
大遗
自身对比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组对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对象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的态度
结果
对比
方式
论述
中心
群聚而笑之
不耻相师
横向对比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三组对比
分论点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 (纵比)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2.对其子与对其身 (自比) 于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横比)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第二段小结
艺术特色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文本研讨: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文本研讨:第三段
1.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的。
·师:老师。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文本研讨:第三段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译文: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文本研讨:第三段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徒:这类。徒:同类的人。
·不及:比不上。
译文:郯子那些人,他们的才德(都)比不上孔子。
文本研讨:第三段
4.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文本研讨:第三段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是故:因此。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
·闻道:懂得道理。
·术业:学术技艺。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超过学生,懂得道有早有晚,学术技艺上各自有专门学习或研究(的)领域,如此罢了。
第三段小结
提出分论点2:圣人无常师。
分论点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孔子师郯子等人。(举例论证)
文本研讨: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文本研讨:第四段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于:向。
·通:全面。
·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于:表被动。不拘于时:被动句。
·余:我。学于余:状语后置句。
译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过,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文本研讨:第四段
译文: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所以)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余:我。
·嘉:赞许。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贻:赠送。
【问】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李蟠。“作《师说》以贻之。”
【问】为什么单单为李蟠写下这篇佳作?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问】原因之一是“不拘于时”,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样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第四段小结
结尾:说明了写作的缘由,紧扣中心。
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六、文章脉络回顾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全文总纲

分论点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一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论据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

分论点2
圣人无常师。
第二个分论点,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论据
孔子从师的行为。
孔子从师的言论。

写作缘由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激励后学。
总结
1.通假字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和肯动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2.古今异义
①学者
:泛指求学的人。

: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所以
:“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总结
2.古今异义
③小学
①小的方面要学习;
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古: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
④众人
一般人、普通人。
古:
许多的人。
今:
⑤不必
不一定。
古: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今:
⑥古文
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古:
五四以前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今: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实词
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③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④或师焉,或否焉
动词,从师。
⑤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郯子之徒

虚词
代词,这
(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②古之学者
助词,的
③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总结
4.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小学而大遗
⑤而耻学于师
5.文言句式
师、圣、小、大、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
③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句
④不拘于时
被动句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