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开国大典
1.会写1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政府 外宾 石栏 擎着 爆发 诞生 宣布 电钮 旗帜 阅兵式 距离 隆隆声
词语我会读
调
diào(语调)
tiáo(调整)
多音字
词语解释
开国大典:
汇集:
排山倒海:
聚集。
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观礼台:
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诞生:
指人出生。课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成立了。
挺立---
耸立
汇集---
聚集
宣布---
宣告
欢喜---
欣喜
汇集---
分散
庄严--
轻浮
检阅---
检验
挺立---
耸立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自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 ),满怀(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聆听( ( ),观看( ),会后举行了( )。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天安门广场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毛主席宣读公告
阅兵式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段落划分
第一段(1-4):开国大典前会场的情景。
第二段(5-10):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三段(11-13):阅兵盛况。
第四段(14-15):群众游行的情景。
想想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读一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看
看你了解到典礼前的哪些情况?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物,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群众进场等情况。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等准备反映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他们也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表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之所以“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是因为他们在阅兵式上看到了人民解放军威武雄壮,感觉我们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是对天安门广场傍晚景色的描写,衬托出了人们仍然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喜悦和幸福的心情。
思维导图
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
典礼盛况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盛大
隆重
威武
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
查一查有关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认真观看,写一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