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复兴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复兴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9 09:11:26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温度差温度
2.

2.1×105
3.
1000
1
4.
2×10
不变
5.
减小

压缩
40
6.
做功

7.
等于
小于
8.
变小
变大
9.C
10.A
11.A
12.B
13.ABD
14.AD
15.(1)2.1×10J:(2)1×10J:(3)42%.
16.(1)70N;(2)80J:(3)87.5%
17.(1)4×105Pa;(2)8×102N;(3)1.6kg
18.
重力势
木块滑动的距离
甲、乙
让将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
止释放
没有控制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相同
A
19.
甲乙
温度计示数
天平
偏小
甲丙
方法二
b
20.
0.6
75%
0.3
越大
不正确
摩擦力
不变
21.
地面的粗糙程度

正确
弹性势
B相等
B
答案第1页,共1页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2023-2024 学年度初三物理摸底考试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实验表明,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 ,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并且将一直持续到它 们的 相同为止。
2.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小红在梅溪湖边玩, 发现岸上沙子热得烫脚, 但湖里的水却非常凉爽, 是由于水的比 热容 ;若质量为 5kg 的水温度从 15℃升高到 25℃,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为 c=4.2 ×103J/(kg·℃) ]
3.如图所示,重为 20N,棱长为 10cm 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 10N 的水平拉力 F作用下, 5s 内沿水平 方向匀速移动了 50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平拉力 F做功的功率为 W。
4.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107J/m3 。完全燃烧 0.5m3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J,用天然气给水加热至沸腾 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
5.图乙, 此时正处于 冲程,若该热机的飞轮转速 1200r/min,则热机每秒完成 个冲程。
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6.如图甲所示是儿童游玩的滑梯,当小孩从滑梯滑下感觉臀部发热,这是因为下滑过程中通过 方式增加 了臀部的内能。如图乙所示是道路维修时常用的路面钻机, 该机械利用压缩气体推动活塞将钻头打入路面, 气体推动活塞时是将 能转化为机械能。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中装了不同质量的煤油,用两只相同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忽略散热), 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时间图线, 则加热 2min,两只烧杯中的煤油吸收的热量 Q甲 Q乙 (选填“大于”、 “等于”、“小于”),两杯中煤油质量 m甲 m乙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8.如图所示,加油机在给其身后两架战斗机加油,(此过程中视三架飞机都在各自高度匀速水平飞行),则加油
机的动能 ,战斗机的重力势能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第 9-12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4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 题 3 分, 共 14 分)
9.小蓉从教学楼一楼走上四楼, 下列相关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小蓉上楼做的功约 450J
B.小蓉上楼的功率约 15kW
C.当地的大气压约 9.8×104Pa
D.小蓉的体温约 35℃
10.质量一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会升高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11.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 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 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 道时,可以被强制减速停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避险车道的路面应当较为粗糙
B.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的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的过程中, 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D.汽车冲上避险车道到达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12.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
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第一次木块的动能较大
C.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相同时间内, 第一次拉力做功小
13.如图甲中用力 F1水平拉着重为 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 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同一物体在 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 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 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
B.有用功为
W

=
F
1
s
D.额外功为
W

=2
F
2
s﹣
F
1
s
)A.总功为 W总=2F2s
C.机械效率为η =
1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 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试卷第 2 页,共 3 页
三、计算题(共 22 分, 第 15、16 小题各 7 分, 第 17 小题 8 分)
15 .我市进入使用天然气时代.某小组同学想研究用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经测量得知:把 2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70℃消耗天然气 0.025m2 .已知: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 4.0×107J/m3 .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这次烧水的热效率.
16 .如图所示, 动滑轮重 10N,在 40N 的拉力 F 作用下, 滑轮组拉着重 200N 的物体 A 在水平面上以 0.1m/s 的速度
运动 10s(忽略绳重和滑轮间的摩擦),求:
(1)物体 A 受到绳子的拉力 F';
(2)拉力 F 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7 .小东家的小汽车质量为 1.2t,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为 300cm2。小丽家开车去旅游,若汽车以 90km/h 的速
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 20kW。(取 q 汽油﹦4.5×107J/kg ,g 取 10N/kg)求:
(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汽车此次行驶时, 受到的阻力。
(3)此次共行驶 15min,若汽油机的效率为 25%,消耗汽油的质量。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28 分,每小题 7 分)
18 .如图,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 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 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 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 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 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
(4)实验中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相同的方法是: ;
(5)小玲进行完甲图实验后,在进行丙图实验时发现木块从水平木板的右端滑出, 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小玲换用质 量更大的木块进行实验, 其他条件不变, 观察到木块未滑出木板, 于是小玲对比甲、丙两次实验现象,也得出了与小
明相同的结论。老师指出小玲的实验是不合理的, 理由是 ,丙图实验可行的改进方案是 (填序号)。
A .换用质量稍小的钢球 B .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 .降低钢球释放的高度
19 .如图所示, 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 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 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
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 “偏小”)。
(3)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可以采用方法一: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 的温度;也可以用采用方法二: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概念是采用 (选填“方法一”或“方法
二” )的方法来定义的。
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4)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 a、b 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20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 G 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 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 F 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 h 和绳端移动的距离 s,将这
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 W有,总功 W总,机械效率 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 数 沙和袋所受的 总重力 G/N 提升高 度 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 s/m 总功 W 总/J 机械效 率 η
1 0.6 0.2 0.12 0.3 0.18 66.7%
2 0.9 0.2 0.18 0.4 0.6 0.24
3 1.2 0.2 0.24 0.5 0.6 0.30 80%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在第一次实验中, 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 s,你认为 s 应该为 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 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
大”“越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 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
“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6)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 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1 .细心的小星在课后篮球活动中发现, 传球时, 篮球撞击地面后能准确反弹到远处队友手中。小星觉得好奇: 篮球
撞击地面后,反弹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与同学讨论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1:与篮球撞击地面时的入射方向有关;
猜想 2: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小星用弹性小球代替篮球,对小球撞击水平地面后的反弹方向进行探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 的装置,每次都让弹性小球从压缩相同长度的相同弹簧下端, 由静止弹出并撞击水平地面, 分别改变水平地面的粗糙
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α, 测出小球反弹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β,记录数据如表:
夹角 α 20.0° 30.0° 45.0° 60.0° 70.0°
夹角 β 玻璃地面 25.5° 34.7° 49.2° 63.5° 72.8°
木板地面 28.6° 37.3° 51.6° 65.4° 74.1°
水泥地面 30.9° 39.2° 53.9° 67.5° 76.6°
【分析与论证】
(1)设计实验时, 分别采用玻璃地面、木板地面和水泥地面, 是为了改变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夹角 α 越大, 夹角 β 越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猜想 2 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评估与交流】
(1)压缩的弹簧将小球弹出的过程中,弹簧的 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2)如图乙所示, 某次小球从A 位置入射到水平地面 O 位置后反弹,则 (选填“B”“C”或“D” )位置最有可能是
小球反弹后经过的位置;
(3)小星分析发现,当 α一定时,水平地面越光滑,β 值与 α 越接近,他由此推理, 如果水平地面与小球间没有摩
擦, 则 β 与 α 应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也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 .平面镜成像规律 B .牛顿第一定律 C .阿基米德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