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三尺剑与黄帝书——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统编版 授课题目 《三尺剑与黄帝书——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课程标准 【2022年版】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广州市普通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初中的衔接阶段及青春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但部分学生较不积极发言互动,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与自我表达; 知识储备:学生经过上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楚汉之争的结果,但对于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历史专业术语不了解,需要经过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其含义; 认知能力:学生历史学习时间较短,史料分析能力较弱,仍需要在课程中对其分析、归纳能力进行锻炼; 发展需求:初中历史学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在课程学习中课增加史料阅读,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锻炼学生历史辩证思维,同时需要指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材内容分析 所选课程为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上承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结果,下启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为汉武帝进行改革的历史背景。 从单元体系来看,此课为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为秦汉两朝之间的衔接部分,是秦朝集权波峰与汉武帝时期集权波峰之间的过渡阶段。 从课程框架来看,本课子目采用严谨的时间顺序,便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将能够获得知识储备方面、认知能力层面等的进步。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汉初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与意义,明白“文景之治”局面形成原因。 在认知能力层面,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史料解读等行为培养其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文景之治”统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含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手段 在本次课堂学习中,概念教学法、史料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将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任务驱动法、归纳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手段助力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0分钟 7分钟 2分钟 1分钟 【课程导入】 教师给学生们讲汉高祖刘邦与三尺剑的典故,即刘邦使用三尺剑“斩蛇起义”、“布衣持三尺取天下”(出自《史记》),并展示图片。 (图一:汉高祖斩蛇) 结合课本导言部分唐代诗人王珪《咏汉高祖》中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点:刘邦灭秦且打败项羽,并导入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的课程新内容。 【三尺剑建政——西汉的建立】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刘邦建立西汉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4页内容,找到序号对应的信息。 (图二: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54页部分内容) 答案:(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长安(今西安)。 教师在学生进行回答后强调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 【“持剑四顾心茫然”——汉初的凋敝】 教师:但是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他手握着三尺剑,对着汉初社会心生“茫然”,他这时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呢?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3分钟后将邀请两位同学进行回答。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农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二: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史记》 材料三:秦……其所杀伤,三分居二(三分之二);犹以余力,行参夷之刑(封建王朝诛灭三族的酷刑),收太半(大半)之赋,……百姓死没,相踵于路。陈、项又肆其余烈,故新安之坑,二十余万(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彭城之战,睢水不流。——《后汉书》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54页内容(具体请参见图二),从经济、社会两个方面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①经济: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②社会:人口数量锐减,社会混乱;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教师邀请两位同学发言后肯定其答案,并对其踊跃发言进行鼓励,最后进行总结,说明答案内容并让学生在课本上记录,且强调在答题中需要重视多方面作答。 【黄帝书辅政——局势的稳定】 教师:面对如此情况,汉高祖刘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社会生产,巩固统治。与此同时,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向汉高祖贡献了自己的法宝。其中,他又在秦律和黄帝书之间犹豫。 最后汉高祖选择了法宝②“黄帝书”,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①秦律 法宝功能:通过建立严厉的法律条文使得社会安定有序。(代表人物:法家商鞅) ②黄帝书 法宝功能: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使得社会自行发展。(代表人物:道家老子) (图三:秦律) (图四:汉帛书黄帝书)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出答案,并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选择法宝②“黄帝书”是因为汉初社会动荡不安,农业生产水平停滞,需要宽松的政策使百姓自由发展农业经济;另一方面,法宝①“秦律”代表的严苛法条在秦朝时期广泛使用,百姓对其已经产生不满,因而在新政权建立之初不应该再沿用秦朝的政策方针,而应该采用宽松政策,给予百姓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师讲述“黄老思想”的载体黄帝书,在教材中其具体内涵被简化为四个字“休养生息”。教师进一步阐释“休养生息”的出处以及具体含义,并提醒同学们做笔记。 “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政府)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休养生息用白话文说就是“散养”,让百姓们自由顺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农业生产等,政府在此过程中减少对于其赋税等的征收,减轻其生活负担。 教师:结合“休养生息”的具体解释以及课本第55页的内容,请大家将教材内表述与“休养生息”的表述相互匹配,看看汉高祖是如何利用“休养生息”的政策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问题的?这些政策又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图五: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55页部分内容)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图六:希沃白板中游戏方式) “休养生息”方针具体内涵即政策目标汉高祖具体政策措施减轻人民负担①安定生活②发展生产③恢复元气④
答案:①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②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③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生产力;④汉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社会局势也稳定下来。 共同点:发展农业。 教师进一步解释汉高祖专注于发展农业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基是农业发展,当人民吃得饱的时候,社会才会安定下来。这也就是说,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汉高祖以及继任统治者对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坚持下,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也稳定下来,也就是“恢复元气”的目标已经达成。 【“直挂云帆济沧海”——盛世的出现】 在汉初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汉文帝和汉景帝也没有就此放弃“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继续以此为帆,驶向远方。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第55页内容,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说一说文景两帝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继续贯彻此方针呢?3分钟后将邀请3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材料四: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五: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诏:“夫刑至断支体(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史记·孝文本记》 材料六: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然娄敕有司(官吏)以农为务,民遂乐业。……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因此人人知道自爱,把犯法看得很重,崇尚行义,厌弃做耻辱的事)焉。——《汉书·食货志(上)》 (图七: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55页部分内容) 参考答案: ①政治:推崇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②经济:减少农民赋税,以农为本; ③社会:废除严刑峻法,以德化民。 教师邀请三位同学发言后肯定其答案,并对其踊跃发言进行鼓励,最后进行总结。 教师:这些措施也造就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西汉,也就是造就了国力大大增强的西汉,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取在此盛世期间在位的汉文帝、汉景帝两帝谥号中的“文”、“景”二字,结合表示着“安定、太平”的“治”一字而成。 【结语】 教师总结并展示完整的板书:经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高祖刘邦在三尺剑建政后,转向黄帝书进行辅政,运用“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凋敝的汉初“恢复元气”、稳定局势。然后经过汉文帝、汉景帝对政策的坚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出现。 【课后作业】 “文景之治”时期,一方面国家“廪庾(粮仓)皆满,钱累(累积)巨万”,另一方面百姓生活依然困苦,存在“卖田宅、鬻(卖)子孙以偿责(债务)者”。与当代小康社会相比,你觉得“文景之治”时期是真的小康社会吗?为什么?(参考段进生:《“文景之治”面面观——初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刍议》) 参考答案:不是。因为“文景之治”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不能和现在小康社会的人民生活水平相提并论,所以古代的“文景之治”不能说是真的小康社会。 学生认真聆听故事,明白刘邦与三尺剑之间的关联,并结合诗句回忆上一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有关“西汉建立”的信息并完成信息填写。 学生对于问题结合材料以及答题方向进行思考。3分钟后部分学生积极举手进行发言。 学生在课本中将汉初凋敝基本表现以及原因划出并记录答题规范。 学生兴趣被激发,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后由小组代表总结观点,进行问题回答。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进行回顾,结合上述汉初凋敝具体表现说明选择法宝的原因。 学生兴趣被激发,更加专心听讲。 在教师提醒下,学生将“休养生息”的具体含义记录在课本中。 学生将历史专业名词与生活性强的词语联系起来,在惊奇之余加深对“休养生息”的理解。 学生通过希沃白板中游戏行为将具体方针内涵与教材中内容进行匹配。 学生聆听教师解释,明白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中得出答案。部分小组代表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经过教师解释后知道“文景之治”的含义,并且主动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谥号”等记录在课本。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回顾。 通过讲述刘邦与三尺剑的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一方面回顾上一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扩大学生历史视野。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培养其课本阅读的习惯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其对于西汉建立知识点的印象。 考虑到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对于重点字词加以解释并给出答题方向,一方面为学生规范答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认识与能力。 答题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一方面降低其答题难度,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本内容。 鼓励踊跃发言的同学利于在班级中养成积极向上的风气;课堂强调记录知识助于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通过较具有趣味性的“法宝辅政”,创设汉高祖刘邦面临凋敝状况的情境,让学生一方面回顾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进行知识联动,另一方面通过题目使学生领悟“政策制定需要依据时代特征”的原则。 通过将“法宝”与思想内涵进行联系,抽象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在教师讲解中,学生将“休养生息”与生活化的“散养”联系起来,对历史专业名词的畏难心理减弱,与此同时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休养生息”具体内涵的情况下,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将“休养生息”概念与具体事例进行结合,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运用。 教师通过解释共同点贯彻“经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临近下课,学生学习热情开始消散,需要通过小组讨论使其积极地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进行题目训练也是对于前期答题方法的巩固。 通过鼓励发言培养良好班级风气。 通过陈述“盛世”的表征将其具象化,利于学生理解。 教师通过简明的话语解释“文景之治”的构成,便于学生理解,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巩固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知识框架。 教师参考较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设置课后习题,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的盛世,一方面培养其历史思辨性思维,另一方面培养其国家认同感、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课课程结构与内容较清晰与完整,但内容安排较紧凑,需要对于教学进度有很好的把握。课程内容具有趣味性且材料相对简单,适合历史的初学者。对于具有引导性的话语需要准确、合适表达,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课程各子目之间利用情境进行联系与过渡,但流畅度仍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