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9 07: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按照时空顺序,梳理秦汉至明清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探究秦汉至明清明清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立足时空观念,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梳理秦汉至明清对外交往的史实,掌握中国的朝贡制度;
核心概念:改土归流;朝贡体系;羁縻卫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历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朝贡体制
2.难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古代中国外交的特点与影响
时空坐标:
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中央政府派任流官。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土改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
朝贡体系:含义: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指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时所形成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制度和秩序。
形式:有“朝贡"与“回赐”。
原因:包括彰显政治正统性的需要、自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强大对周边国家的吸引,以及儒家天下观的价值追求。
历程:两汉时基本形成,盛唐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精细化、规范化,鸦片战争后受到冲击,直至甲午战争后体系崩溃。
特点:是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
羁縻卫所:地方机构名。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设于边疆非主体民族地区,以当地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辖都司卫所,掌当地军民政事。明朝继承元制的行政体系,所置官由各部族世袭,当地军政一律听其管理。使各统其众,因俗而治,直隶于兵部,相当于现今自治县(区)。
探究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问题一:阅读教材,梳理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完成下面表格:
秦朝 汉朝
中央管理机构 典客、典属国 大鸿胪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东北
北方 北逐匈奴 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东汉窦宪北击匈奴
西北
南方 南抚夷越
行政措施 东北 乌桓校尉
北方
西北 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设西域都护府
南方 在今两广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
其他措施 筑长城 汉初采取和亲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
问题二: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史料一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属国》
[探究]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在中央设置的官职。在今两广地区,秦朝设置哪些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提示] 中央官职:典客;典属国。地方机构: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
史料二 诏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中国历史资料汇编》
[探究]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提示] 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统一度量衡、货币与文字等。作用: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秦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军事征伐:派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南下等。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府政策:采取安抚政策,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进行管理,安抚两广地区的夷、越等族。
3.政治措施: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在地方设立郡县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将偏远的夷、越等民族纳入国家统一管理。
4.经济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秦统一后,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5.交通及边疆:修筑了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的南下;修建通达全国的驰道,开凿灵渠。
问题三 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 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①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③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④推动了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等级训练
1.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 C )
项目 秦朝 汉朝
疆域 东至大海,南至象郡,西至陇西,北至长城 在秦朝基础上有所拓展,(黄)河西设郡,西域设西域都护
国家 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汉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生了异变 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 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
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B)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等级训练
1.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历代政府都有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秦朝时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A )
A.典客、典属国      B.大鸿胪
C.南海郡 D.西域都护府
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C )
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
C.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
D.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
探究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问题一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隋朝 唐朝 宋朝
中央管理机构 礼部、鸿胪寺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东北 突厥、土谷浑、党项等归附 与辽、夏、金长期并立
北方
西北
南方 韦洸入广州
行政措施 东北 推行郡县制,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安东都护府
北方 安北、单于都护府
西北 安西、北庭都护府
南方 安南都护府
其他措施 加强与流求接触 与边疆地方政权保持密切联系;与吐蕃和亲、会盟;册封南诏王 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
问题二: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B)
材料四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受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予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交融。
B等级训练
1.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B)
A.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 B.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
C.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 D.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
2.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C)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
C等级训练
1.隋唐时期边疆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具体负责民族事务宾客接待礼仪的机构是( C )
A.礼部司         B.主客司
C.鸿胪寺 D.宣政院
2.戎氏原是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在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中发现,第四代戎琼(卒于公元655年)的墓志,将其籍贯从“上游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人”。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 C )
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统治区域扩大
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北方人口南迁
探究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问题一 阅读教材,梳理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元 明朝 清朝
中央管理机构 宣政院(管理佛教与藏族事务)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理藩院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东北
北方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西北
南方
行政措施 东北 设行省 设都司、卫、所 设都司、卫、所
北方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设西宁办事大臣
南方 设行省 在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都司机构 在西南设土司,后“改土归流”;册封达赖与班禅,设驻藏办事大臣
其他措施 一面“行汉法”,一面行民族差别对待政策 北方:修长城、开放马市;与西藏通过贡赐、茶马贸易交流 蒙联姻;土尔扈特回归
问题二 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史料 元朝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土司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自有法令,对属民生杀予夺。雍正四年,鄂尔泰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雍正帝全部批准,并实授他云贵总督官职,以提高其威望和事权。鄂尔泰一面招抚,一面用兵,设置官厅,派出同知,办理民政。对于土司本人,自动交印的,厚加奖赏;对顽抗者严行惩罚,没收大部分或全部财产。增设绿营军、增添驻防军。将过去土司进贡的数额作为定额,平均摊到田亩中征收,一般不增加当地人民对中央的负担,削除了土司一层的盘剥。雍正四年十一月,他到最先实行的地区贵州长寨,沿途“招抚逃亡,给牛予种,按口赈粮,民皆欢集”。下令疏浚清水江,使黔、桂、湘三省物资得以较顺利的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原因及其作用。
[提示] 原因:土司制度妨碍了国家统一,阻碍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安定;最高统治者支持。
作用:改土归流,由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减轻民众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古代中国民族交融的途径与方式
1.生产斗争促进交融:如三国时,南方越族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
2.阶级斗争促进交融:如西晋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共同反抗西晋的暴政。
3.社会改革促进交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采取的汉化政策。
4.和亲及册封促进交融:如两汉时的和亲政策,唐代的册封政策、明清册封藏族地区宗教领袖、清朝满蒙联姻等。
5.国家统一促进交融:如隋唐时国家统一强盛,少数民族纷纷来中原学习,元代大统一,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等。
6.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交融,如秦汉对边疆地区设郡县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B等级训练
1.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D)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人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C)
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 B.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促成了“西学东渐”局面
C等级训练
1.“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历经了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如图“西口”——杀虎口,在明代是长城要塞,原名为“杀胡口”。明代“走西口”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C )
A.提督四夷馆的设立
B.册封当地宗教领袖为明王、法王
C.开放“九边”马市
D.开展满蒙联姻,缓和了民族矛盾
2.1771年秋天,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树园里灯火辉煌,鼓乐喧天,歌舞欢腾,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乾隆帝在这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这一欢乐场景的发生( B )
A.有利于平定准葛尔部叛乱
B.有利于西北地区边疆的巩固
C.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有利于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探究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问题一 通过自主学习,梳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
(1)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汉代:
①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②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③对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金印一枚。
2.(1)原因: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与西域商路畅通。
(2)隋朝:
①西域: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赤土国: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隋唐时期
3)唐朝:
①大食: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元时期
(1)宋代: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港口。
(2)元朝: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4.(1)特点: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2)表现:
明清时期
①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②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问题二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演变趋势及其特征
史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探究]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提示] 政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
影响:促进了对外友好交往,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唐朝的繁盛。
史料二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赉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
[探究] 史料二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提示] 政策:由“敕谕”可知,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外交(或朝贡关系)。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趋势:由汉唐开放逐渐走向明清闭关自守。
B等级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戌制度,大的军镇兵カ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職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频赐给边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体,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 出处
“过之先,出自类……奇首(过先祖名)生都苍山,徒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联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 《金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采用与内地相似的行政区划;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
表现: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作用:为其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现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等级训练
1.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唯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D )
A.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清朝已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C.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致
D.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
2.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仪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D )
乾隆时期(1793年) 按朝贡格式,擅自修改了英国递交的国书
咸丰时期(1858年) 决不见不行跪拜之礼的夷人,甚至不惜一战
同治时期(1873年) 六国使节以平等礼仪觐见
A.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
B.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外交近代化过程艰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