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开国大典》练习题(2)
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fǔ wài bīn huì jí yù dìng bào fā
xuān gào xióng wěi qí zhì jiǎn yuè wán bì
写了下面的近义词。
汇集——( ) 擎 着——( ) 耸立——( )
瞻仰——( ) 飘拂——( ) 检阅——( )
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
(竞 竟)争 (宣 宜)读 (再 在)现
(连 联)欢 事(绩 迹) (检 捡 )阅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 )八方 ( )山倒海 水到( )成
长( )内外 大江( )北 五( )六色
选词填空。
陆续 持续 继续
( )的干旱造 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下课铃声响了,大家( )走出教室。
虽然这次考得不好,可我有信心 努力,争取下次考好。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协(xié)商 估(gū)计 B、擎(qín)着 直奔(bēn)
旗帜(zhì) 聂(nì)荣臻(zhēn) D、爆(bào)发 率(sài)领
“举世闻名”的“举”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举行典礼 B、选举干部 C、举起灯笼 D、举国欢腾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接着是步兵 的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前进。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 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
波浪。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结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对《开国大典》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本文按时间顺序与事情发展顺序写,线索非常清楚。
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点面结合描写场面。
以上说法都正确。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
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响 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扬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片掌声。
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程序。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用于行文 中解释说明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用于声音延长的似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
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 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 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的景色更加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沣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 蟋蟀们更是心情伴奏,构成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里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 过杨柳,又似草原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照耀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括号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水墨画
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 应的词语。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
馋得口水都 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
一眼望 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 )
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明交响曲是由哪些典卖
构成的?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政府,外宾,汇集,预定,爆发,宣告,雄伟,旗帜,检阅,完毕
二、写近义词。聚集,举着,矗立,敬仰,飘扬,检察,
三、选字组词。竞争,宣读,再现,联欢,事迹,检阅 ,
四、补充词语。面,排,渠,城,南,颜
五、选词填空。1、持续,2、陆续,3、继续
六、选 正确读音。A
七、字音与意思相同的。D
八、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 B
九、说法正确的,D
十、阅读理解。(一)1、时间,鸣礼炮,宣读公告 2、A
3、中国人民从此不再受奴役、压迫。
4、心中高兴,场面壮观,气势雄伟,让人自豪。
(二)1、柔和的,碧绿的,美妙的,空旷的,黄澄澄 的,美丽的 2、(1)不甘示弱,
(2)垂涎欲流,(3)载歌载舞,(4)一望 无际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重叠错落, 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4、田野是翡翠。 5、小伙。姑娘,蝈蝈,蛤蟆, 青蛙,蟋蟀。
6、热爱家乡,赞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