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9 09: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能用刻度尺,停表测出相关数据,再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段中其大小不同
【教学难点】
实验
【教学过程】
生活导入
举例骑自行车上学时,途中加速、减速,怎样才能描述其中运动情况呢?——平均速度(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二、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环节介绍
(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交流与评估
提出问题
小车从斜面上下来的速度怎样变化?
3.作出猜想
(1)一直加速
(2)先加速后匀速
(3)先加速后减速
4.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和木块)、金属片挡板、刻度尺、停表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计时
(3)实验原理:v=
(4)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坡度合适,坡度偏大无法精准测量时间,坡度过小,小车无法运动。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由静止开始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控制变量)
(4)完成书本表格
6.分析与论证:v2>v>v1
小车沿斜面运动下来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运动越来越快,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三、课堂检测
【教材P25“动手动脑学物理”】
1.解:刻度尺 停表 v=s/t
2.解:因为两次测量并不是在同一段路程上进行的,另外还有测量误差。
3.解:用手表分别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竞走、跑步时绕跑道一周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4.解:用卷尺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一步的长度l,记录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n步,就可以计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nl.也可以先测出步行1min走的路程,再用手表测出从家走到学校的时间,最后求出路程。
四、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
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计算距离:s=
【板书设计】
测量平均速度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评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