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9 07:59:37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开学检测
历史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振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辽宁一些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不少房屋的外围都有着院落式的围墙,几乎所有
房层都有着多层的、极厚的屋内地面,一间房子原墙基不动,屋内先后垫积的居住面可达
六、七层或更多。可见,当时这些地区
A,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
B.阶级分化较明显
C.农业与手工业开始结合
D.私有制已经产生
2.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包含文书命令下
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
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

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
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
D.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低下
3。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的主角卢生“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
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洁,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
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这
折射出当时
A.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嬗变
的数司合的升难
B.传统儒家思想内涵拓展
C,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有可门女周办
D.主流文学形式发生变化
4.
表1宋代主要纸币对比表
纸币类型计量单位
最大量级
交子
最小量级最长展界主要流通范围流通时长
铁钱
百万贯
百万贯
6年
川陕
84年
钱引
铁钱
千万贯
百万贯
10年
川陕
146年
会子
铜钱
亿万级(万贯)
千万缗
30年
东南
80年
这可以用于说明宋代
A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动
B.货币职能实现形式多样化
C.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明显
D.区城经济呈现不平衡态势
5.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
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
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详细辑录了《瀛寰志略》中介绍英国“火轮船”的文字:“近年英吉
利制火轮船递送文书,由印度海驶至亚丁入红海,”此外,魏源所撰(英吉利小记》中对火
轮船也有专门介绍:“河桥五道,河中多火轮舟…火轮舟行最速,所以通文报”魏源此举
A.找到了中国富强的路径
B.正确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教训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D.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
7,图1为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中工业企业始建年份分布图。据图可知
数量(个)
16
140
120
100
80
0
20
wwwwwlw.Jol
适园面金西金金送整马差多显五8图香酸金意础年能
图1
A.对外战争是影响工业发展最重要因素
B.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较快
C,中国工业体系在时局稳定时有所完善
D.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流行高三年级开学检测———历史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院落式的围墙”“一间房子原墙基不动,屋内先后垫积的
居住面可达六、七层或更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这些地区的先民已经把房屋当
作私有财产,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氏族之间联系的相关信息,排除 A项;材料无法
体现阶级分化,排除B项;材料只有新石器时代辽宁一些地区房屋居住的相关信息,无法
体现农业与手工业开始结合,排除C项。
2.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公九卿
的权威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官员考核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家
行政体系的效率,排除D项。
3.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
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传奇
《枕中记》中的主角卢生折射出当时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故选C项。当时社会核心
价值观念仍是儒家伦理纲常,排除A项;材料没有传统儒家思想内涵拓展的相关信息,排
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主流文学形式发生变化,排除D项。
4.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主要有交子、钱引、会子等纸
币,这些纸币都是货币职能实现形式,故答案为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
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社会经济转型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区域经济的相
关信息,无法得出宋代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态势,排除D项。
5.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
方式,因地制宜,加强国防力量,从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答案为A项。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明代马政举措的主旨并非是形成民族交融局面,更不是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
荣,故排除B、C两项;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而不选。
6.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介绍英国 “火轮船”,意在 “师
夷长技以制夷”,这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故答案为D项。魏源并没有找到中国富
强的路径,A项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材料主旨是 “西学东渐”,并非
丰富传统文化,C项错误。
7.B  【解析】根据图1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较快,故答案为
B项。从图1中,无法得出战争是影响工业发展最重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中国工
业体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流行,排除D项。
8.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它们都善于抓取敌后现实斗争的片段和民众生活中的重
要课题”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根据地的 “戏剧运动”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故答案为C项。“戏剧运动”并非是武装斗争,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
期,排除B项;“工农民主政权”主要存在于1927年到1936年,排除D项。
·高三开学检测———历史答案 第1页 (共4页)】
{#{QQABSYQUggggAAAAARgCAQWyCECQkBACCAgGxEAIoAABCRFABAA=}#}

9.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石家庄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一五”计划的实施,
也就是国家工业化的大规模推进 ,故答案为A项,排除C项。B项表述不能解释材料所
述石家庄的转变,故而排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D项表述与材
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故而不选。
10.C  【解析】1992年 《人民日报》夏季奥运会报道高频词词云图中,“巴塞罗那”“奥运
会”“金牌”“独联体”“运动员”等频次高,再结合材料信息 “永远的朋友”及所学知识
可知,当时中国奥林匹克精神受到了高度重视,故C项正确。A项表述发生在20世纪
80年代,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而不选;材料没有国际性比赛规则为大众所熟知的相
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排除D项。
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 “它们一般作为官、私印使用,象征印主的财
富和地位”“乌尔城王室墓葬中出土的滚印都镌刻了印主名字”等的出现主要缘于楔形文
字的成熟,因为它们可以刻在印章上了,故答案为B项。A、C两项表述与材料现象之间
没有必然联系,故而不选;印章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其不能作为印章镌刻印主名字的原
因,排除D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管家在中世纪地方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其 “一方面负责安排庄园里的生产经营活动,处理与庄园外部的经济往来关系;另
一方面负责会计组织,考核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并对库存财物进行管理”,表明中世纪西
欧地方经济秩序有所规范,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排除 A
项;庄园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经济,排除B项;材料没有庄园主与农奴矛盾的相关信
息,排除C项。
13.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早在15世纪中叶”“实行了诸如扩大海洋权益、垄断海
上商路等政策”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学者意在强调当时葡萄牙国家战略颇
具超前性,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葡萄牙航海技术,排除B项;当时葡萄牙是封建国
家,材料也没有提及葡萄牙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葡萄牙经济结构
日益复杂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4.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整刷门面、装修门窗、安装店棚、悬挂招牌以及改造古
旧住舍、危险建筑等”“禁止聚众赌博,严惩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不良分子,倡导开展
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举措意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
气,故选C项。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A项错误;巴黎公社并没有乘胜追击敌
人,也没有对巴黎进行公有制改造,因而无法铲除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壤,排除B项;“工
农联盟”是列宁主义的内容,与材料主旨并不相符,排除D项。
15.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苏联就掌握了生产合成橡胶及各种优质钢材等的能力”
“复制和创新几乎完全是由苏联工程师和工人进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工业
化得益于人才与技术的结合,故答案为B项。材料无法体现新经济政策,A项错误;苏
联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新经济体制是在勃列日涅
夫时期提出来并实行的,排除D项。
·高三开学检测———历史答案 第2页 (共4页)】
{#{QQABSYQUggggAAAAARgCAQWyCECQkBACCAgGxEAIoAABCRFABAA=}#}
16.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非洲统一组织积极参与非洲国家间绝大多数边界和领土
争端的调解活动”“成功地解决了加纳和上沃尔特边界争端,调停了加纳和多哥的埃维族
争端等,还使某些冲突或争端得到缓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统一组织的活动
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故答案为D项。非洲统一组织在非洲并没有取代联合国的
地位,联合国依然在非洲发挥作用,且材料也没有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
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国际关系,排除B项;C项 “政治新秩序”之说与材料
及史实均不相符,故而不选。
17.【答案】
(1)基本特征:以户口、赋役为主要抓手;朝廷统治与家族管理相结合;以都甲为基本
单位。(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有助于朝廷征发赋役;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一定范围内维护了社会治安;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2分,
言之成理即可)
(3)史料价值:族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家族的历
史及其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还记载了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等,具有较高
的史料价值。(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第 (1)问,“基本特征”根据材料概括即可,可从以户口和赋役为主要抓手、朝
廷统治与家族管理相结合、以都甲为基本单位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第 (2)问,“影响”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赋役征发、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
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第 (3)问,“史料价值”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其事迹的
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家族的历史及其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还记载了与本
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18.【示例】
论题:现代中国翻译事业伴随时代的发展而走向繁荣。(3分)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等国建交,与一些其他国
家也在独立自主原则下建立外交关系。“一五”计划实施后,新中国急切需要学习苏联等
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也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于是,新中国的翻译事业蓬
勃发展。“双百方针”提出后,翻译事业更是百花齐放。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 “化境
论”“整体论”等翻译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翻译事业步入
新辉煌。改革开放时期的翻译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 “引进来,走出去”的需要,
也推动了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综上,现代中国的翻译事业,由于时代的发展,
出现两次高潮,走向辉煌。(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
【评分细则】
一等 (12-9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8-5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高三开学检测———历史答案 第3页 (共4页)】
{#{QQABSYQUggggAAAAARgCAQWyCECQkBACCAgGxEAIoAABCRFABAA=}#}
【解析】首先,选择材料中一个或多个阶段,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翻译
事业”,自拟论题,如 “现代中国翻译事业伴随时代的发展而走向繁荣”等,然后展开论
述即可。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并逐
渐完善;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英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出现欺诈行为。(2分,言之成理即可)
(2)变化的特点:由防范欺诈为主到消费贷款与信用交易等信贷活动活跃;由贸易保护
组织发挥作用到征信公司发展迅速,信用管理行业实现现代化;与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
的进步相结合。(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3)认识:近现代西方信用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助力;(2分,
言之成理即可)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实际效果必然有限,金融危机、经
济危机等仍不可避免。(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第 (1)问,“历史背景”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
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并逐渐完善、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
英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出现欺诈行为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第 (2)问,“变化的特点”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防范欺诈为主到消费
贷款与信用交易等信贷活动活跃、由贸易保护组织发挥作用到征信公司发展迅速及信用管
理行业实现现代化、与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的进步相结合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第 (3)问,“认识”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现代西方信用制度为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助力、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实际效果必然
有限、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等仍不可避免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20.【答案】
(1)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入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李大
钊、郭沫若等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研究相结合。(6分,言之成理即可)
(2)简要评价: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
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第 (1)问,“主要因素”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
入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李大钊和郭沫若等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
义和历史研究相结合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第 (2)问,“简要评价”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有
助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等角度考虑,
言之成理即可。
·高三开学检测———历史答案 第4页 (共4页)】
{#{QQABSYQUggggAAAAARgCAQWyCECQkBACCAgGxEAIoAABC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