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08:18:33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开学检测———化学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硫磺粉与铜锡合金应产生的是硫化亚铜等黑色物质,D错误。
2.【答案】A
【解析】煤油是石油分馏所得C11~C16的烃的混合物,A正确;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是
硅,而不是二氧化硅,B错误;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为碳单质,而胶体属于混
合物,C错误;当合金组分中某一成分占主导时,熔点会接近并低于此金属,比如钨铁合金,
当铁含量较少时,熔点接近于钨,但低于钨,而此时熔点却高于铁,D错误。
3.【答案】B
【解析】σ键应该头碰头,而不是肩并肩,A错误;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C错误;CO2 的填充模型,原子半径C>O,D错误。
4.【答案】C
【解析】粮食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水解反
应,A错误;“侯氏制碱”法是先后将大量NH3 及过量CO2 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碳酸氢钠
晶体,B错误;阿司匹林包装上有“OTC”标识,是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正确;
CO还原氧化铁的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化率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增加炼铁高炉
的高度,可以延长化学反应时间,尾气中CO的比例不会改变,D错误。
5.【答案】C
【解析】氯仿标准状况下为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C错误。
6.【答案】D
【解析】M→N发生的是加成反应,A错误;N比 M 结构多了羟基,因此二者不互为同系物,
B错误;N、P分子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C错误;P结构中最多有四个碳原子共平面,D正确。
7.【答案】C
【解析】酚类物质是通过煤干馏分解得到的产物,而不是煤中有酚类,A错误;高锰酸钾物质
的量不同,其溶液浓度不同,不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褪色时间,
B错误;丙装置中Na2CO3 与稀H2SO4 反应生成CO2,试管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证明酸性:
硫酸>碳酸>硅酸,则非金属性:S>C>Si,C正确;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通入氨气,产生氢
氧化铁沉淀,D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及结构式判断元素X、Y、Z、W 分别为 H、C、O、Cr。原子半径C>O,键长
H—C>H—O,键能H—C<H—O,A错误;H与C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可能为气态、液
态或固态,无法与 H 与 O 形成的化合物比较,B 错误;根据此化合物特点应为两个
(OOCCHCOO)2-2 及两个 H2O分子与Cr配合成-1价离子,因此Cr为+3价,C正确;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D错误。
·高三开学检测———化学答案 第1页(共5页)】
{#{QQABYYQQogCgABBAABgCAQ0SCEOQkBACAKgGgEAAsAAByAFABAA=}#}

9.【答案】A
【解析】CH3OH在反应中是中间产物,A错误;根据催化反应机理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剂
+H2O2???→ +H2O,B正确;步骤Ⅰ反应活化能最大,速率最慢,是总反应的决
速步骤,C正确;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总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
10.【答案】B
【解析】制SO2 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70% H2SO4 只表现酸性,A错误;根据信息吸硫
 
反应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B正确;操作X为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4Cl2~Na2S2O3·5H2O,则除去自来水
中 248g1gCl2 需要市售海波质量为: ≈0.87g,D错误。
4×71
11.【答案】A
【解析】HI是强酸,因此I-不会发生水解反应,而起点呈碱性及犗~犃 段pH 上升,均为
 
4I-+O2+2H2O???2I+4OH

2 ,因此A错误,B正确;犗~犃段pH上升斜率增大,是因
 
为从犃点开始加入2KI+H2O2???I2+2KOH,且因为过氧化氢浓度大于溶解氧的浓度,
 
因此反应速率快,pH 上升快,C正确;犅~犆 段pH 下降,是因为发生3I2+6OH

???
IO-3 +5I
-+3H2O,D正确。
12.【答案】B
【解析】根据储氢合金电池,0价H更易失电子,因此放电时,实现实线部分转化关系,相反
虚线部分转化关系为充电。放电时,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A正确;放电时,右侧电极反
 
应式为:NiOOH+H2O+e

???Ni(OH)

2+OH ,B错误。充电时,左侧电极反应式为:
 
M+H2O+e

???MH+OH
-,因此pH 升高,C正确;充电时,转移1mole
-,则1mol
Ni(OH)2生成1molNiOOH,质量减少1g,D正确。
13.【答案】D
【解析】金刚石中C为s3p 杂化,石墨和C

60中C为sp 杂化,A正确;设金刚石晶胞参数为狓,最
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距离为 槡3犪= 狓,则
4槡3
狓= 犪,B正确;石墨晶体中若 N点坐标为
4 3
(1,1,1),则P点坐标为(
2,2,1),C正确;C60晶胞中含有分子数为4,则含原子数为4×60,
3 3 2 3 3
D错误。
14.【答案】A
【解析】分压固定的CO2 气相中,使溶液中CO2 浓度也相应固定,因此L3 为 H2CO3 的浓
度;随着 - 2- -pH逐渐增大,HCO3 、CO3 的浓度逐渐增大,且pH 较小时 HCO3 的浓度大于
CO2- - 2-3 的浓度,所以 L1 为 HCO3 的浓度,L2 为 CO3 的浓度;根据 犓sp(CaCO3)>
犓sp(ZnCO3)判断,L 为Ca
2+
4 的浓度,L 为Zn
2+
5 的浓度。L1 与L3 的交点对应pH 得出
犓 -6.4 -10.3 2+a1(H2CO3)=10 ,L1 与L2 的交点对应pH得出犓a2(H2CO3)=10 ,由犫点犮(Ca )
=犮(HCO- -3.23 )=10 mol·L
-1,再由横坐标pH及犓a2(H2CO3)=10
-10.3,得出犮(CO2-3 )=
·高三开学检测———化学答案 第2页(共5页)】
{#{QQABYYQQogCgABBAABgCAQ0SCEOQkBACAKgGgEAAsAAByAFABAA=}#}
10-5.3mol·L-1,犓sp(CaCO )=10
-8.5
3 ,L5 与L2 的交点得出犓sp(ZnCO3)=10
-10.8,A正确;
  ( )
CaCO3(s)
2+( 犓sp CaCO3+Zn aq)幑幐ZnCO
2+ 2.3
3(s)+Ca (aq),平衡常数:犓= =10 ,B错误;L1 表
犓sp(ZnCO3)
示lg犮(HCO

3)—pH曲线,C错误;向犪点溶液中加入CaCl2,可以得到犫点溶液,D错误。
15.【答案】(14分,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2分)
(1)将镍矿渣粉碎、适当增大硫酸浓度、适当升温(任意写两条,合理均给分) SiO2、CaSO4
 
(2)H2O2+2Fe
2++2H+ 3+???2Fe +2H2O 3.2≤pH<6.8(1分)
(3)铜再失去的1个电子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再失去的1个电子是4s1 电子
  -7 -15
( ) 2+( ) +( ) (), 犓a1
(H2S)·犓a2(H2S) 1.3×10 ×7.1×10
H2Saq+Cu aq???2H aq+CuSs 犓= ( =犓sp CuS) 6.3×10
-36
≈1.5×10
14,犓 1×105,因此H 2+? 2S能将Cu 沉淀完全。
 
(4)2NiSO4+6NaOH+Cl2???2NiOOH↓+2NaCl+2Na2SO4+2H2O
过滤、洗涤、干燥(1分)
【解析】(1)加快酸浸的操作有:将镍矿渣粉碎、适当增大硫酸浓度、适当升温等;加入稀硫
酸,SiO2 不溶解,同时生成微溶的CaSO4;
(2)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再通过调节pH而除去;调节pH的范围是
使Fe3+沉淀完全而Ni2+不能沉淀,则3.2≤pH<6.8;
(3)铜再失去的1个电子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再失去的1个电子是4s1 电子;反应
  2( +)
HS(a)+Cu2+ (a ) 2H+2 q q ??? (aq)+CuS(s)的平衡常数
犮 H
犓= ( =犮H2S)·犮(Cu
2+)
犮2(H+)·犮(S2-)·犮(HS-) 犓a1(H2S)·犓a2(H2S) 1.3×10-7×7.1×10-15
( )· ( 2+)· (2-)· ( -)=犮H2S 犮Cu 犮S 犮HS 犓sp(CuS)

6.3×10-36
1.5×1014,犓 1×105≈ ? ,因此H2S能将Cu
2+沉淀完全;
(4)加入氯气将Ni2+氧化成+3价,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iOOH,化学方程式为:2NiSO4+
 
6NaOH+Cl2???2NiOOH↓+2NaCl+2Na2SO4+2H2O;得到NiOOH的操作为过滤、洗
涤、干燥。
16.【答案】(15分,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2分)
 
(1)平衡压强,使浓盐酸顺利流下(1分) 2MnO

4 +16H
++10Cl-???2Mn
2++5Cl2↑+8H2O
(2)饱和食盐水(1分) 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避免其消耗NaOH,以提高NaOH的利用率
(3)球形冷凝管(1分) 下口(1分)
 
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Cl+Na2CO3
否,因为若将尿素逐滴加入NaClO溶液中,过量的NaClO会将N2H4·H2O氧化
(4)淀粉溶液(1分)
10犮犞
  %

【解析】(1)恒压滴液漏斗的弯管可以平衡压强,避免烧瓶内压强过大浓盐酸不能顺利流下;
 
高锰酸钾可以将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离子反应为:2MnO-4 +16H
++10Cl- 2+???2Mn +
5Cl2↑+8H2O;
·高三开学检测———化学答案 第3页(共5页)】
{#{QQABYYQQogCgABBAABgCAQ0SCEOQkBACAKgGgEAAsAAByAFABAA=}#}
(2)B装置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避免其消耗NaOH溶液,提高NaOH的
利用率;
(3)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时,下口入水,上口出水;根据信息可知生成水合肼的反应
 
为: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Cl+Na2CO3;水合肼还原性强,可
被次氯酸钠氧化;
(4)因为滴定过程中碘单质被水合肼还原,所以用淀粉作指示剂,反应到终点时,溶液由无
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去;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则碘和肼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碘离子和氮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I 4e-2~ ~N2H4·H2O,则产品中
-3 1 100mLN -12H4·H2O的质量为犮犞×10 mol× × ×50g·mol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2 25mL
100犮犞×10-3 10犮犞
×100%= %。
犿 犿
17.【答案】(14分,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2分)
(1)-255.9kJ·mol-1(1分) 犓

2·犓3(1分) 低温易自发(1分)
(2)450K、3MPa(1分) 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增大
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CO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1分)
() ( 分) ( 分) ( 分) 0.125×犘×
(0.375×犘)3
3L1 1  L4 1  < 1  66.7% (0.125×犘)2×(0.375×犘)6
 
(4)2CO +12e-+12H+2 ???C2H5OH+3H2O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Δ犎3=Δ犎1-2Δ犎2=-173.9kJ·mol
-1-2×41kJ·mol-1=
-255.9kJ·mol-1;CO2 制备CH3CH2OH 的反应Δ犎<0、Δ犛<0,因此低温利于反应自
发进行;
(2)根据图象判断450K、3MPa条件下CO2 平衡转化率更高;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的反
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CO2 的平衡转化率;
(3)温度升高,反应放热,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物质的量分数增加,生成物物质的量分数减
小,且根据计量数越大,变化物质的量越大,因此推断 H2(g)和CH3CH2OH(g)的曲线分别
为L1 和L4;B点温度高,速率快;由图象交点A(610,37.5)可推算出,平衡时,氢气和水的
平衡量均为0.375,水起始量为0,水变化量为0.375,其他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
推出。根据三行式
2CO2(g)+ 6H
 
2(g) C2H5OH(g)幑幐 + 3H2O(g)
起始量 0.375 1.125 0 0
变化量 0.25 0.75 0.125 0.375
平衡量 0.125 0.375 0.125 0.375
( )3
CO2 平衡转化率
0.25 0.125×犘 MPa× 0.375×犘 MPa
×100%=66.7%;犓P= ;
0.375 (0.125×犘 MPa)2×(0.375×犘 MPa)6
 
(4)酸性环境中2CO2+12e
-+12H+???C2H5OH+3H2O。
·高三开学检测———化学答案 第4页(共5页)】
{#{QQABYYQQogCgABBAABgCAQ0SCEOQkBACAKgGgEAAsAAByAFABAA=}#}
18.【答案】(15分,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2分)
(1)2—羟基苯甲酸(1分) <(1分) ⅰ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而 形成分
子间氢键,后者沸点更高(1分)
(2)s2p、s

p(1分) 羧基、酮羰基
CHCl3
(3) +Br2???→ +HBr
(4)还原反应(1分)
(5)C13H21NO3(1分)  或
(合理即可给分)
(6)
(3分)
【解析】(1)ⅰ分子苯环上有羧基和羟基,将羟基作为取代基,且取代基位置序数最小,因此
为2—羟基苯甲酸;ⅰ为邻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间
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其沸点更高;
(2)ⅱ中的碳原子除了Ac中CH3CO—的甲基碳原子为s

p 杂化,其余均为s

p 杂化;ⅲ的
官能团为羟基、羧基和酮羰基;
(3)根据反应结构对比ⅲ→ⅳ发生取代反应;
(4)以LiAlH4 为还原剂,ⅴ→ⅵ发生还原反应;
(5)分子式为:C13H21NO3;根据信息,分子中应该存在硝基、醛基、和两个碳碳双键,且分子核磁共
振氢谱有六组峰,则结构对称性高,且峰面积之比为6∶6∶4∶2∶2∶1,说明分子中有四个甲基,且两
两等效,因此可写成 或 等。
(6)根据所给合成路线,写出

·高三开学检测———化学答案 第5页(共5页)】
{#{QQABYYQQogCgABBAABgCAQ0SCEOQkBACAKgGgEAAsAAByAFABAA=}#}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
化学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Ni58.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65年越王勾践宝剑出土时冰冷发亮,刀刃仍然锋利,经分析剑身有铜锡合金等物质,镀了一层含铬的超级稀有金属,经测试剑花纹黑色部分是因为曾用硫磺粉末处理过。为什么越王勾践宝剑在地下保存了2000多年仍能比较完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墓坑填青灰泥与白膏泥密封性好,环境干燥,避免电化学腐蚀
B.棺椁坚固严密,剑出土时带着剑鞘,减少剑与空气接触
C.剑身镀了一层含铬的超级金属增强抗腐蚀性
D.涂硫磺粉产生黑色的硫化铜等稳定物质
2.能源、航天、信息等科技离不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应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是石油分馏所得混合物
B.航天核心舱搭载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是二氧化硅
C.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D.国产航母福建舰舰身材料低碳合金钢耐腐蚀,合金的熔点一定低于成分金属
3.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非极性σ健的电子云: B.PCl3的电子式:
C.乙醚的结构简式: D.CO2的空间填充模型: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酿酒的过程为
B.“侯氏制碱”法是先后将大量NH3及过量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碳酸钠晶体
C.阿司匹林包装上有“OTC”标识,是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D.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减少尾气中CO的比例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OH和-CH,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B.常温常压下,28g丁烯和环戊烷(C5H10)混合物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6NA
C.标准状况下,4.48L氯仿(CHC13)所含氯原子数目为0.6NA
D.1LpH=2的硫酸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A
6.有机物M、N、P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P依次发生了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B.M、N互为同系物
C.N、P分子中均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D.P结构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取图甲实验后U形管中液体,加入FeCl3溶液后呈紫色,证明煤中有酚类物质
B.图乙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通过图丙实验现象,验证非金属性S>C>Si
D.利用图丁装置及试剂制备Fe(OH)3胶体
8.配合物M常作催化剂,其阴离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组成元素X、Z、Y、W是原子半轻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关系为:,W是第四周期单电子数目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X-Y>X-Z
B.X与Y形成化合物的沸点低于X与Z形成的沸点
C配合物中W的化合价为+3价
D.M结构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离子健、配位键、氢键等化学键
9.环氧环己烷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过氧铌酸盐离子催化剂作用下,用环己烯制备环氧环己烷的反应历程及与相对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铌酸盐离子,CH3OH在反应中均作催化剂
B.总反应方程式为: +H2O
C.步骤I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
D.环己烯制备环氧环已烷反应放出热量
10.硫代硫酸钠对于鱼类的毒性极低,因此可用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Na2S2O3·5H2O(市售海波成分)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SO2反应中,70%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B.吸硫反应方程式为:
C.操作X为蒸发结晶
D.理论上,去除自来水中1克的氯气需要约0.56克市售海波
11.某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H2O氧化I-的反应,取新制的0.1mol·L-1的KI溶液100.0mL于烧杯中,烧杯中放入pH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启动传感器和磁力搅拌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相当于缓慢通入氧气),再往烧杯中分多次滴入数滴30%的H2O2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曲线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O点pH=7.68是因为I-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B.O~A段因为溶解氧气,将I-氧化同时产生OH-使pH增大
C.H2O2浓度远远大于溶解氧浓度且氧化性较强,因此A~B段pH变化更明显
D.B~C段pH下降可能发生
12.Ni/MH电池是一种以氢氧化氧镍(NiOOH)和储氢合金(MH)为电极,6mol·L-1KOH为电解质溶液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左侧电极电势低于右侧
B.放电时,右侧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左侧电极附近pH升高
D.充电时,转移1mole-,理论上右侧电极质量减轻1g
13.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以下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晶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中C为sp3杂化,石墨和C60中C均为sp3杂化
B.若金刚石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间距离为a,晶胞参数为
C.若石墨晶体中,N点坐标为(),则P点坐标为()
D.C晶胞中配位数是12,拥有碳原子数为4
14.将CaCO3(s)或ZnCO3(s)悬浊液置于分压固定的CO2气相中,体系中pH与lgc关系如图所示,c为H2CO3、HCO3-、CO32-、Ca2+、Zn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CaCO3)>Ksp(Zn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l(H2CO3)=10-6.4,Ksp(ZnCO3)=10-10.8
B.,平衡常数:
C.L1表示lgc(CO32-)-pH曲线
D.向a点溶液中加入ZnCl2,可以达到b点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碱式氧化镍(NiOOH)是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工业上用镍矿渣(成分除了Ni(OH)2,还含有SiO2及Fe,Ca,Mg,Cu的氧化物等)制备碱式氧化镍的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

②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3+ Ni2+ Fe2+ Mg2+
开始沉淀pH 2.2 6.8 7.5 9.4
完全沉淀pH 3.2 9.2 9.0 1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两条增加酸浸反应速率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加入双氧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pH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Cu与Ni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1959kJ·mol-1,1753kJ·mol-1,第二电离能I2(Cu)>I2(Ni)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利用平衡常数A计算说明通入H2S时,能将Cu2+沉淀完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转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分离NiOOH的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16.水合肼(N2H4·H2O)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如化学产品、医药产品、农化产品、摄影产品等用作还原剂,抗氧化剂等。工业上用尿素【CO(NH2)2】和NaC1O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的实验过程如下:
I.利用图1制备次氯酸钠溶液
图1图2
(1)仪器a中弯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图2制备水合肼。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冷却水入水口为______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
图2中三颈烧瓶内生成水合肼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操作中是否可以将尿素水溶液滴入到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Ⅲ、水合肼含量的测定
(4)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溶液经蒸馏获得水合肼粗品,称取m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用cmol·L-1的碘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滴定实验指示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碘溶液VmL,产品中水合肼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17.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价值。CO2催化加氢制乙醇等醇类化学品是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途径。
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为:

通常此反应主要有两个必要的反应过程:


(1)计算△H3=_______________;K1=_______________(用含K2,K3的式子表示);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趋势(填“高温易自发”、“低温易自发”或“任何温度都易自发”)。
(2)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H2与CO2,分别在450K,500K、550K、600K下发生反应①,CO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关系如下图1所示,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压强为_______________;当温度一定时,曲线随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3)在PMPa的恒压条件下,将一定量CO2和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H2(g)和CH3CH2OH(g)的曲线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A、B两点用H2O(g)表示速率υ正(A)_______________υ正(B)(填“>”或“<”);A点时CO2(g)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此时反应①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不必化简)。
(4)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电解CO2制备CH3CH2OH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18.沙丁胺醇(VII)用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已知:Ac—:代表,Ph—:代表苯基
(1)i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沸点:i______________(填“>”或“<”),并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iii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iii→iv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V→V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5)V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有机物A与Vii互为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
①存在—NO2等三种官能团,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存在顺反异构的链状结构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六组蜂,峰面积之比为6:6:4:2:2:1
(6)写出以丙酮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