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第一课时优秀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诫子书第一课时优秀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09:0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第15课
诫子书
第一课时
诗词导入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一读这首诗,你知道写的是谁吗?
诸葛亮
标题解析
诫 子 书
齐读标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
劝诫、劝勉。
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信,一种文体。
诸葛亮劝诫儿子的信。
文体常识

“书”是古代的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的标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报任安书》(司马迁)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微之书》(白居易)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代表作品
军事发明
相传,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等军事器具和阵法。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封家书告诫诸葛瞻。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自由朗读课文,跟读情境课文,读准字音。
整体感知
字词学习
夫 (fú) 淡泊 (dàn bó)
淫(yín)慢 遂 (suì)
庐 (lú) 笃 (dǔ)
夫 (fú) 淡泊 (dàn bó)
淫(yín)慢 遂 (suì)
庐 (lú) 笃 (dǔ)
正确朗读下列字词。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听情境课文诵读版,并自由朗读,试着给文章划分停顿。
整体感知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去掉标点,你敢挑战正确朗读吗?
整体感知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品德高尚的人。
操守、品德。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疏通文意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词语,并试着翻译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宁静专一可以修养身心,节俭可以培养品德。
疏通文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增长才干。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疏通文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需要宁静专一,才干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疏通文意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岁月。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疾行,指迅速逝去。
疏通文意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间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疏通文意
文言现象小结
古今异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安静,精神集中;今义: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2.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文言现象小结
一词多义
行:
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操守品德)
(走路)
(学习)
(学业)
成:
非志无以成学
遂成枯落
(使动用,使……成功)
(变成、成为)
1.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
(使动用法,使……成功)
3.多不接世
(形容词用作名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的目标)
文言现象小结
词类活用
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现象。
布置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