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21:31:47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质量检测
高三生物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18 题,共 40 分)、非选择题(第 19~23 题,
共 60 分)。本次考试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 学校、考试证号用 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 2B 铅笔 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题时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试卷指定 区域作答。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图,并请加黑 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枯草杆菌成熟多肽正常折叠需要某类肽参与,其位于信号肽与成熟多肽之间,当完成成熟多
肽折叠后,这类多肽与前肽脱离后会被水解,这类肽称为分子伴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信号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 枯草杆菌中成熟多肽的折叠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C. 由相同种类的氨基酸组成的分子伴侣可能有多种
D. 不同的分子伴侣含有的共同元素是 C、H、O、N
2.生物学的众多实验常呈现“五彩纷呈”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中颜色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溶液逐渐变成紫色
B. 在 DNA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C. 在乙醇溶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混匀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灰绿色
D. 在新鲜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浅蓝色逐渐变成砖红色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后蛋白质数量会发生改变,但核酸数量不变
B. 细胞衰老后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均减慢
C. 胚胎发育过程中同时存在新细胞产生和一些细胞凋亡
D. 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染色体行为的规律性变化
4.在观察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有的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姐
妹染色单体末端发生黏合,着丝粒分裂后形成“染色体桥”,如
图所示。后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两个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
断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在细胞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 若无其他变异发生,分裂产生 子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C. 图中细胞中含 4 个染色体组,2 套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D. 子细胞可能出现染色体片段重复或缺失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高三生物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5.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黑藻
的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进行叶绿体的形态观察和计数
B. 进行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吸水纸的作用是引流
C. 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的液泡绿色会逐渐加深
D. 提取叶片中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有助于研磨更充分
6.某种昆虫的体色有花斑色(B)、灰色(b),触须有长触须(D)、短触须(d),相关基因均位
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两种纯合雌雄昆虫杂交,所得 F1 雌雄昆虫再杂交,因某种性别的配子没
有受精能力,导致 F2 的 4 种表型比例为 5∶3∶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亲本昆虫的基因型可能是 BBDD 和 bbdd B.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不具有受精能力的可能是雄性配子 BD D. F2 花斑色长触须昆虫的基因型有 3 种
7.稻虾共作生态系统是在传统稻田生态系统中放养小龙虾,小龙虾以稻田的稻虱、杂草及某些生
物的遗体残骸等为食,同时排便给稻田增肥。下列关于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龙虾的粪便能为水稻提供物质和能量
B. 小龙虾属于消费者,可处于二、三营养级
C. 放养小龙虾后,该稻田稻飞虱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D. 输出的有机物高于传统稻田,也需要额外施用肥料
8.哺乳动物的线粒体 DNA 是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外环为 H 链,内环为 L 链,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和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C. 子链 1 的延伸方向是 3′端→5′端,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
D. 若该线粒体 DNA 放在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含 15N 的 DNA 有 6 个
9.下图为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结构,信息在环路
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时间延长。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 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C. 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高三生物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10.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
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 NaCl 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
错误的是
乙烯+JA 合 JA+乙烯合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JA 组
成抑制剂组 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
A.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 及两种合成抑制剂
B. 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 NaCl 溶液处理的对照组
C. 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 JA 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
D. 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 JA 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
11. 群落内存在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
上分化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度降低
B. 食性相同的两种鸟类是无法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的
C. 菜粉蝶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不属于同域共存
D. 同域共存机制有利于维持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稳定性
12. 下图为传统黄酒酿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其中加酒药后的 10~12h 为前发酵,随后的 6d 左右为
主发酵,最后是 30d 左右的后发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蒸煮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菌,利于酵母菌进行繁殖
B. 黄酒酿制过程中酵母菌的有氧和无氧呼吸都会发生
C. 主发酵阶段开耙搅拌,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发酵
D. 煎酒目的是杀死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延长保存期
13.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T)是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浆内使
其受精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ICSI 所涉及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 ICSI 中所用卵母细胞应处于 MⅡ期
C. 受精后所得受精卵应直接移植到受体子宫内发育
D. ICSI 可用于治疗男性精子数量不足造成的不孕症
14. 为加速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原位还田的腐化过程,研究人员以冻牛粪为材料筛选出耐低温
(10℃)的纤维素降解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筛菌种前,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在 37℃条件下扩大培养目标菌种
B. 用于筛选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纤维素和牛肉膏蛋白胨
C. 应选择菌落直径与周围透明圈直径比值大的菌落进行纯化
D. 利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来的目的菌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
高三生物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用血细胞计数板(25×16 规格)可进行相关细胞的计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盖盖玻片时如果有气泡产生,可以用吸水纸吸引
B. 统计 4 个角中方格内及相邻一边方格线上的细胞
C. 若吸取培养液时没有摇匀,计数结果肯定会偏大
D. 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
16.有数据显示,烟瘾者戒烟后体重普遍会增加,这与体内尼古丁减少相关。尼古丁对于机体生
命活动的部分影响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并进入 POMC 神经元,使其产生动作电位
B. 尼古丁会使 POMC 神经元、“饱腹感”神经元依次兴奋,导致食欲下降
C. 戒烟后,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脂肪细胞产热增加
D. 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体液定向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17. 某科研小组利用普通西瓜种子为材料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新品种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字母
代表有关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
A. ①过程一般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使二倍体西瓜发生基因突变
B. ③、⑥都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以获得多倍体
C. 若②、④、⑤均为通过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则②、④得到图示子代的概率相同
D. 无子西瓜新品种(AAA)所结果实中可能会有少量种子
18.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对小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发育成该对半同卵双胞胎
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图 3 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
分裂成 A、B、C 三个细胞,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1 表示卵子的异常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已完成减数分裂Ⅱ
B. 该卵子与 2 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反应未能阻止多精入卵
C. 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不相同
D. 若图 4 细胞 A 包含父系和母系染色体组各 1 个,则细胞 C 可能含 2 个父系染色体组
高三生物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60 分。
19.(12 分)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
的种植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
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如图 1 所示为大豆叶片中部分物质的代谢、运输途径,图 2 是大豆植
株由黑暗转为光照后,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豆叶肉细胞中,催化合成TP 的酶和催化TP 合成蔗糖的酶分别存在于 ▲ (2 分)。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蔗糖,还有一部分是 ▲ ,其中 ▲ 可以进入筛管,通
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各处。
(2)在强光下,大豆细胞内叶绿体捕获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光反应,一部分在叶绿体中以热能
的形式散失。暗反应不需要光但需要被光照激活,正常情况下,暗反应一般在光照
0. 5min 后才能被激活。0-0. 5min 内光反应相对速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2 分),
分析 0. 5-2min 内热能散失比例的大致变化是 ▲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生
物学意义是 ▲ (2 分)。
(3)为选择适合与玉米套种的大豆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 A、B、C 三
个品种大豆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表:
品种 A B C
光补偿点(μmol·m-2·s-1) 100 40 60
光饱和点(μmol·m-2·s-1) l600 1200 1800
表中结果显示最适合与玉米套种的大豆品种是 ▲ 。增加环境中 CO2浓度后,测得 B
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 C 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 ▲ (2 分)。
高三生物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20.(12 分)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
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Ⅰ摄取肠道菌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 ▲ ,然后传递给细胞Ⅱ ▲ (填名称),
细胞Ⅱ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Ⅲ结合,同时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含量上升,促进下丘脑分泌物质 a。物质 a 是 ▲ ,其功能是 ▲ ,最终
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3)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 5-HT,5-HT 与迷走神经元上的 ▲ 结
合,引起迷走神经产生兴奋,信号沿着外周神经传递到脑,进而产生呕吐反射,同时兴
奋传递到 ▲ 产生痛觉。呕吐的生理意义是 ▲ 。
(4)研究表明,长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情况越严重的大
鼠对糖水的偏好度越低,明暗箱实验中停留在明箱的时间越短。药物 X 能通过缓解肠
道炎症治疗抑郁症。L-茶氨酸能改善情绪,治疗抑郁症。科研人员探究生理盐水配制
的 L-茶氨酸是否是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来治疗大鼠的抑郁症,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全
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要点
的目的
将所有大鼠适应性饲养 7 天后平均分为 4 组,每组 10 只,分别为对
动物分组
照组(A)、模型组(B)、 ▲ (C)、茶氨酸组(D)
制作抑郁 实验中除 A 组以外,其他各组大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制作抑郁症模
症模型鼠 型鼠
A 组和 B 组 ▲ ,C 组每日用一定浓度的药物 X 溶液 10mL 灌胃,
实验处理
D 组每日用 10mL L-茶氨酸溶液灌胃,连续灌胃 28 天
指标测定 先对各组大鼠进行 ▲ 实验并观察,再解剖并检测 ▲ (2 分)
高三生物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21.(12 分)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专业
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鸣唱,随后对所录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进而辨别个
体。下图是用录音机记录强脚树莺的鸣唱,测量并绘制的音图结构,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
特的音调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强脚树莺雌鸟发现敌害时会通过鸣叫向
雄鸟示警,该信息属于 ▲ ,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 ▲ 的功能。
(2)调查鸟类等动物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 。据图分析,运用鸣叫计数法可调查鸟
类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 。相比前述常用方法,鸣叫计数法的优点是 ▲ 。
据此分析,该方法还可用于 ▲ 等实践应用。
(3)鸟类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可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科研团队对某些特定区域鸟类
资源展开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生态系统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次生杂木林 55 11.5063
灌丛 51 16.3581
农田 21 3.9417
人工马尾松林 23 14.3857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对该表命名: ▲ (2 分)。
②四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原因是 ▲ (2 分)。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
度最大,可能是因为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 ▲ 。在不同的季节对该区
域进行调查的结果会与上表有较大出入,原因为 ▲ 。
22.(12 分)酵母菌絮凝是指菌体细胞间通过细胞壁相互粘附、聚集成团的现象。适当提高酵母
的絮凝能力,有助于发酵后细胞和产物的分离,节约生产成本。科研人员为研究 R 基因对酵
母菌絮凝性能的影响,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 R 基因被敲除的酵母菌菌株,主要步骤如图 1
(G418 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据图回答:
高三生物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1)过程①,引物 2 和引物 4 分别添加了 MluⅠ的识别序列,则引物 1 和引物 3 的 5'端分别
添加 ▲ 的识别序列,PCR 获取 R 基因左右两端的 N 和 C 片段过程中,除图中条件
外,还需提供 ▲ (2 分)等条件(至少写三个)。
(2)利用含 ▲ 的培养基筛选出重组酵母,再挑取单菌落进行 PCR 扩增,验证酵母细胞
R 基因是否被敲除,则扩增时选择引物组合是 ▲ (2 分)。
(3)科研人员继续将野生酵母菌和 R 基因敲除酵母菌的菌液接种到装有麦芽汁的锥形瓶中,
一定条件下静置发酵 7 天,测定酒精发酵能力和絮凝能力,结果如下表。
指标种类 酒精发酵能力 絮凝能力
野生酵母菌 4.5% 63.1%
R 基因敲除酵母菌 4.5% 83.1%
①酒精发酵期间,每个锥形瓶应注意保持 ▲ 条件和定期排气。
②实验结果表明,R 基因敲除酵母菌是否符合生产需求? ▲ 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2 分)。
(4)科研人员又将不同浓度梯度的 R 基因敲除酵母菌菌液和野生酵母菌菌液点样于含
30g/mL 钙荧光白(细胞壁抑制剂,破坏细胞壁的正常组装)的 YPD 培养基上,结果如
图 2。推测 R 基因敲除酵母菌絮凝能力变化的原因是 ▲ (2 分)。
23.(12 分)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叶片形状有近圆形、倒卵形和长倒卵形,
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控制近圆形、倒卵形,B、b 中某个基因能影响倒卵
形叶片的长短。利用倒卵形叶雌性与近圆形叶雄性植株作亲本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回答
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倒卵形与近圆形中, ▲ 是显性性状;根据 P 及 F1的性状表现,可以排
除等位基因 A、a 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可能,简述理由: ▲ (2 分)。
(2)等位基因 B、b 位于 ▲ (填“常染色体”或“X 染色体”)上,其中使倒卵形叶片
变长的基因是 ▲ 。亲代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中长倒卵形植株的基因
型是 ▲ 。
(3)现有倒卵形叶雌株,欲鉴定其基因型,选择 F2中 ▲ 叶的雄性植株与之杂交比较简
便,写出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写出一种即可)(4 分)。
高三生物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质量测试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
1.A 2.D 3.C 4.C 5.B 6.A 7.D 8.B 9.C 10.A 11.B 12.A
13.C 14.D
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4 题,每题 3 分,共计 12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ABC 16.ACD 17.AD 18. 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60 分。
19.(12分)
(1)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2分) 淀粉 蔗糖
(2)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 NADPH积累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2分)
降低 使吸收的光能更多地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储存起来(2分)
(3)B 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下,B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 NADPH 和 ATP,
而 C在光饱和点时光反应和暗反应可能都饱和(2分)
20.(12分)
(1)细胞表面 辅助性 T细胞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特异性受体 大脑皮层
及时将有害食物(物质)排出体外,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
(4)药物 X组 每日用 10mL生理盐水灌胃
糖水偏好和明暗箱 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毒素、炎症面积等(2分)
21.(12分)
(1)物理信息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标记重捕法
鸣叫计数法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进而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
对鸟类非损伤,低干扰 种群密度的调查
(3)①不同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和平均种群密度的调查(2分)
②四种生态系统的植物丰富度不同,营养结构不同,为鸟类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等
资源不同(2分) 食物和空间(栖息环境)
由于鸟类会随季节气候进行迁徙等行为,鸟类种群数量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22.(12分)
(1)BamHⅠ、HindⅢ dNTP、Taq 酶、缓冲液、Mg2+(2分)
(2)G418 引物 1 和引物 3(2分)
(3)①密封(无氧)
②符合 R 基因敲除后酵母菌的发酵能力不变,而絮凝能力增强(2分)
(4)R 基因缺失增强了酵母菌对细胞壁抑制剂的耐性,絮凝能力增强(2分)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23.(12分)
(1)近圆形 若等位基因 A、a位于 X染色体上,则 F1的叶片形状与性别相关联(或
F1雌株为近圆形叶,雄株为倒卵形叶)(2分)
(2)X染色体 b基因 aaxBXB和 AAXbY aaXbY
(3)答案一:倒卵形 若子代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若子代雌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
雄株的倒卵形叶∶长倒卵形叶=1∶1),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aaXBXb(2分);
若子代不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子代雌雄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则该倒卵形叶雌株
的基因型为 aaXBXB(2分)
答案二:长倒卵形 若子代出现长倒卵形叶雄(雌)株(或若子代雌、雄株的倒卵
形叶∶长倒卵形叶=1∶1),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aaXBXb(2 分);若子代不
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子代雌雄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
为 aaXBXB(2分)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IYwUggCAABIAABgCAQXCCEGQkAGCCAgGBEAMoAABS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