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12:5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语文园地
RJ 六年级上册
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读小说时, 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本次“交流平台”的内容是以《穷人》为例,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1)先想想你在阅读小说时,一般会怎样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教材“交流平台”中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交流指导
(3)用这三种方法交流如何理解《桥》和《在柏林》中的人物形象。
(4)拓展交流,联系自己阅读过的小说、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去理解人物形象。
《桥》中老支书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老支书大公无私的党员形象。如,“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文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雨大、水急、桥险三重困难,反衬出老支书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的光辉形象。
交流范例
《在柏林》中通过语言描写老妇人数的“一、二、三”与老兵解释的话,体现了人物的悲剧形象。
交流范例
我读过一篇文章《爷爷的黄豆》,文中有一段话“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通过爷爷撒黄豆的情节和动作,表现了爷爷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交流范例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情节的发展也显示并推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发展。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不断深化并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点拨:“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书中对此片段的描写与对其他战争片段的描写不同的是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扣人心弦的厮杀,仅突出尚温的一杯酒这一细节,但效果却出人意料,完全敌得过刀光剑影的场面描写。这是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取得的艺术效果,不仅填补了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用极少的笔墨衬托出关公的威武神勇、战术高超。
片段中还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如鼓声、喊声,这些战场情景全是耳闻,是虚写;提刀上马、“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这些是眼见,是实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对关公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种传神壮威的作用。
朗读的时候要感情饱满,张弛有度,注意节奏和语速,开头和结尾部分语速稍平缓,中间虚写的战争场面语速稍快,关公的话要读出胜券在握的气势。
我分享,我拓展。
《三国演义》中其他通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还有很多,如“关云长刮骨疗毒”。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的这段心理描写采用的方法是抒情独白式,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的紧张、担忧和她热爱丈夫,同情两个孩子,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通过“我”的心理描写,从侧面反映邱少云的伟大、无私。
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练一练,学运用。
示例:“丁零零——”闹钟响了,唉,又该起床了。我虽然心里这样提醒自己,但是身体实在是无法照办。好困啊!我不仅无法坐起来,而且连眼睛都睁不开。我强忍着困意,把眼睛微微睁开看了看表,才六点十分,也不晚
啊!要不再睡一会儿……不行!万一睡过头怎么办?……不会睡过头的,就躺一会儿也不会太晚……睡着了就顾不得时间了,坚决不能睡!……可是真的很困啊!……那就不怕迟到吗?……嗯,不能再睡了,那样一定会迟到
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坐了起来,换好衣服,去洗漱。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收获到了什么?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朗读视频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随便写的诗。
年纪大了
没什么变化。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减少,疏落。
回乡偶书①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 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诗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赏析】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作者简介:
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延展阅读:
朗读视频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