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12: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举例说出配备家庭小药箱的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4)说出急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常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的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设计旅行小药箱”的活动,了解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急救案例的分析和模拟,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丰富医药卫生常识,学会科学、合理的用药。
(2)通过对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思想品德和素养。
(3)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形成对健康负责、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安全用药的常识;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 教学难点:设计旅行小药箱;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和步骤。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用药不当引发疾病的新闻视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处方药,心肺复苏的规范操作视频,急救模型,止血规范操作视频,止血带、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用药不当引发疾病的新闻:我国每年5 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入院治疗的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致死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传染病致死人数还要高出数倍。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1 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可以看出安全用药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二)互动授课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的一些亲身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出现不适,如感冒、腹泻、手不小心被刀切伤等小毛病是怎么应对的?
学生:有时候感冒、咳嗽并不一定会去医院,而是按照家长的嘱咐吃药,这样做身体也能恢复健康。
教师讲述:刚才同学们说了,有一些小毛病不去医院而是直接吃几片药就好了,既节省时间又能及时治病,不耽误工作和学习,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解答提醒:前提是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对轻微病症做出正确的诊断。没有医学常识的人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擅自用药,很容易错误用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追问: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种药治哪种病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用药的常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大青叶、牛黄解毒片、小柴胡颗粒、荆防颗粒、阿莫西林……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讨论回答)
接着追问: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这些药物?
学生:医院、药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说明: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
过渡补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比较陌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来管理药房和药品,这也是我国国家药品管理的要求和趋势,虽然现在仅有少数药房是这样做的,但以后正规药房都必须要用这两个名称。因此也要求大家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才行。
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的“资料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你能分辨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吗?你是怎样分辨的?
学生: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
(2)药物的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学生:药品名称、作用类别、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从说明书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学生:药物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出安全用药的原则:了解药物常识,从正确途径得到药物,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
进一步引出安全用药的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3. 讲述: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泻等,这时如果家中有备用药箱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根据同学们的设计可以归纳出小药箱内有四类药具,即医疗用具、外敷药、内服药、急救药。我们不仅要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小药箱,还要能够对其进行合理使用,所备用的药物不能让其过期、霉变,否则容易造成浪费。
4. 创设情境:假设,现在有一位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请三位同学即兴表演)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90页的图8-16,补充强调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牢记急救电话的号码,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病人的病情,告知家庭地址及急救车到达的最佳路线,询问等待救护车时可采取的必要救治措施。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为120,有些城市还开通了999急救电话。
在急救车到达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5. 播放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操作视频,然后教师再通过急救模型,边讲解边演示。重点讲解:当心脏骤停时,可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这也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内置电脑可以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并于判断后自动给予电除颤。目前,我国许多公共场所(如地铁站、火车站等)都添置了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保障公民安全。最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急救模型进行模拟练习。(请三位同学上台在教师指导下模拟练习胸外心脏按压,教师要注意把动作要领讲解清楚)
6. 创设情境:假设有人溺水了,恰巧你在事故现场,如果让你对溺水者进行急救,你能利用有效的方法救助他吗?
教师解答:发现有人溺水时,我们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帮助溺水者恢复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的“图8-18 口对口吹气法示意图”,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教师补充讲解: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7.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施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是怎样进行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教师补充说明:救护者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引导学生思考教材第91页的旁栏思考题:怎样判断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模糊概念)
教师补充说明:首先观察患者的反应,可以轻拍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叫,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同时快速检查患者有无呼吸以及呼吸是否正常,以尝试区分濒死喘息的患者(即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以及可正常呼吸且不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检查脉搏并不十分重要。识别脉搏跳动比较困难,当血压很低或测不出时,受过良好训练的医务人员也常难以判断有无脉搏跳动。因此,救护者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宜超过10秒。当救护者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且在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时,即可判断为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应迅速开始心肺复苏。
8. 过渡讲述:很多同学都有过跌伤外出血的经历,那么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我们体表受伤一般都是外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92页的图8-19和图8-20,并播放止血规范操作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教材第93页的旁栏思考题:在进行止血处理时,加压或包扎的位点与出血点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模糊概念)
教师补充说明:用手指、止血带等压迫止血时,首先应该判断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然后根据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流向,注意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动脉出血时一般应压迫出血点的近心端,静脉出血时应压迫出血点的远心端。最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止血的正确操作。(请三位同学上台在教师指导下模拟止血的操作)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