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12:37:20

文档简介

雅礼教育集团 2023 年下学期入学检测试题
高二 数 学
时量: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 z 1 i 1 i 是纯虚数,则实数 ( )
A. 2 B. 1 C. 0 D.1
2.已知集合 A x, y x y ,B x, y y 8 x ,则 A B ( )
A. 4 B. 4,4 C. 1,4 D. 1,1 , 4,4
3.已知 x R ,则 x 1且 y 4是 x y 5且 xy 4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有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A.至多有1次中靶 B. 2次都中靶
C. 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5.已知样本数据 x1 , x2 , , x2022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3和56,若 yi 2xi 3 i 1,2, ,2022 ,则
y1 , y2 , y2022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12,115 B.12,224 C.9,115 D.9,224
6.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将参赛的100名学生成绩分为6 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成绩在区间 75,80 内的学生有( )
A.15名
B. 20 名
C. 25 名
D. 40 名
22
7.已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R ,且 f x y f x y f x f y , f 1 1,则 f k ( )
k 1
A. 3 B. 2 C. 0 D.1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8.如图,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点E ,F ,分别是 AB ,BC 的中点,过点D1 ,E ,F 的截面将
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部分,记这两个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1 ,V2 V1 V2 ,则V1 :V2 ( )
1
A.
3
3
B.
5
25
C.
47
7
D.
9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2a 3b 6,则a ,b 满足( )
1 1
A. a b B. 1 C. ab 4 D. a b 4
a b
10.在△ABC 中,内角 A,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
A.b 10, A 45 ,C 60 B.b 15 ,c 4,B 60
C. a 3 ,b 2, A 45 D. a 8,b 4, A 80
11.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有( )
A.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B.若 A, B 为两个事件,则P A B P A P B
C.若事件 A, B ,C 彼此互斥,则P A P B P C 1
D.若事件 A, B 满足P A P B 1,则 A, B 是对立事件
12.如图,正方体 ABCD A1B1C1D1 的棱长为 , E ,F ,G 分别为BC ,CC1 ,BB1 的中点,则( )
A.直线D1D 与直线 AF 垂直
B.直线 A1G 与平面 AEF 平行
9
C.平面 AEF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
8
D.点C 与点G 到平面 AEF 的距离相等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某中学为了解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情况,
采用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已知高一年
级有教师80人,高二年级有教师72 人,高三年级有教师88人,则高一年级应抽取________人.
14.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 中, AB AD AA1 1, A1AB A1AD BAD 60 ,则
AC1 ________.
x3 , x a
15.已知 f x ,若存在实数 b ,使函数 g x f x b 有两个零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x
2 , x a
________.
16.如图,正四棱锥 P ABCD的底面边长和高均为2 ,M 是侧棱 PC 的中点.若过
AM 作该正四棱锥的截面,分别交棱PB、PD于点E 、F (可与端点重合),则四棱
锥 P AEMF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其中第 17 题 10 分,其它每题 1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
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函数 f x Asin x A 0, 0,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1)求 f x 的解析式及对称中心;
1
(2)先将 f x 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再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g x 的图像,求函数
2 12
3
y g x 在 x , 上的单调减区间和最值.
12 4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E ,F 分别是棱BC ,DC 的中点.
(1)求证:D1E AB1;
(2)若点M , N 分别在C1D , AF 上,且MN C1D,MN AF .求证:MN / /D1E ;
(3)棱CC1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平面CD1E 平面 AFP?若存在,确定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足球俱乐部举办新一届足球赛,按比赛规则,进入淘汰赛的两支球队如果在120分钟内未分出胜负,则
需进行点球大战.点球大战规则如下:第一阶段,双方各派5名球员轮流罚球,双方各罚一球为一轮,球员
每罚进一球则为本方获得 分,未罚进不得分,当分差拉大到即使落后一方剩下的球员全部罚进也不能追
上的时候,比赛即宣告结束,剩下的球员无需出场罚球.若5名球员全部罚球后双方得分一样,则进入第二
阶段,双方每轮各派一名球员罚球,直到出现某一轮一方罚进而另一方未罚进的局面,则罚进的一方获胜.
1
设甲、乙两支球队进入点球大战,由甲队球员先罚球,甲队每位球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 ,乙队每位球
2
2
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 .假设每轮罚球中,两队进球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
3
(1)求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
(2)若在点球大战的第一阶段,甲队前两名球员均得分而乙队前两名球员均未得分,甲队暂时以2 : 0领
先,求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四棱锥 P ABCD中, PD 平面 ABCD,梯形 ABCD满足 AB / /CD , BCD 90 ,且
1
PD AD DC 2, AB 3,E 为 PC 中点,PF PB, PG 2GA .
3
(1)求证:D, E , F ,G 四点共面;
(2)求二面角F DE P的正弦值.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校兴趣小组在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 ABCD内举行机器人拦截挑战赛,在E 处按EP 方向释放机器人甲,
同时在 A处按 AQ方向释放机器人乙,设机器人乙在M 处成功拦截机器人甲,两机器人停止运动.若点M
在矩形区域 ABCD内(包含边界),则挑战成功,否则挑战失败.已知 AB 6米,E 为 AB 中点,比赛中两
机器人均匀速直线运动方式行进,记 EP 与 EB 的夹角为 0 , AQ 与 AB 的夹角为

0 .
2

(1)若两机器人运动方向的夹角为 , 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
3
大值;
(2)已知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i)若 , 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sin .
3
(ii)如何设计矩形区域 ABCD的宽 AD的长度,才能确保无论 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
乙的释放角度 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
1
定义: sin
2
1 0 sin
2 2 0 sin
2 n 0 为实数 1 , 2 , , n 对 0 的“正弦n
方差”.
2
(1)若 , , 3 1 2 ,证明:实数 1 , 2 , 3 对 0 的“正弦方差” 的值是与 0 无关
3 3
的定值;

(2)若 , 2 , 3 1 , , , ,2 ,若实数 1 , 2 , 3 对 0 的“正弦方
4 2
差” 的值是与 0 无关的定值,求 , 值.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高二数学 参考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B A C D B A C
7.【答案】A
【解析】因为 f x y f x y f x f y ,令 x 1, y 0,
可得,2 f 1 f 1 f 0 ,
所以 f 0 2 ,
令 x 0,可得, f y f y 2 f y ,
即 f y f y ,
所以函数 f x 为偶函数,
令 y 1得, f x 1 f x 1 f x f 1 f x ,
即有 f x 2 f x f x 1 ,
从而可知 f x 2 f x 1 , f x 1 f x 4 ,
故 f x 2 f x 4 ,
即 f x f x 6 ,
所以函数 f x 的一个周期为6 .
因为 f 2 f 1 f 0 1 2 1, f 3 f 2 f 1 1 1 2,
f 4 f 2 f 2 1, f 5 f 1 f 1 1, f 6 f 0 2,
所以一个周期内的 f 1 f 2 f 6 0 .
由于22除以6 余4,
22
所以 f k f 1 f 2 f 3 f 4 1 1 2 1 3 .
k 1
故选:A.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8.【答案】C
【解析】作直线EF ,分别交DA,DC 于M ,N 两点,连接D1M ,D1N 分别交 A1A ,C1C 于H ,G
两点,
如图所示,过点 D1 , E , F 的截面即为五边形
D1HEFG ,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a,
因为点 E ,F ,分别是 AB, BC 的中点.
AE AM CN CF
所以 1, 1,
BE BF BE BF
即 AM CN a,
AM AH 1 CN CG 1
因为 , ,
MD DD1 3 DN DD1 3
2a
所以 AH CG .
3
1 1 1 1 2a 25 3
则过点 D1 , E , F 的截面下方体积为:V1 3a 3a 2a a a 2 a ,
3 2 3 2 3 9
25
V 8a3 a3
47
∴另一部分体积为 2 a
3

9 9
25
∴V1 :V2 .
47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9 10 11 12
ACD BC BCD BC
12.【答案】BC
【解析】对于选项 A,以D点为坐标原点,
DA,DC ,DD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y1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则 D 0,0,0 , A 1,0,0 , F 0,1, ,D1 0,0,1 .
2
1
从而DD 0,0,1 , AF 1,1,1 ,
2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1
从而DD AF 0,所以直线DD1 1与直线 AF 不垂直,选项 A 错误;
2
对于选项 B,取B1C1 的中点为M ,连接 A1M ,GM ,则易知 A1M / / AE ,
又 A1M 平面 AEF , AE 平面 AEF ,
故 A1M / / 平面 AEF ,
又GM / /EF ,GM 平面 AEF ,EF 平面 AEF ,
所以GM / / 平面 AEF ,
又 A1M GM M , A1M ,GM 平面 A1GM ,
故平面 A1MG / / 平面 AEF ,
又 A1G 平面 A1MG ,从而 A1G / / 平面 AEF ,
选项 B 正确;
对于选项 C,连接 AD1 ,D1F ,如图所示,
∵正方体中 AD1 / /BC1 / /EF ,
∴ A, E , F ,D1 四点共面,
∴四边形 AEFD1为平面 AEF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四边形,且截面四边形 AEFD1为梯形,
5 2
又由勾股定理可得D F AE , AD 2 ,EF , 1 1
2 2
2
2
2
2 5
∴梯形 AEFD
3 2
1为等腰梯形,高为 2 , 2 2 4


1 2 3 2 9
∴ S 梯形AEFD 2 1 2 2

4 8
选项 C 正确;
1 1 1 1 1 1 1
对于选项 D,由于 S△GEF 1 , S△ECF ,
2 2 4 2 2 2 8
1 1
而VA GEF S△EFG AB,VA ECF S△BCF AB,
3 3
∴VA GEF 2VA BCF ,即VG AEF 2VC AEF ,
点G 到平面 AEF 的距离为点C 到平面 AEF 的距离的2倍,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选项 D 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
8
13.10 14. 6 15. ,0 1, 16. ,1
9
8
16.【答案】 ,1
9


【解析】首先证明一个结论:在三棱锥S ABC 中,棱SA,SB , SC 上取点 A1, B1,C1 ,
VS A1B1C SA1 SB SC1 1 1则 ,
VS ABC SA SB SC
设 SB 与平面 SAC 所成角为 ,则
1 1
V V SA1 SC1 sin SB1 sin ASCS A SA SB SC1B1C1 B1 SA1C 1 3 2 1 1 1 ;
VS ABC V 1 1B SAC SA SB SC SA SC sin SB sin ASC
3 2
PE PF 1 8
现业解答本题:设 x , y,VP ABCD 4 2 ,
PB PD 3 3
4 1 2 y 2
则VP AEF x y VP ABD xy ,VP MEF x y VP BCD xy ,VP AFM VP ACD y,
3 2 3 2 3
x 2
VP AEM VP ABC x,
2 3
2
∴VP AEMF VP AEF VP MEF VP AFM VP AEM 2xy x y ,
3
则 x y 3xy ,
y
∴ x ,
3y 1
0 x 1

0 y 1
∴ ,
yx
3y 1
1
则 y 1,
2
2 2 y 2 3y2
∴VP AEMF x y y ,
3 3 3y 1 3 3y 1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2
y2 t 1 1 1
令 t 3y 1

,则 t 2 ,
3y 1 9t 9 t
1
∵ y ,12


1
∴ t , 2 ,
2
1 1 1
当 t 1时,函数 y t 单调递减,当1 t 2时,函数 y t 单调递增,
2 t t
1 1 1 5
故 y t 最小值为2,当 t ,2时, y t 都取到最大值 ,
t 2 t 2
2
y2 t 1 1 1 4 1
则 t 2 , (当且仅当 t 1时,取最小值),
3y 1 9t 9 t 9 2


y2 8
∴VP AEMF 2 ,13y 1 9


8
故答案为: ,19
.

四、解答题
17.【解析】(1)根据函数 f x Asin x A 0, 0, 的部分图像,
3 2 5
可得 A 2, ,
4 12 3
∴ 2 .
5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2 ,
12 2

∴ ,
3

故有 f x 2sin 2x .
3

根据图像可得, ,0 是 f x 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
3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k ,0 , k Z .
3
1
(2)先将 f x 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可得 y sin 2x 的图像,
2 3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再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 y sin 2 x sin 2x cos 2x的图像,
12 12 3 2
即 g x cos2x,
令2k 2x 2k , k Z ,

解得 k x k , k Z ,
2

可得 g x 的减区间为 k ,k , k Z ,
2
3 3 3
结合 x , ,可得 g x 在 , 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
12 4 12 4 2 4


3
又2x ,6 2



故当2x , x 时, g x 取得最大值,
2
即 g x 1;
max

当 2x , x 时, g x 取得最小值,
6 12
3
即 g x .
min 2
18.(1)【证明】如图,连接 A1B ,CD1,
∵正方体 ABCD A1B1C1D1
∴四边形 ABB1A1 为正方形,
∴ AB1 B1A,
又∵正方体 ABCD A1B1C1D1 ,
∴ BC 平面 ABB1A1 ,
AB1 平面 ABB1A1 ,
所以BC AB1,
又 B1C A1B B,
∴ AB1 平面 A1D1CB ,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又∵ D1E 平面 A1D1CB ,
∴ AB1 D1E .
(2)【证明】如图,连接DE ,CD1,
AD DC , DF EC , ADF DCE ,
∴△ADF≌△DCE,
∴ DAF CDE .
∵ CDE ADE 90 ,
∴ DAF ADE 90 ,
即 DE AF .
又∵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DD1 平面 ABCD, AF 平面 ABCD,
∴ AF DD1 ,
∵ DD1 DE D , D1D, DE 平面D1DE ,
∴ AF 平面D1DE .
又∵ D1E 平面D1DE ,
∴ AF D1E .
由(1)可知 AB1 D1E
又∵ AB1 AF A, AB1, AF 平面 AB1F ,
∴ D1E 平面 AB1F .
又∵MN C1D, AB1 / /C1D,
∴MN AB1,,
又∵MN AF , AB1 AF A, AB1, AF 平面 AB1F
所以MN 平面B1AF
所以MN / /D1E .
(3)【解析】存在.如图,当点 P 为棱CC1 的中点时,平面CD1E 平面 AFP .
连接FP, AP,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点 P , F 分别为棱CC1 ,CD的中点,
∴ FP / /C1D ,
∵正方体 ABCD A1B1C1D1 ,
∴ AD / /B1C1,
∴ AB1C1D
∴C1D / / AB1,
∴ FP / / AB1,
∴ FP与 AB1共面于平面 AB1PF .
由(2)知D1E 平面B1AF ,即D1E 平面 AFP .
又因为D1E 平面CD1E ,
∴平面CD1E 平面 AFP .
19.【解析】(1)设每一轮罚球中,甲队球员罚进点球的事件为 A,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 A ;乙队球员罚进
点球的事件为 B ,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 B .
设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事件为C ,由题意,得在每一轮罚球中两队打成平局的情况
有两种:甲、乙均未罚进点球,或甲、乙均罚进点球,
1 2 1 2 1 1 1
则 P C P A P B P A P B 1 1 ,
2 3 2 3 6 3 2
1
故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为 .
2
(2)因为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则前四轮罚球甲、乙两队分差不能超过1分,
即四轮罚球结束时比分可能为2 :1或2: 2或3: 2 .
①比分为2 :1的概率为
P A P B P A P B P A P B P A P B
1 2 1 2 1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
2 3 2 3 2 3 2 3 18 18 9
1 2 1 2 1
②比分为2: 2的概率为P A P B P A P B 1 1 .
2 3 2 3 9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③比分为3: 2的概率为P A P B P A P B P A P B P A P B
1 2 1 2 2
1 2 .
2 3 2 3 9
1 1 2 4
综上,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为 .
9 9 9 9
20.(1)【证明】以点C 为坐标原点,向量CD、CB 、 DP方向分别为 x 、 y 、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则 D 2,0,0 ,P 2,0,2 ,C 0,0,0 ,B 0, 3,0 , A 3, 3,0 ,E 1,0,1 ,
所以PB 2, 3, 2 ,
1
因为PF PB,设F a,b,c ,则PF a 2,b,c 2 ,
3
4
a 3

1 3
所以 a 2,b,c 2 2, 3, 2 ,解得 b ,
3 3
4
c
3
4 3 4 8 2 3 2
所以 F , , ,同理可得
G , , ,
3 3 3

3 3 3
2 3 4 2 2 3 2
∴ DE 1,0,1 ,DF , , , DG , , ,
3 3 3 3 3 3


令 DF xDE yDG,
2 3 4 2 2 3 2 2 2 3 2
则 , , x 1,0,1 y , , x y, y x y ,
3 3 3

3 3 3 3 3 3
2 2
x y3 3

3 2 3
∴ y ,
3 3
4 2
x y
3 3
x 1

∴ 1 ,
y
2
1
∴ DF DE DG ,
2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 D、 E 、 F 、G 四点共面.
4 3 4
(2)【解析】由(1)可知D 2,0,0 ,E 1,0,1 , F , , ,
3 3 3
2 3 4
∴ DE 1,0,1 ,DF , , 3 3 3
.

设平面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n DE 0
则 ,
n DF 0
x z 0

即 2 3 4 ,
x y z 0
3 3 3
3
x y
2
则 ,
3
z y
2
令 y 2 ,则n 3,2, 3
取平面PDE的一个法向量为CB 0, 3,0 ,
n CB 2 3 10
则 cos n,CB ,
n CB 10 3 5
15
所以sin n,CB 1 cos2 n,CB ,
5
15
∴二面角F DE P的正弦值为 .
5
21.【解析】(1)如图,在△AEM 中,
2
由余弦定理得,AE MA
2 ME2 2MA ME cos 9 ,
3
2
2 MA ME
所以 MA ME 9 3 MA ME 9 3 ,
2
所以MA ME 6,(当且仅当MA ME 3时等号成立),
故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6 .
(2)(i)在△AEM 中,由于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故 AM 2EM ,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AM EM
由正弦定理可得 ,
sin sin
EM sin 1 1 3
所以sin sin sin ,
AM 2 2 3 4
(ii)设 EM x,则 AM 2EM 2x, x 1,3 ,
2 2 23 x 2x 3 x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
2 3 x 2x 2
x 3
所以cos ,
2 2x
2 x 3 1 2
所以 xsin x
2 1 cos2 x2 1 x
2 5 4,
2 2x 4
由题意得 AD xsin 对任意 x 1,3 恒成立,
故 AD xsin 2 ,当且仅当 x 5 时取到等号.
max
答:矩形区域 ABCD的宽 AD至少为2米,才能确保无论 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乙的
释放角度使机器人乙在矩形区域 ABCD内成功拦截机器人甲.
2
22.【解析】(1)因为 , , 3 1 2 ,
3 3
1 2
所以 sin
2
0 sin
2
0 sin
2 0
3 3 3
1 3 2 1 2 2 1 3 1 cos 0 sin 0 sin 0 sin2 0 cos2 0 ,
3 2 2 3 2 2
1
所以“正弦方差” 的值是与 0 无关的定值 .
2

(2)因为 1 , 2 , 3 , , , ,2 ,
4 2
1 2
所以 sin 0 sin
2 0 sin
2 0
3 4

1 cos 2 1 0 2 1 cos 2 2 0 1 cos 2 2 0
3 2 2 2

1 sin 2 0 cos2 cos2 0 sin 2 sin 2 0 cos2 cos2 0 sin 2 sin 2 0

2 6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1 sin 2 sin 2 1 sin 2 0 cos2 cos2 cos2 0

2 6
因为实数 1 , 2 , 3 对 的“正弦方差” 0 的值是与 0 无关的定值,
cos 2 cos 2 0
所以 ,
sin 2 sin 2 1

因为 , , ,2 ,
2
所以2 ,2 ,2 2 ,4 ,
由 cos 2 cos 2 0,得2 2 5 或2 2 ,
5
即 或 ,
2 2
2 2
由 cos2 cos2 sin 2 sin 2 1,
1
得 cos 2 2 ,
2
又因为2 2 0,3 ,
2 4 8
所以2 2 或 2 2 或2 2 ,
3 3 3
2 4
即 或 或 ,
3 3 3
5 13
2 12
当 时,解得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17
3 12
5 11

2 12
当 时,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2 19
3 12
5 7
2 12
当 时,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4 23
3 12
11 7
12 12
综上可知: 或 .
19 23
12 12
{#{QQABJY4QggCIABAAABhCEQVgCgIQkACCCAgGwFAAIAIBi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