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
刘墉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你有什么感悟,写一写吧!
【简析】
刘墉先生<迟>,娓娓的叙述中留有深深的的思考,令人感慨不已。总以为人生脚步匆匆,却常常是迟了半步,于是懊悔也就伴随人生而前行。年轻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有所触动。
“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这不仅仅是一个睿智哲人的谆谆告诫,更是发自内心的悲凉和感叹。青年朋友面对匆匆而逝的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可以少一点懊悔。当然迟有迟的风景,但风景终会过去,人生的步伐又怎能停顿呢,珍惜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前面依旧是灿烂的明天。
至于暮年的无奈,换一个角度,反正人生已迟,不如尽情欣赏路边的风景,感受夕阳的美丽,拥有宁静而美丽的心境!当然这也源于青年时期的努力和奋斗,不能让太多的迟的遗憾塞满我们的人生。
知识精讲
概述
1.何谓“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把议论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
2.如何处理“叙”“议”关系
“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具体表现为:
(1)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2)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3.“夹叙夹议”的呈现形式:
(1)先叙后议。文章的开头和主体两部分都是记叙,而结尾部分则是议论。议论揭示记叙的意义,发挥“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的作用。
如:司马迁写《史记》,每篇传记末均以“太史公曰”标明自己的评论。这种体式一直影响后世的史学、文学著作,如《聊斋志异》大部分篇目后均缀以“异史氏曰”作评说。
(2)先议后叙。文章以议论为开头,主体与结尾部分则全是记叙。议论具有“开宗明义”和引出下文的作用。
(3)边叙边议。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议论不仅用于开头、结尾,而且用于主体部分,叙述某些内容前后均伴有议论,或作小结,或作过渡,“叙”和“议”熔于一炉,极为自然,相得益彰。
如:本讲“文章评改”的升格作文《心灵的脚步》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二.“夹叙夹议”写作训练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多进行一些“夹叙夹议”的语段练习,非常必要。这种语段写作训练可分两步:
1.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
“夹叙夹议”中的“叙”,实际上就是事例的叙述。它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般具有概括性,简明扼要。但这并不等于说“夹叙夹议”中的“叙”就是千篇一律的平铺直叙。根据内容的需要,它也可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呈现出多样性。
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看以下三个语段:
语段1
那是98年洪水泛滥的一天,肆虐的洪水翻滚着、怒吼着,冲向无尽的田野。就在发疯般的洪水中,一位女子紧抱着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树,她就快要被洪水带走了。就在这时,一位身穿军装,有着阳光灿烂笑容的小伙子游过来了,他是那么年轻,年轻得让人为正当青春的生命喝彩。他是那样洋溢朝气,朝气得让人不禁想到正值中午的太阳。他微笑着递过救生衣,铿锵有力地说:“穿上吧!" “可是你呢,你也需要它!”女子含泪喊道。“我是游泳冠军,我不怕水!”说完,他松开手,裹进了洪水中.却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取舍,他从容地做出了心灵的选择。从此,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生命永远地融入了滚滚的洪水中,再也无法重复。殊不知他的笑容永映水中,他的声音永响世人的耳边,他的生命永续在人们的心中……
他的选择,惊心动魄,催人奋进,我仰慕这从容的心灵选择!
【分析】该语段中的“叙”,是常见的一般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它叙述了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洪水中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在叙述之后生发议论。
语段2
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 …
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 … 突然,仰天长叹:“ 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 … 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分析】该语段中的“叙”有浓厚的描写色彩,想像屈原在江边行吟的情景,有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使屈原的形象如在眼前,接下去再展开议论。
语段3
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袅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分析】该语段很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小结:以上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例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2.指导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
“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为写好“议”的部分,归纳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借鉴摹仿,熟练运用。
(1)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如:
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微起嗔怪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是佛法的教海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看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给你吧。”说着便将长袍塞在小偷手中。小偷有些惊慌,抓住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说:“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天,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是的,他们两人都选择了明月,同时也得到了明月。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容,于是他让一个心存恶念的人变得善良,在佛教看来,等于施了无量功德;小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由一个步入歪道的人重新变得正直,在佛教看来,等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生命中,太需要这种拥有明月光辉的心灵选择。
这个语段中的议论部分即事明理,深刻地揭示了事例蕴含的意义:宽容和仁慈能够使一个心存恶念的人悔悟和改过,老禅师和小偷都作出了拥有明月光辉的心灵选择。
(2)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如:
曾看过陆幼青的《死亡日记》,也曾为他死亡日记中的洋溢着顽强生命力的向日葵而感动溢怀。陆幼青一个病魔缠身,终日与床为伴正值青春年华的凡人,用追日的向日葵般的心灵笑对着生命。病魔选择了陆幼青,而陆幼青却选择了坎坷的人生,他选择了伟大、不屈、执著!他的选择让我流泪,让我惋惜却又让我微笑,为不凡的人生微笑,为曲折漫长的人生道路微笑!他的选择真谛:笑对人生!
这个语段叙述的文字很少,重点谈作者阅读陆幼青《死亡日记》的感受和理解,陆幼青选择的是伟大、不屈、执著,是对生命的热恋,是笑对人生的苦难。
(3)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如: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有一次帮助老鼠摆脱了困境。老鼠对狮子说:“我会报答你的。”可狮子认为老鼠太弱小,也就没有把它的话放在心上。然而不久狮子落入了猎人的罗网,这时老鼠帮它咬破了罗网,使狮子绝境逢生。可见正是狮子当初选择了善良,才使它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管仲没有选择和鲍叔牙和善相处,就不会在战败后免于斩死。如果张良没有选择在桥上恭敬地帮助那位老人穿好鞋子,就不会获得《天子兵法》而帮助刘邦成就大事。如果那位登山者没有选择帮助那个冻僵的人,就不会使自己身心暖和,从而走出困境。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了选择善良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这个夹叙夹议的语段由狮子帮助老鼠摆脱了困境而得到老鼠的报答的故事,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管鲍之交,张良敬待老人,登山者救助陌生人,从而说明选择善良对人生的重大作用。
(4)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如: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 … 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偏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 … 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把历史上那些具有高风亮节的名士的执著、豪壮、高雅的选择与当今之世的庸人的物欲横流、追逐名利的选择进行对比,歌颂前者,鞭笞后者,告诫人们不能丢掉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要选择永恒。
课堂练习
练习一:
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有汗水也有泪水。根据提示,写一段抒情议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语!
答案示例:然而,在运动场上轻松飞翔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痛苦而枯燥的磨练。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我忽然明白了,很多看上去很新奇、很有意思的事,无论你对它多么地热爱,当你决定把它当作你人生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时,就注定要经受枯燥的磨练,对,就是枯燥。任何一种博大的成功与辉煌背后都有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痛苦和艰辛。枯燥,是通向成功之路上必须经受的洗礼,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盐啊!
从此,面对痛苦和艰辛,面对挫折和压力,我多了一份坦然和淡定,多了一份成熟和坚强。更加坚定地在自己的追梦之路上,前行。
练习二:
这个社会不是只有冷漠,更多的是温情,以“友爱在社会”为题,写一段抒情议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语!
答案示例:虽然我是一位从首都来的参观者,但对上海人来说,我依然是外人,对于我这样一个操着外乡口音的普通来客,那位上海司机,那位上海乘客,却让我感到了异常的温暖。突然,我觉得自己和上海这座城市的距离变得那么近,感到它就像我的一位久违的朋友那样,给予我关爱,让我感动。我想,我会将这份友爱带回北京,让友爱在北京继续传播。
在这个社会中,到处都存在着友爱,关键是你得去发现它。
文章评改
目光因你而停留
今年春天,我看阳台的架子上,有一袋种子,出于好奇,我将种子撒进一个闲置的花盆里,浇上水。
过了几个天,花盆里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觉得有可能种子长不出来吧。我有些难过,心想自己白忙活了。
结果没过几天,花盆里就冒出嫩绿的嫩芽,好像故意反驳我一样,于是,我的目光因你而停留。
没过几天,嫩芽长成了一片新芽,还悄悄爬到了旁边的花盆。经过辨认,原来种的是牵牛花。于是,我找到细绳,在阳台各处绑了起来。让牵牛花顺着爬行,渐渐地,牵牛花越爬越长,给我的阳台带来了大片绿色,这绿色让我的心情愉悦,闭目养神,呼吸下新鲜空气,我的目光因你而停留。
有一周,我忘了给花浇水,这时,枝叶已经枯萎了,于是,我浇了一大桶水,当时我心里十分担心,担心牵牛花的生命就此了结。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牵牛花非但没有枯,反而增添了生机。
此后,当我陷入困境时,我都会想起它,让我充满力量,走出黑暗。
又过了很多天,牵牛花越长越多,渐渐地爬满了整个阳台,影响了房间的采光,我不得不拿了剪刀帮它修剪了一些枝叶。
这株牵牛花经过了五个月的生长,已经成为我们家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点评:
文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细节描写较少,内容显得很空洞。条理基本清楚,但结尾未点题。语言基本通顺,但文采一般。选材合理,能适当表达中心。此文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物”一定要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突出其特点,这样,后面的“志”才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怀,否则文章会显得淡而无味,且牵强刻意。语言方面建议通过修辞,突出“物”的特征,从而增加文章的语言魅力。
你也来点评一下吧!
【升格佳作】
目光因你而停留
今年春天,无意间,我在阳台的架子上发现了你——牵牛花种子,出于好奇,我漫不经心地将你撒进一个闲置的花盆里,浇上水就离开了。
过了几天,花盆里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想你可能长不出来吧,我有些失落,觉得白忙活了。慢慢地,我似乎忘了你的存在。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花盆里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像一个幼雏在试探生命,十分惹人喜爱,我知道你终于发芽了,你贪婪地吮吸着水分,尽情地享受着太阳公公的温暖,你出人意料的倔强给我带来了莫名的欣喜,从此,我的目光再也无法轻易从你身上挪开。
没过几天,嫩芽长成了一片新芽,还悄悄爬到了旁边的花盆。于是,我连忙找个细绳,在阳台各处绑了起来,好让你顺着爬行。
暑假外出一周,一到家,我就连忙跑去看你,想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大展拳脚,是不是已经爬满了阳台。不料,眼前的你,枝叶已经枯萎一大半了,无力地低垂着脑袋,像犯错的孩子一样没有精神。我内疚极了,匆匆跑去厨房,接了一大桶水给你喝。我很担心你的生命就此了结。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看你,发现你非但没有枯萎,反而一夜间像有了魔法。那种生长力,势不可挡,完全看不出你先前的遭遇。我不得不为你的生命力折服。
渐渐地,你的叶子越长越大,藤越长越长。你顺着篱笆往上爬,越爬越高。颜色从嫩绿,到浅绿,再到深绿,仿佛要把迷人的绿色献向蓝天大地。你给我们的阳台带来了大片绿色,让我们能闭目养神,呼吸新鲜空气。如果之前我是被你吸引了,此刻,我已被你折服,在我心中,你就是沉默的奇迹。你的存在,深深地牵绊了我的目光。
又过了很多天,你越长越多,渐渐地占据了整个阳台,由于你影响了房间的采光,我无奈地拿着剪刀伸向了你。我惋惜地看着你,看着你那杯修剪下来的大片的绿。然而,你还是使出浑身解数,不知疲倦,继续生长。我的修剪并未减少你丝毫的美丽,你无畏修剪的残忍,一心朝着阳光明媚的地方长去,你的存在,深深地打败了我。
如今,你经过了几个月的生长,已经成为我窗前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是我心里的风景。
牵牛花,我的目光被你牵绊,不仅是因为你在我窗前摇曳着的大片的绿,更是因为你满溢的生命,你装点了我的梦。你让我明白,困境时、沮丧时、痛苦时,只要积蓄力量,大步向着阳光射下的方向走去,希望就在不远处。
点评:俗话说“文为心声”,既是如此,心语的表达一定要真实自然。此文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改后的文章增加了对牵牛花生长的描写,紧扣“停留”二字,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增加了议论抒情,使文章情感的发展真挚自然,内容较之前充实。文章几次点题,且不断加深程度,首尾呼应,以此提升了文章的立意。读后让人也不禁为之动容。
例文1
龙女的故事
大干世界,多姿多彩;人间生活,关爱灿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笔简洁,点扣题眼。)
一个严冬的早晨。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却有许多人围在一起看着什么,忽然一个中年男子挤进了人群,(“挤”写出人多,同时也突出“他”想看个究竟的急切心情。)他发现冰冷的地上竟蜷着一个哇哇直叫的女婴。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他顾不得一些人的议论,毅然决然地把女婴拖了回家。(“蜷”字用得准确形象。“顾不得”写出心情急切,“毅然决然”描绘出态度果断之势。)
这位中年男子便是本地的一位菜农。他家的经济并不富裕,一家人靠卖菜为生。他的妻子见丈夫抱着婴儿回来时,先是吃了一惊,当她听完丈夫的叙说后,便同意收养这可怜的孩子。夫妻俩商量了一下,给孩子取名为“龙女”。从此,龙女幸福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可好景不长,好的名字并没给她带来幸福的命运,就在龙女11岁那年,一次她在放学的路上突然昏倒。龙女的父母得知后,迅速将其送进了医院。(插叙身份、家境,为下文替龙女治病蓄势。“吃了一惊”既写情态,又写心理。叙述故事,反映生活中的“亮点”——收养弃婴。)
医院办公室里传来了医生和龙女父亲的谈话:
“你的女儿患的是肾功能衰竭症,两个肾的功能不久将会完全丧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想治好这种病,只有换肾。”
“换肾! ”龙女的父亲惊疑地问,猛然间又急切地说,“换,一定换,我就是要饭也一定给她换上!” (从“惊疑”到“急切”写出神情的变化,两个“一定”可见态度坚决。)
“可医疗费是很昂贵的,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再说这合体的肾又从哪里去找呢 ”医生同情而又为难地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很有个性。这几段对话形式变化多样。)
龙女的父亲急呆了,他没说话,只是沉默,只是流泪。(情态描写得体。两个“只是”写出了急切,写出了无奈。 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主动地捐款,来救助龙女。(过渡自然,情节陡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市各级领导一边组织了“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一边在媒体上寻找合适的献肾者。这时,山东一位干部来电说,要献出一个肾。人们忧愁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龙女患病,众人相助,侧面描写社会各界捐助活动,这真是文明之花处处开,生活亮点时时有。)
换肾手术成功后,在医务人员悉心护理下,龙女康复很快。(略写换肾手术,目的在于突出“关爱”主题,剪裁得体,详略得当)。龙女知道这一切时,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一场让她无法置信的梦。可无论如何,在龙女的眼里,她已有了成于上万的父母——那些曾经救助过她的好心人,是他们给了她新的生命。(写龙女所感,有助于主题的升华。)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了这段感人的故事后,难道你不认为这是生活中用爱交织成的亮点吗 在生活中也正是这些亮点,奏响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伟大乐章。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生活中的亮点一定永放光芒,发扬光大。(抒情议论,点明题旨,深化主题。)
【特色简析】
本篇考场作文紧报文题选材,全文选取一个被弃婴儿,被一菜农收养,后又患重疾,得到众人相助的事例,反映生活中的亮点,不落俗套,选材新。其次,立意深,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奉献”,体现了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爱之情。再次,结构巧,开头用类比,简笔提说故事,然后叙述故事,结尾议论抒情,深化主题,突出生活中的“亮点”。整篇文章脉络清楚,结构完整,叙次井然,情节波澜起伏,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语言流畅,是一篇考场难得的佳作。
例文2
生命的日历
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
——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泪水一刹那涌出。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把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2005年3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生的事,时间到时、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的日历,这一张张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点评】本次考试,写“情”的文章不少,优质的却不多。本文当属同类中的翘楚。真挚和浓郁的情感赋予本文以较强的笔墨张力和感染力,而良好的写作功底又使得这种情感的抒发既饱满充实又酣畅淋漓。构思生动不俗。和许多考生把“日历”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相异,作者以“日历”作为写作的重心和情感的载体,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了最熟悉、最深切、最动人的材料,从而避免了许多作文所犯的话题和材料游离、情感空洞粗糙等病;语言的感受性不错,个别句子的表达显得跳脱和粗疏,但瑕不掩瑜,且情感的丰茂和文气的充沛有力的弥补了这一不足,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例文3
告别自卑
今天,“告别自卑”网站异常热闹,why?因为有众多知名博客云集。他们来自海内外,来自古今中外,纷纷就“如何告别自卑”发出了博客帖子: Hi,大家好!我乃著名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原本,上天想把我造就成一个自卑者,疾病从我一出生便纠缠住我,四岁患肺炎,六岁得喉结炎,此后一场大病又夺去了我的眼,各种病魔不断侵噬着我的肌体。但我并没就此倒下,我自信地站了起来,自信地与命运搏斗,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希望朋友们能像我一样告别自卑!
——博客 帕格尼尼
我站在风雨中,任凭风吹雨打,我不低头,我躺在大自然中,虽然不能看见大自然如诗如画的美景,不能听见鸟雀和谐之曲,甚至不能忘情的赞美道:啊,美好啊!可我不自卑我要自信的享受生活,为残缺的人生抒写不残缺的乐章
——博客 海伦﹒凯勒
我获得美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是多么高兴啊,可随后我被无情的告知已患脊椎性侧索硬化症,好像刚怒放的鲜花被闪电折弯了腰,可我并没有自卑,我顽强的生存,不断探究黑洞。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那朵曾折断腰的花又挺立于天地间,并散发了无穷芬芳……
——博客 霍金
看了那么多自信着,成功者的帖子,我感触颇深,于是也尾随发了帖子:
我原本也是自卑者。如一块石子,默默的躺在路边,但感谢众多博客朋友们,让我重拾了自信,远离了自卑,让我明白:即使自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子,也可以成为一块筑基石,为繁忙的交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李白不是曾自信的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吗!我也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此希望所有自卑的朋友——
告别自卑
——博客“重生”
点评:大胆的创新和别出心裁的构思是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作者采用博客发帖子的形式,先模拟帕格尼尼、海伦﹒凯勒、霍金等名人的口吻,分别讲述了自己如何告别自卑,顽强拼搏,最终成功的经历;然后,作者借“重生”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决心告别自卑的心声。文章由此阐明了告别自卑的意义,使文章的观点得到鲜明的表达。在中考考场上能如此沉着大胆的构思,敢于创新,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勇气和写作的底蕴。综观全文,立意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稳健,语言简明,叙写流畅,反映了作者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
这里可以保存您突发的灵感,在第一时间记录您的课堂收获!
这里可以让您把头脑中的知识、想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朋友们,想贴就贴吧!
中考解决方案
写作重难点 &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
阅读感悟
习作导航
佳作赏析
学案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