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期末模拟试卷 必修一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形态结构未改变
C.核中遗传信息未改变 D.分裂能力未改变
3.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结构或物质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快速增殖过程中的癌细胞DNA数量一般比正常细胞要多些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黏连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减少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原来的生理状态,不断增殖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4.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5.研究表明在化疗(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
B.二甲双胍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人患乳腺癌的几率与心情无关
6.下列细胞可能发生癌变的是( )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 B.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
C.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 D.酶的活性降低
7.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D.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8.癌细胞容易转移,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为球形
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细胞体积较小
9.癌症亦称恶性肿瘤,是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围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血液循环系统或淋巴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10.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
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
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
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1.(8分)癌症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任何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后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癌症的问题:2·1·c·n·j·y
(1)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 。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写两项) 。
(3)早期的癌症可以通过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中、晚期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中去了,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 。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
第一步:将肿瘤细胞培养液(含有肿瘤细胞)分为相等的两份,编号甲、乙。
第二步:甲组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加入 。
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2分)2-1-c-n-j-y
12.(16分)低温会让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机体要提高代谢率以维持体温。持续低温会让细胞不能正常工作。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称罗兹韦尔帕克癌症研究中心Elizabeth Repasky博士研究组又发现了一个低温的害处:低温能够改变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的方式。Repasky博士发现生活在相对低温(22 ℃)环境的小鼠的癌细胞比生活在适宜温度(30 ℃)环境的小鼠的癌细胞生长得更快,更有侵略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低温会让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机体要提高代谢率以维持体温。在这种体温调节过程中,会有 等激素(填主要激素)参与,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通过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神经调节,使 收缩、汗腺减少汗液的分泌,最终减少散热。
(2)持续低温,细胞则不能正常工作,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酶的空间结构 。
(3)细胞癌变是机体细胞受到 的作用,细胞中 发生变化,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 细胞的过程。与衰老细胞相比,癌细胞内的酶的活性 (填“升高”、“ 基本不变”或“降低”)。 21*cnjy*com
13.(12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淀粉时,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色
(2)检测花生种子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
(3)蛋白质与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________反应。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产生白头发,是衰老细胞的特征,A错。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不正常增殖,发生癌变,B对。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不是内在因素,C错。致癌物质会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是外在因素,不是内在因素,D错。【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A
【解析】
试题分析:癌细胞的特征有三个: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故A正确,B错误,D错误;由于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故C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cnjy*com
3.B
【解析】
试题分析:快速增殖过程的细胞中DNA要进行复制,复制后的细胞比正常体细胞中DNA数量多,故A正确;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会减少,但是糖蛋白只是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而不是膜两侧,故B错误;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与正常的生理状态不同,故C正确;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C
【解析】
试题分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使细胞无限增殖,故A正确;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为癌细胞分化成正常细胞提供了思路,故B正确;全反式维甲酸不是蛋白质,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故C错误;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则相对于放疗和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很低,故D正确。21教育网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B
【解析】
试题分析:治疗癌症除了化疗外,还有放疗、手术切除等,故A错误;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扩散转移,而二甲双胍能抑制癌细胞扩散,可见,它不可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故B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同样都会促使细胞癌变,故C错误;从题意中不能看出人患乳腺癌的几率与心情的关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A
【解析】
试题分析: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故A正确;BCD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来源:21cnj*y.co*m】
7.D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知癌细胞是未分化状态,与正常分化状态不同,A错误;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负相关,B错误;胚胎细胞属于正常分化,故C错误;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使之失去癌细胞的特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C
【解析】
试题分析: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因此容易扩散和转移,故C正确,ABD错误。21cnjy.com
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B
【解析】
试题分析:癌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无限增殖,所以A正确;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是细胞衰老的特点,所以B错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是癌细胞的显著特点,所以C正确;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则癌细胞可以任意游走移动,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0.D
【解析】将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A错误;核糖体蛋白是构成核糖体的结构蛋白,无论是否分化的细胞都具有, B错误;完成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的能力,C错误;未分化的肌肉前体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受到电离辐射时比不能分裂的肌肉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D正确。21·cn·jy·com
11.(1)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2)线粒体、核糖体
(3)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之间的黏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4)新型药物X(或生理盐水 ) 等量的生理盐水(或新型药物X) 肿瘤细胞的分裂情况、数量
预期结果:甲组(或乙组)实验中的肿瘤细胞停止分裂,乙组(或甲组)中的肿瘤细胞则继续分裂,细胞数目增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导致癌症的外因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2)癌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而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其中核糖体、线粒体数目可能增加,而中心体数目固定(分裂间期只有一个位于核附近,分裂期有两个,分别位于细胞两极)。
(3)癌细胞表面物质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之间的黏性减小,从而导致癌细胞易扩散转移。
(4)该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新型药物X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是否添加新型药物X,因变量是肿瘤细胞的分裂情况、数量。最后实验结果要作两种预测,即甲组(或乙组)实验中的肿瘤细胞停止分裂,乙组(或甲组)中的肿瘤细胞则继续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癌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填出甲状腺激素即可) 下丘脑 毛细血管 (2)稳定 (3)致癌因子 遗传物质 恶性增殖 升高
【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细胞衰老和癌变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掌握体温调节和细胞癌变的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当人体处于低温环境中,冷觉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减少汗液的分泌,继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分泌相关激素,如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最终达到维持体温的效果。(3)通过癌细胞的定义可知,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恶性增殖的细胞。衰老细胞内的酶的活性降低,而癌变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内的酶的活性增强
13.(1)碘液 蓝色 (2)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红色) (3)双缩脲 紫色
【解析】
试题分析:(1)检测淀粉用的是碘液,呈蓝色。
(2)鉴定脂肪用的是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呈橘红色或红色。
(3)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组织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