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沪科版期末模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沪科版期末模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24 15: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期末模拟试卷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014?宝山区一模)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2.(2014?陕西一模)一条肽链的分子式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事将产生5个水分子
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羟基
D.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
3.(2014?河北一模)如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
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0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一个不是多肽
D.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则它只能构成一种蛋白质分子
4.(2014?静安区一模)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p﹣1 C.q﹣2 D.p+1
5.(2015?成都模拟)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的水,这一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6.(2015?安徽一模)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综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
B.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
C.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
D.产物中短肽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增加7个
7.(2015?湖南二模)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2015?湖南二模)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21教育网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有紫色反应
B.β﹣AP的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C.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9.(2015?江西一模)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版权所有:21教育】
下列对以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D.该分子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一定需要61种tRNA参与
10.(2015?湖南二模)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1.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左图所示。www.21-cn-jy.com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实验结果绘制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点。
②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C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______偏转。
③若此曲线与横轴相交于E点,则E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从图2可知,Ⅱ 组与 Ⅳ 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_ 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2)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_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2分)(填选项前的符号)。21·cn·jy·com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13.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而不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www-2-1-cnjy-com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
锥形瓶、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21*cnjy*com

(1)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1号瓶锥形瓶中都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
(2)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ATP溶液;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N2,B套     ,C套     。
(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h)。
(5)观察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含20个肽键;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含18个肽键.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A、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分子含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羧基,B正确;
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C错误;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19﹣1)=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正确.21cnjy.co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这3种氨基酸都只有1个氨基,从该多肽分子式分析,有6个N,所以含6个氨基酸,为六肽.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A、由分子式可以看出,氮元素有6个,该肽链是六肽,根据氧元素有13个,那么肽键个数是5个,加上一端的羧基中有两个氧元素,故R基团上的氧元素个数是:13﹣(5+2)=6(个),故谷氨酸的个数是3个,故A正确;
B、六肽形成时要脱去5分子水,故B正确;
C、该多肽链一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另外R基上还有3个游离的羧基,故C错误;
D、每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因此至少需要3中tRNA,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C
【解析】
试题分析:1、多肽链中N原则的个数至少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氨基酸的个数相同,O原子的个数=组成肽链的氨基酸中的O原子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目;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过程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脱去的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
3、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链中甘氨酸的位置是位于第8、20、23位,因此水解掉3个甘氨酸会形成4个肽链和3个氨基酸;
4、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系.
解:A、该多肽链是由30个氨基酸形成一条碳链,至少含有30个N原子,至少含有30×2﹣29=31个O原子,A错误;
B、该多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脱去的水分子数=30﹣1=29,因此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18×29=522,B错误;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是4条肽链中,第21、22号氨基酸是二肽,C正确;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也会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这四种氨基酸可知,每个氨基酸都只有1个羧基(﹣COOH),由它们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氨基酸总数加1,所以该条多肽链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p﹣1.
解:由题意可知只有赖氨酸的R基上有氨基,分子式中的N原子应是肽键中的N原子数+游离的氨基中的N原子数,因不知道赖氨酸有几个,故无法利用N原子数来计算,O原子数是肽键中的O原子数+游离羧基中的O原子数,而题意中的氨基酸R基都没有羧基,故肽键数是p﹣2+1=p﹣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21·世纪*教育网
5.B
【解析】
试题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结构上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来源:21cnj*y.co*m】
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即“﹣NH﹣CO﹣”,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氧来自于羧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6.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三十九肽水解形成了三条肽链,第10、19、39个氨基酸是丙氨酸,在除去第10、19号氨基酸的丙氨酸时每去掉1个丙氨酸要水解2个肽键,去掉第39号丙氨酸只水解一个肽键即可.
解:A、已知该三十九肽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3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则共需水解肽键数是2×2+1=5个,A正确;
B、已知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则水解消耗了5分子水,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5×18=90,B正确;
C、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因此该三十九肽水解形成的三条肽链含有三个氨基,再加上水解形成的三个丙氨酸上的三个氨基,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一共有6个氨基,C正确;
D、一个丙氨酸含有2个氧原子,水解掉3个丙氨酸,氧原子数目减少2×3﹣5=1个,D错误.
故选:D.
点评: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理解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图中肽链的结构并进行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1·c·n·j·y
7.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含﹣CO﹣NH﹣结构,说明是一条多肽链结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21*cnjy*com
解:A、由结构图可知,肽键是氨基酸脱水缩合时形成,所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B、图中共含有四个“﹣CO﹣NH﹣”结构,所以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B正确;
C、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毒素由两个亚单位即两条链组成,所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C错误;
D、由于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C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鉴定、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计算和基因突变,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A、根据题意,β﹣AP(p﹣淀粉样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成紫色;A正确.
B、“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征”,则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B正确.2-1-c-n-j-y
C、据图分析,β﹣AP分子中氨基酸=695﹣596﹣(695﹣635)=39,则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8个;C错误.
D、β﹣AP的过程需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将APP分解,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构;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鉴定、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计算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9.C
【解析】
试题分析:1、转录和反应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2、翻译过程中mRNA上三个连续相邻的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是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发生反应产生1分子水的过程.
解:A、12肽是由1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应从合成肽链时至少需要12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A错误;
B、由于转录和翻译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因此控制合成该“十二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72个碱基,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该“十二肽”中的氨基酸只有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因此分子式为CXHYNZOWS的12肽,含有的赖氨酸的个数是(Z﹣12)个,C正确;
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由于肽链含有12个氨基酸,因此mRNA上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12 个,合成过程中tRNA最多是12个,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至少要到,把握至少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相关知识,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10.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水解后形成的2个氨基酸也要看成是肽链,即水解形成四个肽链,也就是说共需要水解4个肽键;水解四个肽键,就需要4个水分子参加,会形成4个氨基和4个羧基,同时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氧原子数目增加4个.
解:A、脱掉其中的2个丙氨酸,在丙氨酸的两侧各断裂一个肽键,因此肽键数目减少4个,故A正确;
B、断裂四个肽键,即水解形成4个氨基和4个羧基,故B正确;
C、此过程需要4个水分子参加水解,所以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故C正确;
D、此过程需要4个水分子参加水解,所以氧原子数目增加4个,D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1.(1)光照强度
(2)①A ②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左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到和实验开始时氧气浓度相同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实验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所以自变量是光照强度。(2)①由题可知,本实验横坐标是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A点距离较近,光合作用较强。②CD段指针偏转格数减小,说明氧气被消耗,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左侧浮力减小,指针左移。③曲线与横轴相交于E点,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到和实验开始时氧气浓度相同,指针不偏转。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11分)(1) 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2)细菌X 前1 
(3)活化巨噬  (4) a、d、f (2分)  (5)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解析】
试题分析:(1)B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故B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由图2可知注射血清的Ⅱ、Ⅳ组脾脏中活细菌数量变化趋势相同(活细菌数量增加较快),由这一信息可推知:相应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中细菌的繁殖。注射A组小鼠T细胞的Ⅰ组脾脏中活细菌数量基本不增加,说明相应T细胞对细菌X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即细菌X为胞内寄生菌。
⑵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的抗原发挥作用的,因此注射细菌X后获得的免疫只是针对细菌X,Ⅰ~Ⅳ小鼠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前都必须先注射细菌X。从实验结果图可知,注射T细胞与血清是在感染的后一天,也将注射细菌X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前一天。
⑶由图3中三曲线对比可知:活化巨噬细胞可有效杀伤细菌X。
⑷如果假设成立,则培养过活化了T细胞的培养液中应该含物质,这种物质对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如果巨噬细胞得以激活,就可以杀死X细菌,可见实验中应该选择的材料是a、d与f。?
⑸从实验一来看,是要研究对细菌X起作用的是T细胞还是血清中的抗体,从实验二来看是在研究是活化T细胞对细菌X的作用还是活化T细胞产生的物质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综合来看是研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原理。?
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实验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13.(2)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3)持续通入N2 持续通入空气
(5)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A套变浑浊,B套变浑浊,C套不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
【解析】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