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人教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1.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
A.第4周期 B.第5周期
C.第6周期 D.第7周期
解析:选项中第七周期尚未排满。
答案:C
2.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中,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 )
A.ⅠA B.ⅢB
C.Ⅷ D.ⅦA
解析:ⅢB族有镧系和锕系的元素。
答案:B
3.M2+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0族 B.第二周期Ⅷ族
C.第二周期ⅡA族 D.第三周期ⅡA族
答案:D
4.前几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答案:C
5.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氧、硫、钠 B.氯、溴、碘
C.钠、镁、氮 D.碳、硅、钾
答案:B
6.下列各组中的元素,同属于第3周期的是( )
A.氧、碳、氮 B.钠、铝、硅
C.镁、铝、氧 D.氯、溴、碘
答案:B
7.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 )
A.第六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ⅥA族
C.第七周期第ⅦA族 D.第八周期第ⅥA族
答案:B
8.(双选题)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位于( )
A.ⅢA B.ⅣA
C.ⅢB D.ⅠA
解析:短周期中第ⅡA族之后是第ⅢA族,而长周期第ⅡA族之后是第ⅢB族。
答案:AC
9.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元素A、B、C,A与B同周期,B与C同主族,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A可能是在B的左或右,C可能是在B 的上或下,根据原子序数是整数判断得出,A在B的右边,C在B的上边。
答案:氯 硫 氧
10.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选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是________,Z是________,W是________;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答案:(1)否 同周期相邻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必定是3的倍数
(2)氮 氧 硫
(3)(NH4)2SO4
化学·必修2(人教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碱金属元素
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解析:满足条件的元素有H、Li、He三种,它们包含了A、B、C三个选项。
答案:D
2.下列关于碱金属按Li、Na、K、Rb、Cs的顺序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
B.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递减
C.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
解析: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物。
答案:C
3.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密度:Li<Na<K<Rb<Cs
D.碱性:LiOH>NaOH>KOH
答案:A
4.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
A.钾的密度比钠小
B.钾的熔点比钠低
C.钾原子比钠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
答案:C
5.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下,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答案:D
6.Na和Na+两种粒子,不相同的是( )
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原子序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7.(双选题)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2O(M指碱金属)
B.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C.所形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答案:AD
8.(双选题)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则关于铯及其化合物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s密度比水要小,能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
B.Cs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C.Cs2CO3加热时易分解成CO2和Cs2O
D.CsOH是强碱,碱性比KOH强
答案:AC
9.(双选题)当水和铷与另一碱金属的合金7.8 g完全反应时,放出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0.2 g,则合金中另一金属可能是( )
A.锂 B.钠
C.钾 D.铯
解析:根据生产氢气的量,可得出消耗的碱金属是0.2 mol,由于是铷的合金,0.2 mol该金属的质量应小于7.8 g,故可能是锂或钠。
答案:AB
10.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操作步骤: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气体。同时观察大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头针上的钠块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建议直接在导管口来点燃验证产生的气体,这种建议合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钠过大容易产生爆炸,太小则现象不明显
(2)不合理;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验纯
(3)2Na + 2H2O===2NaOH + H2↑
化学·必修2(人教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卤族元素
1.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和氟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答案:C
2.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
C.卤化氢稳定性为HF>HCl>HBr>HI
D.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
答案:A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各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答案:D
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解析:氯化碘性质类似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根据化合价,氯化碘中碘呈+1价,生成次碘酸,氯呈-1价,生成氯化氢。
答案:B
5.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Cl2可从KBr溶液中氧化出Br2
D.F2可从NaCl溶液中氧化出Cl2
答案:D
6.向K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 )
A.KCl B.KCl和I2
C.KCl和Br2 D.KCl和KBr
答案:A
7. (双选题)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层颜色不变浅的是( )
A.KCl晶体 B.KI晶体
C.CCl4 D.Mg
解析:溴水中加入KCl不发生反应,颜色无明显变化,A项对;加入KI晶体后,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溶液颜色加深,B项对;加入CCl4后Br2被萃取到下层,水层颜色变浅,C项错;加入金属Mg后金属与溴反应,消耗Br2,颜色变浅,D项错。
答案:AB
8.(双选题) (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2、(OCN)2、Cl2、Br2、(CN)2、(SCN)2、I2、(SeCN)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
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
C.还原性:F-<OCN-<Br-<SCN-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D
9.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图所示)。由左端导入Cl2,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________色,B处棉球呈现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色。将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色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橙 黄 蓝 紫 固体 生成的碘单质冷却结晶
10.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顺序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 D.新制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D、B、C
(2)2I-+Cl2===I2+2Cl-
(3)I2+2NaOH===NaI+NaIO+H2O
化学·必修2(人教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4课时 核素 、同位素
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氕和氘 B.CO和CO2
C.金刚石和石墨 D.H2和D2
答案:A
2.某微粒用ZAR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子数=Z+A
答案:B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H、12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2040Ca和2042Ca、石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位素
C.11H和12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只要知道粒子的质子数,就一定能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C.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电子是没有质量的
D.分子的质子数等于该分子中各原子质子数之和
解析:有些原子没有中子,如氢,A项错;粒子可以指原子、分子、离子,B项错;电子不是没有质量,而是很小可以忽略,C项错。
答案:D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1H和1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答案: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微粒一定是由同一元素组成 ②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一种是分子,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由同种元素构成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微粒可以指原子、分子、离子,故①错;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微粒,即所带电荷相等,要么都是分子,要么都是离子,故②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各种核素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不能直接得到其质量数,故⑤错。
答案:B
7.(双选题)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在天然的单质中,这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此元素有3种不同的同位素
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80
C.同位素79X占原子总数的
D.X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解析:根据题意,只有两种核素,其质量数分别是79和81。
答案:CD
8.重水a与普通水b分别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B.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C.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D.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解析:重水中的氘质量数为2,只有当a、b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时候,才会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但质量不同。
答案:C
9.完成下列表格。
粒子
符号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质量数
(A)
用ZAX
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1735C
⑤H
11H
答案:①10 188O ②13 1327Al ③40 1840Ar
④17 18 35 ⑤1 0 1
10.有A、B、C、D、E 5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C元素有3种同位素C1、C2、C3,自然界里含量最多的是C1,C3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C1、C2、C33种原子的符号:
C1________,C2________,C3________。
(3)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见的E原子与C2形成的分子中含________个中子。
答案:(1)F Na H N C (2)11H
12H(D) 13H(T) (3)NaF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