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大象版期末模拟试卷 必修一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2.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www.21-cn-jy.com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3.“柏拉图的《理想国》始终都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就是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守其序,各司其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秩序与和谐。” 那么,“正义”的实质是指2·1·c·n·j·y
A.实现社会各等级的平等与公正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实现社会最高权力的三权分立 D.维护平民的民主权利
4.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他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入京
5.《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维护
7. 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
D.以上的说法全部都不对
8.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三罢”斗争出现 D.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9.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10.当今朝鲜平壤火车站附近的一幅反美标语牌,上面大致内容是“滚出去!你没有资格赖在这里(朝鲜半岛)!”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依然在当前存在 B.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遭到谴责 D.国家统一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11.二战后美国的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12.如果要给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13.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14.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5.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16.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17.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18.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19.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
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20.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21cnjy.com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题型注释)
是非题(本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22.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2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到明朝被废除。21·cn·jy·com
24.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5.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行政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27.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2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帝国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30.《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题型注释)
31.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2-1-c-n-j-y
材料一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21*cnjy*com
……
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梁启超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从准确意义讲,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
——《制度 战略 信仰 国运——刘亚洲空军上将谈甲午战争》
材料二
徐国琦认真考察梳理了这一时期政府的外交文件后得出结论: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从大战伊始,段祺瑞政府就责令对外人员每日收集大量情报,掌握欧战最新动态,以备随时调整外交政策。以梁启超、陈独秀、张君劢为代表的文化领袖们更是密切关注战事,积极撰文鼓吹,探讨大战为中国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精英们更坚定了参战的信心,希望在欧战中大显身手,获得战后平等地位。【出处:21教育名师】
——《中国与大战》:铭记中国的1918
材料三
中国渴望加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和强大的国家,这种国家主义的观念催生了中国的革命、内部革新以及国家转型。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活力就在于她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融合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political nationalism)、文化上的破坏偶像(cultural iconoclasm)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diplomatic internationalism)。【版权所有:21教育】
——《徐国琦:“没有一战,何来五四?”——徐国琦教授访谈录》
(1)阅读材料一,按照“甲午之败是国家之败”的思路,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4分)如何理解“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积极参战的目的。(3分)从材料二看,哪些因素为中国参战提供了条件?(3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两个角度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6分)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与要求。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为政治所服务。汉武帝利用思想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儒家思想的独尊是由于汉朝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 项逻辑关系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符合事实。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2.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封驳”制度可知应该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门下省,备选中符合材料中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内容的有宋朝的通判、秦朝的御史大夫、元朝的行中书省,但比较来看C项中汉朝的内朝是决策机构,不是封驳机构,所以排除C项。D项中明朝的内阁不是封驳机构,所以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3.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实质”, 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维护的实际上仍然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因此选B。柏拉图仍然认为人有等级之分,AC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4.A
【解析】
试题分析:“缔造者们言行不一,理想中的平等与现实中的等级森严形成尖锐对比,这使这些贫民极其失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爆发前夕,洪秀全等人宣扬人人平等,共建天国。而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故选A。C项并未建立一个政权;BD项反映的是列强侵略,并未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5.B
【解析】
试题分析:“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龙凤花纹为皇室专用花纹,民间不准应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维护皇室的权威。故此题应选B项【来源:21cnj*y.co*m】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6.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是罗马哪个阶级的财产问题。材料中只是一个案例,不是罗马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所以排除C项。D项的错误原因与A项相同。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7.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对材料内容理解错误,将两个都原则弄反了。C项内容明显错误,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除了他统一全国外还包括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他的统一措施,所以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
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转折点。题干所以提的是“根本因素”一般都是从经济角度思考。所以答案选B。21教育网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
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1770年”时间可知英国已经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所以答案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过程
10.C
【解析】
试题分析:两极格局在1991年瓦解,A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BD与题意无关;既然是反美标语牌,只能是反映了朝鲜人民对美国在朝鲜半岛的霸权政策的一种不满,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11.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虽然都很强大,但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因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实际上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的情形,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反映了欧洲的复兴和走向联合的道路,而“$”(美元)与“镰刀斧头”(共产主义)则代表了美苏在欧洲的冷战对峙,所以综合上述内容,图片整体反映的是二战后欧洲的格局,故答案选C,A B D三项图片信息不能直接显示。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1972—1978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项表述过于绝对,“始终”一词表述错误;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美贸易发展此时文革尚未结束; D项发生在1971年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14.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所提供的时间是1917年,所以应该排除掉AD两项,根据图片里说到的“拈香行跪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可以看出是其所为有尊孔复古的色彩,故应排除C,所以应该是体现B,辛亥革命虽然发生了好几年了,但是仍然有守旧官僚和守旧行为以及守旧思想存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察学生有效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比如一五计划期间很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结合图片的信息,可以判断出B图反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A项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沿海,没有体现东北地区,不符合材料要求;C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也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分布比较均匀,东中西都有,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特征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制词:不能。秦汉至明清,县级政区都是县,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至隋唐时变为统县政区,清朝则为县级政区,故B项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为中央集权服务,故C项“促进了地方自主性”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从简表可知,秦汉与隋唐是两级制,而魏晋南北朝、宋金、元明清都是三级制,故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从汉至元政治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制21*cnjy*com
17.CADB(依次为3,1,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反映的是清朝雍正以后的中央权力分配图,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跪受笔录,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传达皇帝命令给地方和各部;内阁与军机处同为中枢机构。www-2-1-cnjy-com
考点: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康乾盛世(上)·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ACB(得分依次为3,1,1,0)
【解析】
试题分析:珪是象征爵位的玉器,成王用桐叶作为珪赏叔虞,反映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桐叶封弟,国名依然是唐;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可见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遂封叔虞于唐,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考点: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19.BADC(得分依次为3,1,1,0)
【解析】
试题分析: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即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决策权的转变是政体变化的主要特征,B是为最佳选项。
帝国时期版图不断扩大,管辖范围越来越广,适应形势的需要,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公民大会名存实亡。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帝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体现了一国两制原则,D正确;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权力分配的形式,A排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高于地方自治原则,B排除;主权平等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C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21.A
22.B
23.B
24.B
25.A
26.B
27.A
28.B
29.B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1.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故选A。
2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是维系“分”的血缘纽带。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
2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故选B。
24.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政制度。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B。
25.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选A。
2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区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故选B。
27.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西方近代法制产生重大影响。故选A。
2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选B。
2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故选B。
30.《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但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故选B。
考点: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在解答时必须仔细辨析命题的设错方式,以免被一些错综纷繁的干扰因素所迷惑。
31.
(1)原因:此前洋务运动只涉及器物变革,(2分)而君主专制制度、封建文化传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腐败的封建国家(2分) ;
理解: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启蒙意义;“实业救国”,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4分)(两个即给分)
(2)目的:收回山东主权(1分);获得国际平等地位。(2分)
条件:北洋军阀政府积极运作;文化精英积极鼓吹,出谋划策;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3分)
(3)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
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以战胜国身份参与巴黎和会,拒绝在不合理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之后加入国联,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收回山东的主权和部分权利。(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及影响的的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时要结合材料,从材料的内容区分析解答。如材料“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中国则恰恰相反。结合甲午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解答“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与一战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精英们更坚定了参战的信心,希望在欧战中大显身手,获得战后平等地位。”可知其目的。由材料“……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以梁启超、陈独秀、张君劢为代表的文化领袖们更是密切关注战事,积极撰文鼓吹,探讨大战为中国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可归纳出中国参战的条件。
(3)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两个角度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然后结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地位及和会对中国国内局势的影响分析回答。
考点: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战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32.答案要点: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还提供了下面的答案可以参考一下。
修改建议:
1.增加民国政府的抗日的内容
2.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
修改理由:1960年的教材深深烙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念,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作用。该教材是革命史观的产物。应该客观的看待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积极作用。
注意: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