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将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分析、描述等教学语言进行学习,同时运用问答法和任务驱动的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立意定为:权力的天平。本课紧紧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过程,实际上是王权和议会力量消长的过程,也就是权力的天平动态变化过程。总的趋势为王权逐渐的下降(专制的特征逐渐弱化),议会的权力逐渐上升(民主的特征逐渐强化)。设计了三个部分内容分别对应三张权力天平图,第一部分“英国传统:背景”,对应第一张天平图,国王和议会之间是妥协的关系,了解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的传统和背景;第二部分“殊死搏斗:过程”对应第二张天平图,国王和议会是较量的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主要分为革命开始、革命高潮、革命反复、革命结束;第三部分“旧瓶新酒:评价”对应第三张天平图,即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后,国王和议会是调和的关系,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本质。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悟历史发展的道路:在传统中变革。教师通过展示文献、图片史料、视频材料,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创设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历史。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17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本课与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起呈现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过程。本单元所处的宏观时代为资本主义开始的时段,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承前启后。 本课由“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的发生”以及“《权利法案》”这三个子目构成。内容主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评价。在设计本课也按照这样一种时间和逻辑顺序作为线索。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新航路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等内容,也就为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意义提供了认知基础。本课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对此,本设计通过大量的图片、详实的史料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用三张权力的天平图,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2.知道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与过程,其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观点。(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线索,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长期性,而妥协原则也成了近代以来英国乃至世界立宪政治的基本原则。(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学习,进一步分析英国资产阶级的影响,理解君主立宪政体的进步性,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逐渐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意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5.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认识到从传统中变革的历史发展道路,并从中寻找对于我国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特点、意义;《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二)教学难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君主立宪制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史料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解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被催婚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议会敢于提出不给女王拨款来催婚的做法? 听教师讲解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被催婚的故事,进行思考。 通过伊丽莎白女王被催婚的故事引导学生对英国的传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英国传统:背景 这就要从1215年的《大宪章》开始说起。 (一)法律传统 首先展示《大宪章》部分内容。《大宪章》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大宪章》后逐渐确立了什么基本原则? 材料一: 第12条规定:“未经全国广泛协商,不得在朕之国家征收任何代役金或摊派任何捐助,仅以下三种情况例外……。” 第39条规定:“任何自由人将不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流放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受到伤害,朕亦不会对之施加暴力或派人对之施加暴力,除非通过其平等人士之合法裁决或通过英格兰法裁决。”——陈国华译《大宪章》 (二)政治传统 英国在政治上有怎样的传统? 材料二:13世纪中叶,平民代表—乡村骑士和城市平民—先后进入议会。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两院制。由上下两院构成,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下院成员由选举产生,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阎照详《英国政治制史》 进一步解读议会代表“民主” 通过史料得出英国传统上议会和国王是妥协的关系——引出第一张天平图。 革命背景 【探究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80-81页,填写表格,找出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和议会的对立,国王和议会之间矛盾激化。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限制王权 学生: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学生:议会制度,议会掌握征税权 学生思考、填写表格。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补充英国法律传统和政治传统。英国的传统是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为英王加强专制统治,和议会矛盾激化,进而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做了铺垫。 通过对议会成员构成的解读,得出议会代表“王国”象征着“民主”。为认识到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历史的必然做铺垫,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引导学生全面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深刻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二、殊死搏斗:过程 (一)反抗国王 维护议会——革命开始 【陈述】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会不断抨击国王专权,而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内战,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得出英国议会和国王是较量的关系——引出第二张天平图,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和议会处于殊死搏斗中,权力的天平剧烈上下波动,教师播放国王和议会权力的动态变化的视频。 (二)处死国王 建共和国——革命高潮 【陈述】1649年查理一世被压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出示材料,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千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通过底层人民的表现展示历史。 (三)护国主制 王朝复辟——革命反复 通过伏尔泰对护国主克伦威尔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其建立了护国主的个人专权统治。这并不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所以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 展示国王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复辟 (四)光荣革命 议会掌权——革命结束 材料三: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统编版教材第82页 【总结】英国1688年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除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住英国,并且这次政权的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此后,英国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总结】英国资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1688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请同学根据时间轴填写历史事件。 【探究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特点? 【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长期性、曲折性、妥协性、渐进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对于处死查理一世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了解革命反复的相关史实。 学生:阅读ppt的史料,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小组讨论并充分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及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动态变化有整体认知。 展示在百姓的心中国王地位较高,为复辟王朝做铺垫,展现君主立宪制度保留国王,有一定民意基础。 帮助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并掌握其特点。 展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进一步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的历史思维。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教学中渗透唯物史观素养。
三、旧瓶新酒:评价 (一)革命成果 【陈述】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出示以下材料,并提出探究问题。 材料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统编版教材第83页 【探究三】《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总的来说是限制王权,具体来说是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干涉言论自由) (二)革命影响 【探究四】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怎样的影响?(材料五、材料六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材料七是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五: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六: 从1689年到18世纪初,英国议会又通过一系列法案,奠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使英国顺利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重要过渡,这就既为17世纪40年以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划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又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阎照祥《英国史》 【总结】通过材料五、材料六的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得出第三张天平。 材料七: 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三)制度本质 出示以下材料,提出1701年《王位继承法》做出了什么规定?(议会可以议立新君) 材料八: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玛丽若无子女,由安妮公主继位,安妮若无子女,王位转给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索菲亚及其后代……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议会的地位已经确定了,英国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姜守明《英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宗教因素》 【总结】从1689年到18世纪初,英国议会又通过一系列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和法律基础。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王位继承法》,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主权不在国王,而在议会的手中。 (四)历史启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内战、克伦威尔的个人专权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最后在议会的妥协下发动了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同样,《权利法案》的出台也体现了相互妥协的原则。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权利法案》的目的是限制王权。 学生阅读史料,分小组思考教师提出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并进行回答。 对比英国光荣革命后,英王和议会的权力大小的变化,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出议会可以议立新君,并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的所有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大胆的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深度解读《权利法案》设置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深化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通过分析文字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紧扣通过用权力的天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展示王权和议会力量消长的过程立意。 通过对《王位继承法的》解读,深入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英国的主权不在国王,而在议会的手中。 引导学生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革命中的妥协原则,在英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立宪中得到了肯定和运用。而妥协的原则来自于英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得出一条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发展道路:在传统与变革中找到了妥协的道路,变革融入传统,并形成新的传统,而新的变革又会发生,无穷无尽。对于我国也有借鉴参考的意义,从而培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小结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它的确立符合英国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的民主化使国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君主立宪制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英国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条历史发展道路,那就是在妥协的原则下,在传统里变革。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史为鉴,感悟历史,拥有世界的眼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提出对我国发展建设的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以权力的天平变化作为线索,紧紧围绕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过程实际上是王权和议会力量消长的过程,线索清晰,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评价,领悟在传统中变革的历史发展道路,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博采众长,提出对我国发展建设的思考。 在准备《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一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加上大量的史实,要解释较多的概念,加上“君主立宪制度”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空缺,让自己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本课教学内容较多,主要采取讲授法和问答法,学生活动设计较少,这是本课需要改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