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鲁教版期末模拟试卷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鲁教版期末模拟试卷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4 10:3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鲁教版期末模拟试卷必修一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崔嵬 谪居 弩马 扪心自问 B. 青冢 饿殍 红绡 契而不舍
C. 骐骥 庠序 浮躁 余勇可贾 D. 峥嵘 惘然 攀缘 以手抚赝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幽咽(yàn) 数罟(cù) 渚清沙白(zhǔ)
B.朔漠(shuò) 迸发(bèng) 嘈杂(cāo) 磨牙吮血(shǔn)
C.飞湍(tuān) 蛟龙(jiāo) 宵柝(chè) 呕哑嘲哳(ōu)
D.猿猱(náo) 贾人(gǔ) 砧声(zhēn) 钿头银篦(diàn)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劝学 鼓励、劝勉 B木直中绳 符合
C而绝江河 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 尝试
4.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5.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B.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
C蚓无爪牙之利 D而闻者彰
6.与“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岁女童手持小刀扬言要与打伤爷爷且拒付赔偿的工商所长决斗,这“湖南最牛约架”,难道不能不说是“官民对立”的社会情绪的又一表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继“大裤衩”“秋裤装”“比基尼”后,浙江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近日又被网友调侃外形酷似翻起来的“马桶盖”。www-2-1-cnjy-com
C.通过社会机构的调查,90后纷纷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急于摆脱巨大的生存压力是主要原因。
D.浙江虐童事件暴露了我国幼教工作的种种问题,而虐童案被撤销又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司法的尴尬局面。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语言模糊不清,塑造的形象怪异偏激,令人不忍卒读。中学生容易模仿这些作品,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不利影响。2-1-c-n-j-y
B.很多人听到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 500元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一片哗然。尤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工薪阶层,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版权所有:21教育】
C.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D.现在,书法差已经成了中小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字体依然稚嫩,歪歪扭扭;还有的学生故作潇洒,字迹龙飞凤舞,无法辨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当大多数人在用钱计算生活的时候,“乐价比”则______人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在心理上是否物超所值。
(2)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他对军队有着一种本能的难以割舍的______,部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让他魂牵梦萦,继而流淌于笔端。
(3)为了倾听和触摸沙漠,我把我全部的感官都打开到了______,因此我听到了不可能再听到的天籁,看见了不可能再见到的纯净的颜色。
A.提议 情节 极限
B.提倡 情结 极致
C.提议 情节 极致
D.提倡 情结 极限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钢毅 懦弱 坚如磬石 首鼠两端
B.简朴 奢糜 因陋就俭 暴殄天物
C.谦卑 狂妄 虚怀若谷 趾高气扬
D.勤勉 懈殆 披星带月 游手好闲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www.21-cn-jy.com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语者只使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做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直到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因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纸上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阿尔韦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时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得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能力更强。
11.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12.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  )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变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①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诘、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注: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数:计算,列举
C.道其风俗之美 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
15.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耸然而特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辟地以为亭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盖天下之平久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其皆出于此乎
16.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孔子曰:何陋之有
B.甚矣,汝之不惠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微斯人,吾谁与归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21cnjy.com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第Ⅱ卷(114分)
评卷人
得分
四、默写(题型注释)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3)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6)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20.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
21.请为下面这条新闻拟一则标题。
日前,“神九”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顺利完成这场天地接力的最后一棒。经过13天的太空飞行,3名宇航员的健康状况成为关注焦点。据悉,航天员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期间,首要任务是补水。“补水在出舱前就已完成”。着陆场系统医监医保人员介绍,回来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充体液,在空间的时候,对体液的需求量变少了,回到地面以后会处于一种脱水状态,所以要补水。21教育网
“补给航天员的不光是水,主要是恢复航天员体力和能量的复合液体,叫后恢复营养液,其主要成分有电解质液及其他能量合剂,促进航天员尽快恢复体能。”着陆场系统医监医保副主任刘建中说。刘副主任所说的电解质,由钠、钾、钙、镁等离子组成,是人体体液中用于维持体内正常代谢的重要成分。21·cn·jy·com
评卷人
得分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走进高中,你就实实在在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让人担忧的年龄。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21·世纪*教育网
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哪些感人的经历?你见过哪些动人的风景?你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请以“青春的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的“弩马”应当写作“驽马”,B项“契而不舍”应改为“锲而不舍”,D项的“以手抚赝”应改为“以手抚膺”。此题考查考生对字形的识记,考生在记忆时可将字形相近的字对比记忆。【来源:21cnj*y.co*m】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咽”是个多音字,有三种读音,当它是名词,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时念“yān”;当它是动词,指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时念“yàn”;当它是动词,指阻塞或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时念“yè”。B项“嘈”字念“cáo”。C项“柝”,指打更用得梆子,念“tuò”,这个字要与“坼(chè)”字区别开来。此题的字音大多来自课本,考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常见的字音字义。【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D
【解析】尝,曾经。
4.C
【解析】A知通智,B生通性,D有通又,暴通曝。
5.D
【解析】A金,B博学,C爪牙。
6.C
【解析】定语后置,其他是判断句。
7.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滥用否定词,造成不合逻辑,应将“难道不能不说”的三重否定改为“难道不能说”这样的肯定陈述。B项,语序不当,“近日”应移到“浙江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前。C项,成分残缺,“通过社会机构的调查”后面应加上“可知”这一谓语。
8.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不忍卒读”是说文章的内容悲惨动人,让人无法看下去;不能用于品鉴形象。B项,“一片哗然”是贬义词,不合语境。D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表达的意思跟语境相反。
9.D
【解析】
试题分析: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建议供大家讨论。提倡: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根据语境,应选“提倡”。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根据语境,应选“情结”。极限:最高的限度。极致:最高境界,最大程度。“极限”侧重机能与功能,“极致”侧重精神境界,根据语境可知,应选“极限”。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钢—刚,磬—磐;B项,糜—靡,俭—简;D项,殆—怠,带—戴。
11.B
12.C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11.原文说“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是“忽视”而非“排除”。
试题分析:
12.原文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选项省去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扩大了范围。2·1·c·n·j·y
试题分析:
13.A项,原文没有提及“双语”与“思维”的关系,“避免大脑衰退”更无从谈起。B项,本文只是谈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对人的大脑产生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对文化的影响,“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在文中也就无依据。D项,原文的意思是,频繁切换语言,能使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从而忽视干扰,选项中的说法过于肯定。
14.A
15.C
16.C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14.按:查核。
试题分析:
15.C项,均为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B项,介词,把;介词,用。D项,代词,那;语气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
试题分析:
16.例句与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主谓倒装句;D项宾语前置句。
试题分析:
17.A项,原文是“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18.
(1).渚清沙白鸟飞回 (2).犹抱琵琶半遮面(3).庄生晓梦迷蝴蝶
(4).小楼昨夜又东风(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21*cnjy*com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0.“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
试题分析:
19.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白该诗中的人物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诗句的描写中明显感觉到诗歌塑造了一个闲适、喜爱自然景色的诗人形象。
试题分析:
20.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即常说的“诗眼”的分析。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
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之感,增添了情趣。
21.神九宇航员安全着陆 补充电解质至关重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条新闻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神九安全着陆,二是宇航员需补充水质,并且是一种“复合液体”。拟写的标题应该涵盖以上内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略
【解析】
试题分析:“门槛”在此可以引申为:人生自然发展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经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障碍;面对这个阶段应该持有的态度……但总之,“门槛”才是关键词,而“青春”则是修饰“门槛”的。
立意:(1)跨过青春的门槛,迎来生命一个全新的境界。 (散文)
(2)青春期遇到的种种困惑,犹如一道道门槛,面对这些门槛,我们要如何克服?
(3)跨越青春门槛,我们要有×××的态度。
青春之美,美在青春之容貌,青春之活力,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情感。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可以回忆往昔的纯真岁月,留恋那美丽的童年少年时光;你也可张望成人世界的精彩,表达对成熟的渴望;你可以描绘壮丽的人生蓝图,喊一声青春的号子;你也可以评说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抒发将青春献给祖国的豪情壮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