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一、选择题
1.一位同学旅游时,观察到当地主食为面食,并且欣赏了腰鼓表演、参观了民居——窑洞。他的旅游地可能是 ( )
A.福建省 B.海南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2.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酷寒特点的是 ( )
B. C. D.
3.如下图,我国人民币50元背面的景观是 ( )
50元背面图
A.北京故宫 B.丽江古城 C.布达拉宫 D.龙门石窟
4.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内蒙、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原因是 ( )
A.厨艺高低 B.当地主要物产 C.经济水平高低 D.海拔高低
5.发源于河南省的戏曲是 ( )
A.越剧 B.京剧 C.豫剧 D.秦腔
6.我国南方地区的房屋坡度大、墙体薄的主要原因 ( )
A.降水多、气温低 B.降水多、气温高
C.降水少、气温高 D.降水少、气温低
7.生活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活动盛行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纬度较低,气候湿热
C.水源丰富,河湖众多 D.地势高,阳光照射强度大
8.我省种植的辣椒大部分运送到我国南方省区,有俗语“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9.藏袍是藏民的日常衣着。传统藏袍多用毛织品缝制,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的原因是 ( )
A.当地昼夜温差大 B.海拔高、气温低
C.当地畜牧业发达 D.当地空气稀薄、光照强
10.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依托绿水青山可以大力发展起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
A.畜牧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旅游业 D.采矿业
二、综合题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四大地理区域图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区域,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区域。
②区域中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所以居民多以米饭为主食;①区域中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所以居民多以面食为主食。
民居特点为墙体薄、窗户大、通风条件好的是 (填序号)区域;民居特点为墙体厚窗户小、密闭程度高的是 (填序号)区域。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民居,故本题选D。
2.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图是北极地区的冰屋,当地气候寒冷、终年酷寒,故本题选B。
3.C
【解析】人民币50元背面的建筑是拉萨的布达拉宫,故本题选C。
4.B
【解析】我国地形、气候、物产对人们饮食的材料、做法、口味等影响很大,故本题选B。
5.C
【解析】豫是河南省的简称,发源于河南省的地方戏曲被称为豫剧。故本题选C。
6.B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所以气温较低;南方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故本题选B。
7.B
【解析】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境内,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很大。故本题选B。
8.D
【解析】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潮湿、湿热,由于气候潮湿,我国南方的贵州、湖南、四川等省区喜食辣椒,辣椒的辛辣可以祛湿,故本题选D。
9.A
【解析】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时,敞襟长袖便于人们将袖子褪去系于腰间;夜晚气温低时,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故本题选A。
10.C
【解析】目前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逐渐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许多旅游胜地正以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吸引着人们前去参观。故本题选C。
11.(1)① ③
(2)水稻 小麦
(3)② 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自然环境对饮食、建筑的影响。(1)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所以在北方;敦煌莫高窟在甘肃,所以在西北地区。(2)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3)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北方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