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2 20:29:0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海南期末)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CH4和空气 B.H2和空气 C.CO2和空气 D.CO和空气
【答案】C
【知识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 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点燃二者的混合物,可能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不属于可燃性气体,缺乏可燃性气体,不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爆炸危险。
2.(2023九上·顺德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沼气可部分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C.煤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
D.石油能分馏出汽油、柴油等燃料
【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符合题意;
B、沼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以作燃料,沼气的应用,可部分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不符合题意;
C、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污染小,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符合题意;
D、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从石油中能分馏出汽油、柴油等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分析;
B、根据沼气主要成分可燃分析;
C、根据煤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分析;
D、根据石油的综合利用分析。
3.(2023九上·越秀期末)“十三五”时期广州市能源体系稳步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如图)。下列有关广州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的占比有所增加 B.化石能源仍是重要能源
C.石油的占比要继续降低 D.将会大力发展燃煤火电
【答案】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由图知,天然气的占比由5.6%变为8.9%,有所增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知,化石能源煤炭、汽油仍是重要能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石油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及有害气体,能源体系稳步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石油占比要继续降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及有害气体,大力发展燃煤火电,会影响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中数据,化石能源煤炭、汽油仍是重要能源,要合理深度使用分析。
4.(2023九上·海珠期末)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B.性质:具有可燃性
C.用途:根据甲烷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气的原料
D.制得: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
【答案】A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不是由原子组成的,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甲烷由C、H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烷中含氢元素,故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气的原料,不符合题意;
D、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可制得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甲烷具有可燃性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可制得甲烷分析。
5.(2023九上·海珠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
D.用炸药爆破拆除楼房,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答案】B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不是化工产品,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加工出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等,符合题意;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D、用炸药拆除危房,是利用炸药爆炸放出的能量,是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燃烧充分燃烧提高利用率分析;
B、根据石油为化工原料分析;
C、根据新能源种类分析;
D、根据燃烧发生爆炸是化学变化分析。
6.(2023九上·廊坊期末)在证据推理过程中可以培养科学思维,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故错误。
B.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质量不变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D. 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但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例如缓慢氧化。故错误。
故答案为: C。
【分析】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
7.(2023九上·长春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空气污染物
C.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D.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加速了空气流通,会加大火势,说法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C、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空气污染,节约传统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气有可燃性,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分析;
C、根据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分析;
D、根据氢气不纯点燃易爆炸分析。
8.(2022九上·鹤山期中)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不少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酒精为易燃液体物质,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内应张贴易燃液体标识;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酒精的可燃性分析。
9.(2021九上·西陵期末)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条件;
B、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然后迅速开窗,点火检查会点燃燃气,发生火灾;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
D、面粉厂内空气中飘散得有面粉,吸烟易点燃面粉发生火灾。
10.(2021九上·新兴期末)“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地震后,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后才能饮用
C.做氢气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答案】D
【知识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不能用电,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B.地震后,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才能饮用,不符合题意;
C.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故做氢气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D.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内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且含量较高,因此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应开窗通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天然气泄漏不能接触明火,需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分析;
B、根据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才能饮用分析;
C、根据氢气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D、根据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内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分析。
11.(2021九上·电白期末)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答案】C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 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然后再通过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所以该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镁与稀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填空题
13.(2023九上·富县期末)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1)化石燃料是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不可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合理即可);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根据新能源的种类分析。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2023九上·西安期末)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习俗。
(1)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2)吃饺子。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放鞭炮。鞭炮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
(3)N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反应前有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碳原子,反应后有2个钾原子、6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碳原子,所以X是N2。
【分析】(1)根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5.(2023九上·凤庆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金刚石 C.氮气
①食品包装袋中可填充的是   。
②可用于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
③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   、石油,它们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了氢气替代传统燃料丙烷(化学式为C3H8)作为新能源。请你再写出一种新能源:   。
【答案】(1)C;B;A
(2)煤;不可再生;;太阳能(合理均可)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保护气,故答案为:C;
②金刚石硬度较大,可以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故答案为:B;
③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作制冷剂,故答案为: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分析】(1)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性质确定对应用途;
(2)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16.(2021九上·谷城期末)2021年6月13日6时42分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的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 13”重大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安全无小事,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瞥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
【答案】管道天然气;上面;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可以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报警器应安装在上面,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容易在上方聚集。(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17.(2023九上·巴中期末)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是   循环(选填“水”或“碳”或“氧”)。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
(3)结合低碳生活主题,下列做法正确是____。(多选)
A.大力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答案】(1)水
(2)天然气
(3)A;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水;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3)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做法正确;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法不正确;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做法不正确;
D、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1)根据流程中既能做反应物又能做生成物的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3)根据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进行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新兴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
(2)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CO2还能在高温下与碳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上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   (填“有”或“无”)分子筛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双选)。
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E.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答案】(1)石油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
(4)210;有
(5)D;E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海水显酸性,则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可知,在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的情况下,甲醇的产率最高,则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
(5)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组成物质的碳元素,故A不正确;
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弱酸性,不会使雨水的pH<5.6,不会造成酸雨,故B不正确;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故D正确;
E、矿石碳化过程中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可能发生反应,故E正确。
故答案为:DE。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性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海南期末)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CH4和空气 B.H2和空气 C.CO2和空气 D.CO和空气
2.(2023九上·顺德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沼气可部分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C.煤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
D.石油能分馏出汽油、柴油等燃料
3.(2023九上·越秀期末)“十三五”时期广州市能源体系稳步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如图)。下列有关广州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的占比有所增加 B.化石能源仍是重要能源
C.石油的占比要继续降低 D.将会大力发展燃煤火电
4.(2023九上·海珠期末)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B.性质:具有可燃性
C.用途:根据甲烷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气的原料
D.制得: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
5.(2023九上·海珠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
D.用炸药爆破拆除楼房,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6.(2023九上·廊坊期末)在证据推理过程中可以培养科学思维,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7.(2023九上·长春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空气污染物
C.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D.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8.(2022九上·鹤山期中)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不少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9.(2021九上·西陵期末)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10.(2021九上·新兴期末)“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地震后,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后才能饮用
C.做氢气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11.(2021九上·电白期末)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2.(2021九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镁与稀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二、填空题
13.(2023九上·富县期末)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1)化石燃料是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2023九上·西安期末)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习俗。
(1)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2)吃饺子。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放鞭炮。鞭炮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
15.(2023九上·凤庆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金刚石 C.氮气
①食品包装袋中可填充的是   。
②可用于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
③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   、石油,它们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了氢气替代传统燃料丙烷(化学式为C3H8)作为新能源。请你再写出一种新能源:   。
16.(2021九上·谷城期末)2021年6月13日6时42分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的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 13”重大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安全无小事,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瞥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7.(2023九上·巴中期末)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是   循环(选填“水”或“碳”或“氧”)。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
(3)结合低碳生活主题,下列做法正确是____。(多选)
A.大力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四、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新兴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
(2)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CO2还能在高温下与碳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上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   (填“有”或“无”)分子筛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双选)。
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E.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 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点燃二者的混合物,可能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不属于可燃性气体,缺乏可燃性气体,不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爆炸危险。
2.【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符合题意;
B、沼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以作燃料,沼气的应用,可部分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不符合题意;
C、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污染小,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符合题意;
D、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从石油中能分馏出汽油、柴油等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分析;
B、根据沼气主要成分可燃分析;
C、根据煤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分析;
D、根据石油的综合利用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由图知,天然气的占比由5.6%变为8.9%,有所增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知,化石能源煤炭、汽油仍是重要能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石油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及有害气体,能源体系稳步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石油占比要继续降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及有害气体,大力发展燃煤火电,会影响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中数据,化石能源煤炭、汽油仍是重要能源,要合理深度使用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不是由原子组成的,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甲烷由C、H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烷中含氢元素,故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气的原料,不符合题意;
D、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可制得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甲烷具有可燃性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可制得甲烷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不是化工产品,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加工出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等,符合题意;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D、用炸药拆除危房,是利用炸药爆炸放出的能量,是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燃烧充分燃烧提高利用率分析;
B、根据石油为化工原料分析;
C、根据新能源种类分析;
D、根据燃烧发生爆炸是化学变化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故错误。
B.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质量不变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D. 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但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例如缓慢氧化。故错误。
故答案为: C。
【分析】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加速了空气流通,会加大火势,说法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C、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空气污染,节约传统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气有可燃性,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分析;
C、根据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分析;
D、根据氢气不纯点燃易爆炸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酒精为易燃液体物质,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内应张贴易燃液体标识;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酒精的可燃性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条件;
B、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然后迅速开窗,点火检查会点燃燃气,发生火灾;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
D、面粉厂内空气中飘散得有面粉,吸烟易点燃面粉发生火灾。
10.【答案】D
【知识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不能用电,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B.地震后,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才能饮用,不符合题意;
C.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故做氢气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D.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内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且含量较高,因此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应开窗通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天然气泄漏不能接触明火,需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分析;
B、根据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才能饮用分析;
C、根据氢气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D、根据豪华装修完的房屋内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 燃料电池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然后再通过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所以该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进行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3.【答案】(1)不可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合理即可);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根据新能源的种类分析。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
(3)N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反应前有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碳原子,反应后有2个钾原子、6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碳原子,所以X是N2。
【分析】(1)根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5.【答案】(1)C;B;A
(2)煤;不可再生;;太阳能(合理均可)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保护气,故答案为:C;
②金刚石硬度较大,可以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故答案为:B;
③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作制冷剂,故答案为:A;
(2)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分析】(1)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性质确定对应用途;
(2)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16.【答案】管道天然气;上面;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可以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报警器应安装在上面,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容易在上方聚集。(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17.【答案】(1)水
(2)天然气
(3)A;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水;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3)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做法正确;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法不正确;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做法不正确;
D、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1)根据流程中既能做反应物又能做生成物的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3)根据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进行分析。
18.【答案】(1)石油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
(4)210;有
(5)D;E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海水显酸性,则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可知,在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的情况下,甲醇的产率最高,则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
(5)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组成物质的碳元素,故A不正确;
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弱酸性,不会使雨水的pH<5.6,不会造成酸雨,故B不正确;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故D正确;
E、矿石碳化过程中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可能发生反应,故E正确。
故答案为:DE。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性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