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双语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左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失 B.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D.岩石圈属于外部圈层
2.结合图上图右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
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
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4.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
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相同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使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6.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7.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恒星——星光闪烁 B.行星——一闪即逝
C.星云——轮廓模糊 D.彗星——拖着长尼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出现日全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9.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太阳耀斑的强弱 B.日冕物质抛射量的多少
C.日珥爆发的强弱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10.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中,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个事件发生在(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2022年6月19日,长相奇特的三眼恐龙虾又在澳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稻池里被发现。据专家介绍,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2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因为和恐龙共同度过一个地质年代而得名。下左图为被发现的三眼恐龙虾照片,右图是地质年代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材料推断,三眼恐龙虾和恐龙共同度过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中生代 C.古生代 D.新生代
12.“恐龙时代”是地质历史上的重要造煤时期,当时的主要成煤植物种类是( )
A.海生藻类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3.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元古宙中后期
B.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太古宙形成雏形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出现了个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
D.新生代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大气圈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C.岩石圈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D.生物圈是最重要的圈层,由生物组成
15.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二、非选择题
16.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是太阳系模式的一部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和⑤在它们之间存在一个________带。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地球的天然卫星是________。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横线上。
A.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B.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
①地球温度适宜______。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______。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截至2017年3月27日,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已绕火星飞行5万圈,MRO抵达火星轨道已经11年,这个航天器目前状态良好。据研究,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
材料二 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地球数据均为1)。
行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轨道半径(天文单位) 0.720 1.000 1.524
公转周期 0.62年 1.00年 1.88年
自转周期 243.69天 1.00天 1.03天
质量 0.82 1.00 0.11
体积 0.86 1.00 0.15
表面温度 737 K 288 K 210 K
大气主要成分 CO2、N2 N2、O2 CO2、N2
(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 星;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2)从结构特征看,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
(3)根据数据,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颗天体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主要原因是 。
(4)根据上表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
行星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金星 质量、体积与地球接近 温度高 共性:缺乏 ④
火星 ① 与地球接近;表面温度与地球差别不大 ② 小 ③ 小
(5)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情有独钟,为什么?
18.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19.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面;②__________面;③曲线代表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__。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失,A正确;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竖波和横波速度都增加,A错误;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在E图层内检测不到,B错误;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C正确;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圈层为莫霍面之上的地壳,地壳厚度与距海远近不存在正比关系,A错误;读图可知海拔越高,地壳厚度整体越大,B错误;横波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会突然消失,但经过莫霍面时不会消失,C错误;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模上部,即②圈层的上部,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评估地震造成的破坏性,需要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类活动强度,震源处位于地下10千米,没有人类活动,不是破坏最严重的地点,A错误;地震发生时,横波造成地面物体前后或左右摇晃,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囊感明显,B正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极,本次地震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的震级相同,C错误;烈度是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喀则市与拉萨市的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性能等不同,故烈度不同,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太阳系所包含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A正确;土星、木星均与地球不相邻,B、C、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C正确;水星、金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恒星能自身发光,故看起来星光闪烁,A正确;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而不是行星,B不正确;星云由弥散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看起来轮廓模糊,C正确;彗星拖着长彗尾,D正确;但本题选择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8.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人类肉眼能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部分,图中日全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A正确;只有当发生日全食时,或借助工具我们才能看到太阳大气层的其它部分如色球层、日冕层等,B、C错误;对流层是地球的大气层结构,不属于太阳的大气层,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日珥等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A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三眼恐龙虾2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读图可知2亿年前地质年代正是中生代,B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裸子植物为主;中生代末期大量裸子植物死亡,埋藏于地层中,在漫长岁月后形成了煤炭,C正确。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太古宙中后期,A错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古生代形成雏形,B错误;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D错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C正确。故选C。
16.答案:(1)③
(2)小行星
(3)太阳;地球;太阳;月球
(4)B;A
解析:(1)根据图片,地球是太阳系自内向外的第三颗行星,对应图中的③。
(2)按照距离太阳远近,图中④是火星,⑤是木星,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4)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适中,加上公转自转周期适当,使地球温度适宜生命的生存和繁衍,对应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使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为生命提供保护和氧气,对应A。
17.答案:(1)行;太阳系
(2)类地行
(3)金星;金星是这三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4)自转周期;质量;体积;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
(5)火星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表面温度较为适宜;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解析:(1)考查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行星,它们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2)读表可知,金星、地球和火星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相似,属于类地行星。
(3)金星是这三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
(4)金星和火星同为类地行星,根据行星质量、体积的大小,自转与公转周期等地理要素的影响来分析表中移居行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5)根据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分析即可。
18.答案:(1)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解析:(1)读图,甲地位于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数长。所以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重最大。
(2)乙地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
(3)根据等值线分布判断,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9.答案:(1)莫霍 古登堡 纵波 横波
(2)地核 地幔 地壳
解析:(1)由于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根据这一特点,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是莫霍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增加)、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故结合图中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判断①为莫霍面,②为古登堡面,③为纵波波速变化曲线,④为横波波速变化曲线。
(2)据上题,地球内部圈层(从上到下)分为地壳、地幔、地核。故A为外核(地核分内核和外核)、B为地幔、C为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