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9 19: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某校研学活动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组织学生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所在地参观,他们要(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余姚
2. 下列关于我国古人类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B.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C. 北京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 D. 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
3. 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直立行走 B. 人工取火 C. 使用打制石器 D. 过群居生活
4.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模拟某古人类生活场景,多媒体展示的背景画面是干栏式房屋。该古人类可能是(  )
A. 半坡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5.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得出此结论的可靠证据是(  )
A. 传说 B. 化石 C. 文字记载 D. 电脑记录
6. 如图是我国远古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这种房屋出现于(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7. 如图中的文物,稻谷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同时代遗址的考古中极为罕见。陶体上的猪憨态可掬,反映了当时已驯化和饲养家畜。这些文物所属原始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居民
8. “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导致风雨大作,难辨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了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对于以上文字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上文字描述的是阪泉大战 B. 战争双方是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C. 以上文字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情景 D. 战争阻碍了华夏族的形成
9. 下列传说中的人物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尧 B. 舜 C. 鲧 D. 炎帝和黄帝
10. 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  )
A. 原始人群时期 B. 山顶洞人时期
C.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11. 尧舜禹时期,盛行的部落首领选举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12. 公元前21世纪,一个治水有功的英雄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位“英雄”指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大禹 D. 商汤
13. 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虽亡国之君不同,然而其灭亡却体现出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夏商周的灭亡,主要是因为(  )
A.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14. 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 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
C. 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 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
15.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下列考古发现能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B. 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
C. 三星堆青铜面具 D. 四羊方尊
16. 王慧和她的同学正在进行历史课本剧《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表演,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老人正在制作骨器、角器 B. 小孩正在家中喂猪
C. 妇女们正在制作彩陶 D. 男丁在田间用铁犁耕地
17.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秦 简--湖南龙山里耶 B. 周敦颐--湖南新田县
C. 陶 铸--湖南祁阳县 D.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
18.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撰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也先后北上争霸,它们是(  )
A. 齐国、宋国 B. 晋国、楚国 C. 秦国、齐国 D. 吴国、越国
19. 铁农具推广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 B. 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C. 为兴修水利创造条件 D. 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0.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等。这说明甲骨文(  )
A. 反映了书法发展历程 B. 反映了汉字演变进程
C. 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D. 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
21. 学习历史应该以史为鉴,接受前人教训,警示后人不再犯错。学习了夏商周的历史,我们发现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暴虐妄为,失去民心,致使王朝灭亡,后人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C. 任用贤才,勤政爱民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22.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23. 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这项水利工程是要作用
部位 主要作用
鱼嘴 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永济渠 D. 江南河
24. 《诗经 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 春秋争霸 B. 商鞅变法 C. 战国兼并 D. 楚汉之争
25.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分封制已土崩瓦解 B. 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
C.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本】
材料一:①《老子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②《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孟子 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④《韩非子 扬权第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⑤《荀子 王制》: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⑥《管子 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 材料一中,能说明“以民为本”思想主张的有: ______ 。(填写序号)
【民生】
材料二:汉高祖下令兵士罢遣归家,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还下令:“民以饥馑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高祖统一全国不久,即定下“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的制度。
——裘斌,齐陈骏《试论中国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及其当代价值》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分析这一政策的作用。
【民意】
民心民意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
材料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陈胜和吴广在鱼腹中置丹字帛书,写道:“陈胜王”,又在宿营地附近丛祠中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作为宣传鼓动形式。得到了众戍卒的响应和拥护。起义从起事到失败只经历了6个月时间,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四:困于土地兼并、赋役剥削和天灾的农民大批破产流亡。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在民间传播道教,并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号为天平道。十余年间,其信徒多至数十万,皆听张角号令。(在184年二月)举事,黄巾军虽在起事之前组织严密,起事之后却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基本是各自为战。起义失败,经过起义的打击,东汉政权濒于崩溃。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 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两次农民起义的名称。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两次农民起义的共同特点。
【民智】
(4) 仿照示例,从下列图片①②中任选一幅,介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解说词示例
名称:甲骨文;
时期:商朝;
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选择图片: ______ 。(填序号)
解说词
名称: ______ 。
时期: ______ 。
地位: ______ 。
27. 看图写国家
如图是《战国形势图》,请写出①②③④所代表国家名称。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以上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个朝代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说说该朝代在王位(首领)继承权方面较前有哪些变化?
材料二:“惟殷(殷朝)先人,有册有典(书册)”
--《尚书》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______ (朝代)的 ______ (文字)开始。
材料三: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 ______ (制度)。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这种制度的突出特点是根据 ______ 的远近和功劳大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一种制度。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9. 变革 借鉴 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①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于爵位并赏赐土地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1) 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
(2) 材料二中①处应填写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
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改革的主要内容。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生活在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故选:A。
本题考查元谋人,知道生活在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本题考查元谋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
【解析】关于“北京人”说法错误的是北京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3.【答案】B
【解析】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人工取火。
故选:B。
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解析】距今约7000多年,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他们建造房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住干栏式房屋.
故选D.
本题以干栏式房屋为依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
本题以干栏式房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5.【答案】B
【解析】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被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所以得出此结论的可靠证据是化石。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掌握历史考古的方式和方法。
6.【答案】D
【解析】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为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故选:D。
本题以我国远古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所以图片这些文物所属原始人类是河姆渡人。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导致风雨大作,难辨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了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可知,这是反映的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的故事。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所以ACD项描述错误。
故选:B。
本题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
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故选:D。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炎黄、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
故选:D。
本题以“天下为公,选贤任能”为依托,考查的是尧舜禹禅让的知识。
本题以“天下为公,选贤任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尧舜禹禅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1.【答案】A
【解析】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真正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故选:A。
本题以尧舜禹时期的历史为依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
本题以尧舜禹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等,建立了国家政权机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C。
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约公元前2070年治水有功的大禹建立夏朝。
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解析】夏商周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
故选:C。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替,知道夏商周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地区,由于当地气候潮湿闷热的,因此他们建造了干栏式的房屋.A不可能出现.
故选A.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的知识点,应把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15.【答案】B
【解析】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所以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能说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B正确;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不能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A;炎帝黄帝时期还没有青铜面具,排除C;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能说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时期还没有铁犁,ABC都符合半坡人的生活特征,所以答案选择D.
故选D.
本题以王慧和她的同学正在进行历史课本剧《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表演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17.【答案】B
【解析】A.2002年6月,湖南龙山里耶镇里耶古城遗址的发现和3.6万余枚秦简牍的出土,震惊中外,举世瞩目。故A搭配正确。
B.周敦颐是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故B搭配不正确。
C.陶铸是湖南祁阳县人,故C搭配正确。
D.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故D搭配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搭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搭配.
18.【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撰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国、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知道通过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故选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知道铁农具推广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学生需熟练掌握.
2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多个方面,因此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重点考查甲骨文的有关知识,识记并理解甲骨文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甲骨文,重点考察学生对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夏桀建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暴君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故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因为统治昏庸残暴而走向灭亡。因此从夏商周三朝的灭亡中得到的启示是任用贤能,勤政爱民。
故选:C。
本题以从夏商周两朝的灭亡中得到的启示为切入点,考查夏商周的灭亡。
本题以夏商周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答案】B
【解析】题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大致意思是分封自己的亲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让这些国家来拱卫周王朝的统治,还可以通过这些国家来治理天下,基于这样的原因,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故选:B。
本题以“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为依托,考查分封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23.【答案】A
【解析】据题干图表中的内容可知,这一著名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叫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2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所以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春秋争霸。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诗经 卫风 木瓜》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解析】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知道春秋时,郑庄公享用九鼎的原因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6.【答案】【小题1】①③⑤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①,司母戊鼎,商朝,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解析】(1)①《老子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③《孟子 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⑤《荀子 王制》: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⑥《管子 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都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②《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张,排除;④《韩非子 扬权第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反映的是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排除。
(2)由材料二“汉高祖下令兵士罢遣归家,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高祖统一全国不久,即定下‘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的制度”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这一政策使得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稳定社会局势。
(3)由材料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可知,这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由材料四“……皆听张角号令。(在184年二月)举事,黄巾军虽在起事之前组织严密,起事之后却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基本是各自为战。起义失败,经过起义的打击,东汉政权濒于崩溃”可知,这反映的是黄巾起义。这两次农民起义的共同特点有源于暴政、借助鬼神造势宣传、得到广泛的支持、起义以失败告终、动摇了王朝统治。
(4)本题可任选一个图片作答,如选①,图①是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或选②,图②是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故答案为:
(1)①③⑤⑥。
(2)政策:休养生息。作用:使得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稳定社会局势。
(3)名称: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特点:源于暴政、借助鬼神造势宣传、得到广泛的支持、起义以失败告终、动摇了王朝统治。
(4)①;名称:司母戊鼎;时期:商朝;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②;名称:都江堰;时期:战国;地位: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百家争鸣、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青铜器和都江堰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百家争鸣、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青铜器和都江堰的相关知识。
27.【答案】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①是齐国、②是楚国,③是秦国,④是燕国。
故答案为:
①:齐国;②:楚国;③:秦国;④:燕国。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8.【答案】【小题1】略
【小题2】商朝,甲骨文
【小题3】分封,血缘关系
【解析】(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夏朝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朝代在王位(首领)继承权方面较前有的变化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依据材料二“惟殷(殷朝)先人,有册有典(书册)”,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从甲骨文开始的。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来维护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1)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朝;甲骨文。
(3)分封制; 血缘关系;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意思对即可)
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世袭制、甲骨文、分封制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世袭制、甲骨文、分封制度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9.【答案】【小题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疆域扩大。
【小题2】商鞅变法;变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或因果关系。
【小题3】北魏孝文帝;迁都、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取汉族官制。
【小题4】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政权封建化加速;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发展。
掌握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