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四季分明”描述的是哪个温度带(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两极
2.地球绕着 在不停地自转( )
A.太阳 B.地轴 C.月亮 D.赤道
3.地球的自转周期约是(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年 D.48小时
4.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几个带(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 )
A.一年 一天 B.一天 一年 C.一年 一月 D.一月 一年
6.下列节日中,沈阳市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
A.九月十日教师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三月八日妇女节
7.下面表格为2012年2月6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的时间表,据此回答小题。
城市 日出 日落 城市 日出 日落
北京 7:18 16:50 西安 7:33 17:35
成都 7:44 18:02 哈尔滨 6:54 15:51
上海 6:36 16:51 拉萨 8:34 18:56
(1)表中各城市日出和日落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壳运动 D.季节变化
(2)从各城市日出时间可以看出,表格中的六城市中位置最东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拉萨 D.上海
二、综合题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地球公转至春分日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三、图文材料题
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如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0.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回答问题。
(1)图甲中B点的经纬度是 ,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E点西南方向的是 点。
(2)图甲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 月,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 转运动造成的。
(3)在乙图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4)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 (填序号),此时,济宁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的纬线上,并且向北移动时,则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 处附近(填序号)。
(6)当地球有④点向②点公转的过程中(④、②两点除外),北半球各地____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C.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D.北半球始终昼长夜短
四、识图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自的经纬度A ;B ;D
(2)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C点位于 纬度,A点位于 纬度
(3)图中各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气候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轴,牢记即可。
3.【答案】A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运动,其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故答案为:A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以识记为主,比较简单,解题要避免粗心失分。
4.【答案】C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5个温度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带的划分,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5.【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故选:B.
【点评】(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6.【答案】C
【解析】【分析】沈阳市位于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夜长短差异最大。比较选项中的节日,最接近夏至日的是七月一日党的生日,所以昼夜长短差异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7.【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我们每天都会迎来日出和日落,经历着白天与黑夜的更替,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表中各城市25。日出和日落存在差异自然也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故选A。(2)据表中的时间可得,上海的日出时间最早,该城市在题干中的六个城市中位置最偏东,故选D。
8.【答案】(1)夏至日;冬至日
(2)赤道
(3)
【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公转至B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2)地球公转至春分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为秋季。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故答案为:(1)夏至日;冬至日;(2)赤道;(3)。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9.【答案】(1)逆;逆
(2)春分;3
(3)丙;甲
(4)短;短
(5)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解析】【分析】(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极点俯视图判断的话可以通过口诀北逆南顺来判断;
(2)3.21前后的节气是春分,夏至大概在6.22前后;
(3)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冬至时,是在丙位置,北极圈出现极昼时是夏至,在甲位置;
(4)秋分到冬至的时间里,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5)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故答案为:(1)逆;逆;(2)春分;3;(3)丙;甲;(4)短;短;(5)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0.【答案】(1)20°N,120°W;C
(2)7;公
(3)
(4)③;昼短夜长
(5)④
(6)D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B点的经纬为(20°N,120°W);经纬网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A、B、C、D四点中,C点位于E点西南方向。
(2)图甲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也为7月,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
(3)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
(4)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③即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济宁市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5)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即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昼夜等长。如果这天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则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④处(北半球的春分日)附近。
(6)当地球有④点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向②点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公转的过程中(④、②两点除外),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北半球,故北半球各地北半球始终昼长夜短。故答案为:D。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1.【答案】(1)140°E,80°N;140°N,40°N;140°N,20°S
(2)东;北;低;高
(3)CD;A;B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因此A点的经纬度是(140°E,20°N) ;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40°E,40°N);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40°W,20°S)。
(2)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 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A点(经度是140°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把南北纬0°- 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 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 90°之间称为高纬度,C点位于0°- 30°之间的低纬度,A点位于60°- 90°之间的高纬度。
(3)23.5°N- 23.5°S之间称为热带,23.5°N- 66.5°N称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称为南温带,66.5°N- 90°N之间称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称为南寒带。只有热带范围内才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图中各点中,CD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A点位于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位于北温带的B点。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