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掌握本课的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01
反复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02
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03
01
新课导入
霍金,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01
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45岁时耳朵完全失聪
02
史铁生,当代作家。21岁双腿瘫痪,又又患尿毒症,
03
新课导入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作者简介
1951年
史铁生出生于北京
1972年
患病回北京住院
双腿瘫痪
1983年
发表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010年
史铁生病逝
1969年
延安插队务农
1978年
发表处女作
《爱情的命运》
1984年
发表
《奶奶的星星》
作者简介
02
预习检测
瘫痪
侍
宿
憔悴
膳
豌
诀
漫
覆
絮叨
捶
仿
弄
整
豆
别
翻来
打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shàn
wān
jué
màn
fù
xù dāo
chuí
烂
去
01
读记字词
04
05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啰嗦;来回地说
词语理解
03
整体感知
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四件事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本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在忍着病痛默默地、坚定地、乐观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文中写母亲给“我”的嘱托是什么?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整体感知
04
词句品读
细读课文,思考“我”双腿瘫痪后,有没有“好好儿活”?“我”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体现在哪里?
品读词句
望着望着
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
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
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悲观,烦躁,倔强,暴怒无常
品读词句
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母爱?在文中找一找。
整体感知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语句一
细心 慈爱 强忍悲伤 无私地关爱、呵护儿子
品读词句
品读词句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语句二
“扑”“抓”“忍”三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和痛苦的心情,表现出母爱的坚定、执着和母子生死相依的感情。
③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语句二
母亲不仅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更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出窗外。
品读词句
品读词句
④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语句
积劳成疾,耐心和慈祥,心情迫切,手足无措
品读词句
⑤“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语句
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非常在乎“我”的感受,特别小心翼翼。
品读词句
⑤“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语句
母亲对孩子痛苦的感同身受。在乎“我”的感受,特别小心翼翼。
⑥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语句
在痛苦的弥留之际,心里惦记着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儿女!
品读词句
慈爱,宽容,细心,善良,乐观,坚强,睿智,无私。
结合文章的叙述描写,说说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品读词句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主要的内容,我们一起从字里行间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了人间的真情!
课堂小结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