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17: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知识清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01
Question type analysis
字词积累
02
Question type
文学常识
03
Knowledge network
文言文
目录
Question type analysis
字词积累
01
《秋天的怀念》 瘫痪(tān huàn)★ 暴怒(nù) 沉寂(jì) 侍弄(shì)★
捶打(chuí) 憔悴(qiáo cuì)★ 絮叨(xù dɑo)★ 诀别(jué)★
淡雅(yǎ) 烂漫(làn màn) 仿膳(shàn) 翻来覆去(fù)★
《散步》 信服(xìn) 分歧(qí)★ 取决(jué) 一霎(shà)★
水波粼粼(lín)★
《散文诗二首》 并蒂(dì) 花梗(ɡěnɡ) 匿笑(nì)★ 沐浴(mù yù)
祷告(dǎo) 姊妹(zǐ) 徘徊(pái huái)★ 遮蔽(bì)★
荫蔽(yīn)★ 心绪(xù) 攲斜(qī)★ 流转(liú)
菡萏(hàn dàn)
《世说新语》二则 雪骤(zhòu) 柳絮(xù) 尊君在不(fǒu) 太傅(fù) ★
差(chā)可拟 奕(yì)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Question type
文学常识
02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7.(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8.《〈世说新语〉二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笔记小说集,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120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Knowledge network
文言文阅读
03
原句 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
⑹欣然:高兴的样子。
⑺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⑻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⑼未若:比不上。
⑽因:凭借。
⑾即:是。
⑴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⑵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⑶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⑷俄而:不久,一会儿。
⑸骤:急(速),紧。
《咏雪》重点字词释义
原句 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句 翻译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行》
⑻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 (fǒu),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⑼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⑽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⑾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⑿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⒀顾:回头看。
⑴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⑵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⑶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⑷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⑸时年:当时的年龄
⑹戏:玩耍。
⑺客:客人,指朋友。
《陈太丘与友期行》重点字词释义
通假字
例句 读音 本字及释义 出处
尊君在不 不(fǒu) 同“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今异义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子和女儿 《咏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相比 设计,打算 《咏雪》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凭借 因为 《咏雪》
太丘舍去 去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友期行 期 约定 日期或量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门外戏 戏 玩耍 戏剧,杂技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委 舍弃 曲折,委任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入门不顾 顾 回头看 照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下车引之 引 拉,牵拉 引用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词类活用
用法 例句 例词 意义 出处
名词用作动词 期日中 期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用作状语 东临碣石 东 向东 《观沧海》
元方时年七岁 时 当时 《咏雪》
门外戏 门外 在门外 《陈太丘与友期行》
意动用法 友人惭 惭 对……感到惭愧 《陈太丘与友期行》
特殊句式
句法 例句 用法分析 出处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为宾语,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咏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句,将状语“空中”置于“撒盐”之后,正常语序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咏雪》
特殊句式
句法 例句 用法分析 出处
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这是对人物的身份进行说明。 《咏雪》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是”连用,表判断。 《陈太丘与友期行》
特殊句式
句法 例句 用法分析 出处
省略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省略介词“于”,应为“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家君”,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谐、欢快、轻松
2.《咏雪》中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4.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内容理解
5.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不失礼。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内容理解
7.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内容理解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
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
主旨理解
《咏雪》以人物对话为主,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感谢您的聆听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很多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