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02基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02基础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9 17:19: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02基础练
02 基础练
一、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舁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有布衣毕昇( )
(2)更互用之( )
(3)木格贮之( )
(4)不若燔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以我酌油知之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D.以手拂之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请结合文章说说活字印刷有什么优势。
二、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叮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闻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④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⑤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选文有删减)
(1)进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简要品析。
①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②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4)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茨威格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那么,你认为斯威科特一行人的科学探险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一、选择题
6.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尔逊,1829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1849年毕业于亚拉巴马大学,1855年获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
B.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虎妞难产死去而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被迫卖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做了。(《骆驼祥子》)
C.《海底两万里》描绘了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是章鱼来袭。
D.刘慈欣在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二、对比阅读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乙】
夹镜之疑
予于谯亳得一古镜,以手循①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②之声。人或曰,此夹镜③也。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④;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⑤。既因抑按而响,刚铜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异事》)
【注释】①循:通“据”,抚摩。②摘然:形容开裂的样子。灼龟:古人用龟甲占卜,用火灼烤龟背,使其正面出现裂纹。③夹镜:两层铜材合起来制作的铜镜。④铣塞:指滞涩混浊的声音。
7.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两处)
此 镜 甚 薄 略 无 焊 迹 恐 非 可 合 也
8.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9.《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请你结合两文内容,说说沈括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平民 交替,轮流 贮存 烧 2.B 3.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4.若印刷的数目多,印刷的速度就会很快;并且活字印刷的预备数量可以满足一板内重复用字的需求,贮存和再次使用也很便捷,同时,对于平时没有的字也可以立即刻制出来。(意近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有个平民毕昇。布衣:平民。
(2)句意为:两块板交互使用。更互:交替,轮流。
(3)句意为: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贮:贮存。
(4)句意为:不如烧泥制印。燔:烧。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以:介词,用;
B.以:介词,凭借;
C.以:介词,用;
D.以:介词,用;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砥,磨刀石。
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根据“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的意思“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可知,若印刷的数目多,印刷的速度就会很快。
根据“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的意思“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准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可知,活字印刷的预备数量可以满足一板内重复用字的需求,贮存和再次使用也很便捷。
根据“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的意思“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可知,对于平时没有的字也可以立即刻制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广泛使用。从五代时冯道雕版印《五经》开始,以后的典籍,就都采用刻版印刷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着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准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至今珍藏着。
5.(1)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奔向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完成阿蒙森的业绩作证。
(2)①“拽”字用了拟人修辞,突出了斯科特一行人想快到达南极点的激动、急切的心情。
②“拖”字写出了斯科特和队友们脚步的沉重,从侧面表现出他们发现阿蒙森小队已捷足先登后,失望透顶、万分沉重的心情。
(3)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伤的气氛,烘托了斯科特和队友们痛苦的心情,为斯科特等人返程遇难作了铺垫。
(4)示例一:斯科特和队友们的探险,帮助人类认识了自然;开拓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示例二:挑战自我,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示例三:斯科特等人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探险的执著精神、超人的信心和勇气,不怕困难的决心都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
【详解】(1)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根据第①段“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第②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概括得出:斯科特一行怀着快乐的心情奔向南极点,却发现落后了一步,心中怏怏不乐的同时,他们决定为完成阿蒙森的业绩作证。
(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①句中的“拽”是拉,牵引的意思。把他们“焦急的心情”拟人化,结合“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知,形象地突出斯科特一行人想快到达南极点的心情迫切。
②句中的“拖”是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的意思。“拖”字,表现了脚步的沉重。结合“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可知,表现他们在发现自己落后时心情的沉重。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根据“凛冽的寒风”可知,是环境描写,表现了风大,突出了斯科特一行所处的环境恶劣。结合上文“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分析,环境描写来渲染悲伤的气氛,结合下文“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分析,也为下文他们魂断南极作铺垫。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注意从斯科特等人对人类的贡献、对自身的价值以及精神层面对别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示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斯科特等人,为自己热爱的探险事业牺牲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死的光荣与伟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探险的执著精神、超人的信心和勇气,启发我们要认真对待学习上的困难等。
6.C
【详解】C.《海底两万里》描绘了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在珊瑚王国,尼摩船长为他的部下举行了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选项表述有误,故选C。
7.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 8.(1)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我)多次访问制造铜镜的工人,(大家)都(对这面镜子)迷惘而猜不透。 9.沈括十分热爱传统技艺,对活板制字、排版、印刷的流程如数家珍,一直收藏着毕昇的字模。他编写《梦溪笔谈》来记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通过文字使古代科技流传后世。同时他也不乏探究精神,严谨求知,为了弄清铜镜的原理多次寻访工匠。沈括严谨细致,【甲】【乙】两文语句精炼,用词严谨科学。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对于单句: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则要在句与句间要停顿。
“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意为“这面镜子很薄,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也不可能合起来”可知,“此镜甚薄略无焊迹”与“恐非可合也”构成因果关系,故可停顿;“此镜甚薄”与“略无焊迹”又构成并列关系,是两方面的原因,故也要停顿。
故可停顿为: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
8.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以纸:用纸条;帖:用标签标出;贮之:贮存这些活字。
(2)历访:多次访问;罔然不测:迷惘而猜不透。
9.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甲文“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等可知,沈括十分热爱传统技艺,对活板制字、排版、印刷的流程如数家珍,一直收藏着毕昇的字模。
甲文的《活板》和乙文的《夹镜之疑》都来自《梦溪笔谈》,分别介绍了“活板”的制字、排版、印刷的流程及夹层镜特殊性能,再联系书中其他内容可知,他编写《梦溪笔谈》来记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通过文字使古代科技流传后世。
从乙文“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可知,沈括身上不乏探究精神,严谨求知,为了弄清铜镜的原理多次寻访工匠。
从甲文“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等可知,沈括严谨细致;
从甲文“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及乙文“以手循之……就使焊之……今扣……历访镜工”等词可知,两文语句精炼,准确表面动作与细节,用词严谨科学。
【点睛】参考例文:
【甲】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我在亳州谯县得到一面古镜,用手抚按它,当按到中心时,就发出像烧灼乌龟甲那样的绽裂声响。有人说:“这是夹层镜。”但是夹层不可以铸造,必须两片合起来制成。这面镜子很薄,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也不可能合起来。如果镜子是焊成的,那么它的声音应当像敲击钟铣那样重浊窒塞,但现在敲击它所发出的声音却清脆而纤细悠远。既然是因为按压而发声,那么刚铜就应当破裂,柔铜又不能像这样光洁澄澈。我遍访了造镜的工匠,他们都茫然不解。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3页,共5页